成都电视台1200平米演播厅于去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这里是直播或录制各类电视节目的重要场所。大型综艺类的晚会、颁奖晚会、访谈类的以及观众参与的娱乐互动节目甚至演唱会等等。高质量的现场扩声给现场观众带来美好感受的同时演员状态也会随之改善,更加激情地投入表演,结果使得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直线上升。为更好地服务于节目服务于观众,现场扩声系统质量优劣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我们为这样一个长47米、宽26米,设计容纳观众八百多名的演播厅选择的扩声系统是世界知名品牌Meyer Sound的有源线阵列扬声器系统。
顾名思义,线阵列扬声器就是一组音箱整齐而紧凑地上下堆叠。而恰到好处的水平与垂直的覆盖范围,足够的声压级和统一的频响均匀覆盖是扩声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点声源阵列设计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覆盖区域及声压级。因此在实际架设音箱阵列前对音箱选型上掌握好声压级要求及覆盖范围要求是非常重要的。要点在于合适的张角与音箱数量。下面就结合我台的实际使用谈谈有源线阵列扬声器的设计与安装调试。
系统配置及设备连接图见图2。主扩声阵列我们选择了M2D全频扬声器左右各六只,每只功率700W,由于其低频下限频率只到60HZ,各配两只M2D-SUB(每只功率2250W)置于顶部吊挂使用,于是,低频可下潜至30HZ,且M2D的低频头顶空间得以改善,整体频响更加平坦。顶部两只M2D-SUB紧贴放置,上面三只M2D张角为3°,下面三只M2D张角分别为5°、5°、7°。外观呈弓形。这样做是因为上面三只M2D负责远距离的覆盖,张角略小,有助于加强音箱间的耦合以弥补远距离传播的能量损失;下面三只M2D张角大一点,中近区域的垂直覆盖面积也会大一点。由三只音箱组成的中置水平阵列和舞台前区补声的L、C、R三只音箱选用的是具有旋转号角的UPJ-1P(300W一只),覆盖角50°×80°随意调整,非常灵活。例如,中置音箱为保证足够的垂直覆盖,号角位置是水平50°,垂直80°,而前区补声音箱刚好与之相反。M2D的水平覆盖范围可认为是不变的90°;高频的垂直覆盖范围可以通过改变张角来调整,但是最多不能超过7°,否则会造成高低频覆盖范围的不一致。对中低频而言,依靠紧凑的安装使垂直覆盖面变窄,使声能投射到远处。这里起作用的是音箱的数量,而不是夹角,上下堆叠的M2D越多,垂直的波束宽度就越窄。
输入接口 | 声道 | 增益 | 延时 | 均衡 | 输出接口 |
频率 | 增减 | Q值 |
A | 左声道L | | | 243 | -4 | 1.11 | 2、5、6 |
730 | -2.3 | 1.84 |
4.37K | -3 | 1.22 |
175 | -3.8 | 0.58 |
L-M2D SUB | -3 | | | | | 2 |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