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物联网分析公司Berg Insight的研究报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市场在2024年实现了大幅增长,其在包括生成式AI硬件、基础模型和开发平台的三大主要领域均呈现出三位数的增长率。
基础模型的市场价值约为41亿美元,这一数字不包括诸如 ChatGPT 等终端用户应用。该数据主要包括通过 API 服务或许可费获得的收入,因为这些模型被用于开发平台。与此同时,生成式AI开发平台的市场价值估计为170亿美元。此外,用于生成式AI任务的基于 GPU 的硬件系统在2024年创造了1323亿美元的收入。
“关于生成式AI的炒作并非一无是处,因为其创造性地生成令人信服的似人类内容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种颠覆性技术,有可能对几乎每一个行业产生影响,”Berg Insight物联网分析师梅尔文·索罗马评论道,“尽管传统的AI系统已经商业应用多年,但生成式AI则是一种更为新颖的实践,它能让计算机系统生成原创内容(包括文本、图像、视频、音频和软件代码),而不仅仅是分析现有数据或作预测。”
在2023年之前,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几乎不存在。这一新兴市场是由OpenAI的ChatGPT的推出而被点燃的,它是首个被广泛采用、将生成式AI带入主流视野的商业产品。此后,从众多企业(包括初创企业和知名科技巨头)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投资,他们都试图利用这一巨大的市场潜力。然而,由于训练和运行AI模型所需的大量计算资源,该市场主要由综合性科技企业集团和那些成功筹集到大量资金的公司所主导。
Berg Insight确定了31家关键的基础模型提供商,涵盖大型语言模型(LLM)、视觉、音频以及多模态模型。虽然许多LLM起初是单模态的,但几乎所有成功的LLM现在都具备了多模态功能。具有跨模态产品的公司包括美国的Anthropic、谷歌、Meta、OpenAI和xAI;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法国的Mistral AI和加拿大的Cohere。专门从事视觉模型开发的公司包括美国的Midjourney和Runway,以及英国的 Stability AI。主要的音频专业公司包括美国的Assembly AI和ElevenLabs。
超过24家主要公司支持该生态系统,这些公司提供开发生成式AI应用程序的工具。在美国,提供商包括像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网络服务这样的云巨头,以及像IBM和甲骨文这样的多元化科技公司。该领域还包括像英伟达这样的硬件供应商、像Databricks和Snowflake这样的数据平台专业公司、像Scale AI这样的模型训练平台,以及来自Hugging Face的开源程序库。欧洲和亚洲的参与者也有贡献,包括荷兰的Nebius和中国的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和腾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