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8日,上海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ITB)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区域性广电设备展览会之一,ITB吸引了华东六省一市的众多专业人士前往参观。笔者于6日上午参观了展会。ITB2004给笔者的最大感受是——出乎意料。
出乎意料之一:展会规模历届之最
展会规模一届超过一届,本在意料之中。不过本届展会的规模超乎我的想象。此次展会设在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的1号馆。展馆宽185米,深70米,悬高9米。偌大的展馆内无一立柱,这为参展厂商提供了无限的展示空间。英斯泰克公司利用1/3的展台布置了一间透明的教室,奇特的座椅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观看AVID DS Nitris系列产品介绍与演示。转播车也被开上了展台,英斯泰克、北京山德视讯都展示了最新集成的转播车。而松下公司则搭起了两层的展台,底层用于展示,二层用于休息。据了解,此次展会海外公司参展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国内公司参展面积超过了2000平方米,可以说是历届ITB之最。
出乎意料之二:参展厂商覆盖面广
海尔、康佳、TCL、SVA的参展的确是出乎意料。他们展出了高清数字液晶彩色电视机、高清数字等离子彩色电视机以及高清数字光学电视机等一系列新产品。虽然光顾这些展台的人不是很多,但从这些厂家的参展,可以看出本次展会力求拓展民用高端设备市场的倾向。此次展会的参展厂商覆盖面很广,除了传统摄录编播设备厂商外,更多的是周边设备的厂商。展品包括镜头、话筒、调音台、三角架、灯光、监听系统等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富士能(Fujinon)展出了从标清到高清的一系列镜头产品。云顿(Vinten)、萨拿(Sachtler)系列三角架都有专区进行展示。SHURE、Neumann等展出了从采访到录音棚用的全系列话筒产品。
出乎意料之三:展会场面并不火爆
也许是因为展会的第一天,很多参观者还未来得及赶来,再加上展馆空间大,观展者就显得寥寥。而位于2号馆的国际影视节目市场却异常火爆,再加上各路明星助阵,参观者蜂拥而至,摩肩接踵。设备展与之相比有些相形见绌。去年由于非典缘故,ITB未能举办,所以笔者以为今年的展会观展人数会有所增长。不过细想一下,近年来广电界展会呈不断增长之势,参观者被分流,各设备展观展人数呈下降态势应该是大势所趋。
出乎意料之四:P2与XD之争并不激烈
去年炙手可热的松下P2技术与Sony的专业光盘技术,虽说都亮相于展会,但给人的感觉是竞争不太激烈。主要是因为Sony专业光盘的展品主要集中在索贝的展台上展示。松下的展台上近十台摄像机一字排开,那气势压倒一切,也多少冲淡了参观者对P2产品的关注。此次松下展出了从专业DV到高清的一系列摄像机,包括AD-HDC27F、AJ-HDC20A、AJ-D908MC、AK-HC931A、AG-DVC200等。参观者可以随意操作摄像机,这着实让我们过了一把摄像瘾。当然高清摄像机最吸引人。松下布置的是一个农家丰收的场景,用高清摄像机拍摄的画面,道具的色彩、质地以及模特的肤质都再现得相当完美。与松下展出全线产品的方式不同,Sony更注重展示其高清产品。主要展品包括HDC-930、HDW-750P、J系列小型高清数字磁带放像机以及LUMA系列彩色液晶监视器等。除了这些产品外,Sony公司还推介了Xpri 7.0非线性节目制作系统。Xpri光从配备上就可以看出其使用方便。它配备了色彩调整器,放机控制器及调音台等,都与以前传统的操作面板一样。既可以实现手动调整,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控制。Xpri支持多种标清和高清格式,可实现实时多码流HD格式编辑,兼容性与网络性相当好,怪不得Sony公司的技术员着重向我们推介它。
出乎意料之五:非编网络未成焦点
近年来电视台的数字化、网络化一直是热门话题。许多大台都纷纷建起大型的制作网、播出网。一些中小电视台的网络化也在稳步推进。应该说,非编网络成为焦点合情合理。不过此次展会上国内的非编厂商更注重展示单机的性能提升和非编新产品的推广。索贝的包装级非编系统EditMax6、大洋的X-9000系列非编、新奥特的神器新版软件及天梭系列非编、奥维迅的Open Edit和Open-V6都吸引了许多参观者。有些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价格低廉,很具吸引力。国内非编厂商注重单机性能提升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新板卡的引进,这些产品大多都是基于性价比较高的Matrox RT.X100和TAGA3000板卡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的。另一个方面非编网络主要是硬件的搭建,但当硬件环境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还是要看单机性能如何了。所以国内非编厂商注重单机性能的提升是一种务实的表现。
由于笔者参观比较仓促,以上观点可能有失偏颇,请大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