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一:XDCAM继承Betacam SP 成为今后的电视节目交换主流格式
“我1984年大学毕业,1985年就到索尼工作,作为索尼人走过了二十多年,最自豪的就是索尼在Betacam SP模拟分量格式上的成功。索尼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推出Betacam SP录像机的,其独有的特点一开始就深受用户喜爱,短短几年就几乎普及到所有的电视台。尤其是亚运会期间,中央电视台将其作为核心转播设备,随后广告部也采用Betacam SP作串编,使得中央电视台广告制作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其它台也群起仿效,Betacam SP于是逐步成为节目交换的标准,而且一直沿用到今天,确定了索尼模拟时代的霸主地位。如今20年过去了,Betacam SP已经停产,部分零部件也已经不再供应,但Betacam SP仍然是目前节目交换最流行的格式。举个例子,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现在仍然采用Betacam SP作为电视节目主要发行格式,他们面向地方电视台每年提供大量节目,为什么Betacam SP会比正常的使用寿命超出几万小时还在超期服役呢?除了注重日常维护和保养外,产品质量优异是其主要的因素。
作为生产厂家,设备停产后一般零备件保证7—8年供应时间,Betacam SP在2001年停产,那么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 这种格式的交换磁带就会销声匿迹。但是交换市场还在,交换平台还在,交换行为还要继续进行下去。也就是说,需要一种新的格式替代Betacam SP。那么用什么取代它呢?
现在的制作环境和以前不一样,现在是网络化、数字化、高清化时代,在这种环境下如果还是沿用磁带介质就不太适合了。需要一种新介质既能像原来磁带那样经历时间的考验,又能让大家交换起来很方便,还能在这种数字化、网络化、高清化的新环境下更好地发挥介质的作用。索尼的专业光盘刚好满足这几方面的特点,而这也通过了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换中心的论证。专业光盘还有一些独到的长处,如多次复制,邮寄也比磁带轻便。我们已经和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换中心签署了协议,共同推动专业光盘节目交换格式。
中央电视台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换中心对专业光盘的支持,其意义可能不亚于时代华纳兄弟年初对Blu-ray的支持。全球所有消费类光盘都是蓝光,也为同一家族的XDCAM专业光盘用于节目市场载体增加了份量。一旦在更广的范围内推开,受益的将不仅是索尼,而且还将包括节目发行公司、制作公司和电视台等多个方面。从更高一个层面来说,这将推动整个行业在节目交换中实现历史性的突破,是一种里程碑似的变革,有望开创一个交换介质的新纪元。这是我的第一个梦想。”
梦想二:从单机到系统解决方案 从售后服务到创造一个技术服务平台
80年代至90年代,索尼主要提供的是单机解决方案;进入21世纪,索尼开始越来越重视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以应对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新需求,业务范围也相应扩大,涵盖到系统咨询、方案设计、项目管理、系统集成、运行支持和培训等。
20多年来,索尼的营销模式越来越本土化,由最初的日本设计推广方案,中国辅助实施;到本地员工直接参与谈判、签订合同。迄今为止,我们在全国共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4个分公司、35家技术服务网点、拥有200多名经过严格技术培训并经索尼认证的专业工程师。专业技术服务网遍及全国,具备完善的服务架构,直接面向各级用户,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技术培训、设备安装、维修维护、零部件供应、系统集成等在内的一系列针对节目制作领域的专业服务。
除了有形的产品,无形的产品就是服务。举个例子,通常转播车在交车后1-2年内属于保修期,保修期外我们如何为用户做好服务?当然首先应该把‘自家的孩子照顾好’,针对第三方的系统我们是否也可以提供技术服务?现实社会中,用户委托一家工厂制造转播车,过了保修期送到厂里返修或维护保养,可能会发生原工厂已不存在的现象,是否可以为用户提供其它工厂维护保养呢?我个人认为应该将服务纳入一种品牌,创造一个技术服务平台,让用户一想到服务,就会想到索尼。从公司发展历史来看,应该迈出这一步,这是我的第二个梦想。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节目制作客户部主要业务是销售,但我们没有像其它公司直接取名销售部,我们认为销售本身就是客户服务。特别是做到今天,我悟出这样一个道理:当销售做到一定程度上时,双方不再是纯粹的买卖关系,更多的是良好的合作,相互的支持,因此用节目制作客户部命名更加强调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