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广播电视行业也要有诚信

2003-01-02 冯锡增 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 总工 依马狮网


   

广播电视行业也要有诚信
读了本刊去年十月号“北京麻小”的《广电行业商家“不拖欠”运动宣言》(下称《宣言》)(一文,既有震动,也有感触。本想立即举笔回应(应当是敲键盘回应),只因安全播出事关重大,一下子不好分心,所以待十六大后才投书编辑部,说说自己的想法。
    “北京麻小”是个化名,显然作者还有顾忌。这种顾忌完全可以理解,尤其是在“采购单位”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说不定这篇文章就让那些赖账户生气,要查一查“麻小”是谁,给他一双小鞋呢。所以头等大事,是广电部门要有个正确的态度。而我首先要说的是,我们广电行业应当承诺“不拖欠”,支持“麻小”的宣言。
其实,《宣言》一文的核心是一个诚信的问题。广东省个别地区有过诚信问题的教训。有一段时间,这些地区的诚信很差,开始时从别人那里骗到一些钱,可是后来别人根本不和这些地区做生意了,只要一听到这个地区就不考虑了。这样下来,吃亏的还是这个地区。广东省委、省政府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让这些地区重新建立了诚信,才使他们的经济建设重有起色。现在,广东省不管什么行业都很注重诚信,因为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没有诚信,还谈得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吗。
    读了《宣言》一文之所以震动,是因为没想到我们肩负着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的广电系统也有如此严重诚信问题。虽然文中没有直接点那些缺乏诚信广电机构的名,但其实人们也有所风闻,只不过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广东也有过类似的情况,我本人也接到过投诉,说我们下面什么项目到期没有付款啦,等等。赶快一查,往往是办事的同志不得力,该办的手续还没有办好,比如审计还没审完,该送哪个部门批的还没批,这样付款就拖下来了。当然,领导一催办,事情很快就解决了。当然,像“麻小”说的欠人家几千万的情况,广东是没有的。可以说,广东的省级台是不会干没有钱也去订货这种事的。我们甚至发了中标通知书,但是资金还没有落实,宁可合同先不签,也不愿意拖商家的货款。
    广电虽然也属于“无冕之王”一类,但这不等于就给了广电不遵守游戏规则的权利。我们深入分析一下这种赖账现象的后果,就会知道“麻小”的宣言有道理。我们广电行业之所以能够买到价格比较合理的产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广电行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少产品起到了替代外国产品的作用,比如字幕机、非编系统、音频工作站等,可以说是做到了质优价廉,这大大地支持了广电行业的发展。其次是因为有多个供应商在市场上竞争,哪一家都不敢暴利。如果有一天,多数的供应商都因为被赖账而活不下去了,中国只剩下一两家熬得下去的供应商,我看到时广电机构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这个道理应该大家都明白。所以从广电行业自己的发展看,良好的诚信也是不可少的。广电行业支持厂商的发展,只会造成一种双赢的局面。广电现在正面临着深刻的改革,只有把我国的广电做强做大,才能适应我国加入WTO以后的国际竞争格局。有些广电机构已经成立了集团,有的甚至已经上市。我们不能设想,一个上市的机构怎么可以在市场经济上没有诚信。这种事如果公布出去,它的股票不大跌才怪呢。你看美国的安然(能源)公司、世通公司,一旦丑闻曝光,公司只落得破产的下场。
    这里我也向商家们进一言,为什么你们不敢大胆地到法院告那些赖账的客户一状?人家就是看到你们的软弱才欺负你们的。你们是不是怕今后断了再做生意的门路呢?我再为你们出一个点子。你们成立一个供应商协会,还要雇请律师,把搜集资料、打官司等等事情都交给这个协会来办,不用你们公司自己出头,这说不定会顺得多。广电的同行也不要怪我是手臂向外拐,不帮自己人,反而给人家出点子。因为我在前面已经把意思说清楚了,广电要做强做大不能靠赖账,要以诚信为基础(当然还有技术、经营、节目等许多方面)。香港最近有个周刊,因为缺乏基本的新闻道德而被迫停刊,这在某个意义上提醒我们,广电不能没有诚信。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