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技术立足,以创新开道,这是索尼永立不倒的法宝。索尼从创始以来就坚持走技术立社的道路,认为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索尼专业业务进入中国的30年中,尤其是在模拟向数字化过渡的过程中,索尼经历了“格式大战”、存储介质之争等风风雨雨,尽管争论有些已盖棺定论,有些优胜劣败尚无定夺,但索尼始终以业界领头羊的姿态,站在行业的制高点,引导广电技术的发展。
值此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继往开来之际,索尼B2B解决方案事业本部B&P市场部门B&P市场部统括部长梶田浩至、索尼B2B解决方案事业本部商业和专业系统事业部CC设计二部担当部长岩本哲也对索尼现在和未来的技术走向进行了解析。
适应形势发展 适应用户需求
索尼在推动新介质方面不遗余力,是无带化的开拓者。在从许多介质中选择取代磁带的新介质时集思广益,倾听咨询了大量的意见和建议。在为摄录一体机选择非磁带介质时,索尼首先考虑的是适合基于文件的制作工作流程和全程网络化制作,其次是要从目前可用的技术中产生,另外是要非易失性介质且成本低。光盘脱颖而出,因为它是目前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的通用媒介,而且光盘信息记录安全可靠,物理特性极为稳定,又交换方便,价格低廉。尽管实现光盘在广播电视专业领域的应用需要克服许多技术障碍,但索尼以其强大的技术实践能力率先取得了突破。
基于民用蓝光盘格式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专业光盘采用系统化设计,并提供实现制作工艺流程革新的全面解决方案。专业光盘以其优异的性能将使它成为促进AV与IT、标清与高清融合过渡的完善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无带化采集系统。
索尼认为各种介质有不同的特性,而用户也有不同的需求和应用,XDCAM并不是用户必须采用的唯一介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如,索尼的XDCAM EX手持式摄录一体机就采用了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存储卡作为记录介质。EX此系列摄录一体机旨在满足人们对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高清制作解决方案日益增长的需求,顺应目前高清制作的IT化、网络化以及普及化需求。它具备超强的非线性性能,如即时文件访问、高速的文件式操作等,给用户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高质量高清制作解决方案,为无带式节目制作开发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索尼始终尊重用户选择,倾听他们的呼声。用户需要不同于光盘的存储特性,需要紧凑的尺寸,就应该满足他们的需求。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需求的增加,今后会涌现出更多不同的介质,索尼都会密切关注,与时俱进推出相应解决方案。
紧跟市场发展,满足用户需求,这是贯穿索尼整个市场战略、产品战略的理念,是索尼市场研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当前索尼产品战略的一个最强音是高清化,也就是要在不同的应用、不同的环节里全面地实现高清化,所有的产品从大到小、从高到低、都要走高清化的发展思路。
在整个高清制作的环节上有电影、电视、电视剧和一些独立制片人,还有新闻采集等等,后面还有后期制作、播出发行,显示等等。这么多产品里面有不同的应用,最上端索尼研发了高质量高清的解决方案,用于电影和高质量制作等应用,中间层主要是网络化的高清制作,最下面这层是普及型、一体化、小型的高清制作设备。
而与此相对应的编解码技术也是关键技术之一。索尼对市场进行细分,研发了与之相对应的多款编解码技术,最高端、最高质量的HDCAM SR,采用了MPEG-4的压缩编码,具有自由的GOP结构,HDCAM-SR格式对逐行图像使用帧间压缩方式,而对于隔行图像使用场间压缩;MPEG-2长GOP的压缩编码用于网络化的高清制作;在民用的产品领域则采用AVC长GOP。因为需求不同,所以采用了不同的编码算法满足不同的应用,实现最佳性价比。
索尼推出了多款支持AVCHD高清格式的介于专业和民用的摄像机,索尼认为专业和民用应用之间千差万别,其中一大不同要求在于编辑方面。编辑是消费者使用的基本要求,对于民用来说,许多人都可以进行编辑,在民用的产品里面采用AVC长GOP,AVC长GOP目前并不需要特别多的编辑工作。而对于专业和广播场合,编辑是由专业编辑师处理的,这种环境非常重要。只有拍摄记录和编辑技术都成熟了,才能用于专业和广播场合,现在AVCHD系统用于广播和专业市场还为时尚早。
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过去是基于磁带的工作流程,现在则是基于IT、基于文件的工作流程。在网络化时代的编解码和所有其它第三方厂家相关,IT化的工作流程必须采用一种开放的编解码算法。今后,索尼将不断开发新编解码技术和系统,也会择优选择其它许多公司开发的新编码技术。
产品不断创新
索尼产品所含的技术含量素来为人称道,这可以其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为代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上为例。全球第一款11英寸超薄OLED电视就是由索尼最先研发并率先上市的。OLED电视有着许多其它显示器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OLED电视的显示屏可以做得更薄;OLED采用有机发光材料,屏幕发光亮度更优于LCD电视,对比度强,色彩柔和,画面逼真;OLED具有更宽的视角,几乎没有视角范围的限制;与其他平板技术相比,OLED显示屏所需材料较少,制造流程也较简单,因此制造成本也相对较低。索尼首先把它用于广播领域,在今年NAB展示了自己首款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OLED)专门用于高清晰度摄像机的彩色寻像器。这款新型寻像器采用了牢固的设计,能够胜任专用制作人员所处的,更加苛刻的拍摄环境。它提供很宽的视角,很广的色域以及格外快速的响应时间。它为方便摄影师的使用而进行了特别设计,灵活的机械结构使操作更加舒适,它可以让操作者在不牺牲观察质量的情况下与摄像机保持一定距离。此产品推出后,据说用户反应非常好。
创新同样也体现在摄像器材的感光器件上。感光器件对于摄像器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索尼F35数字电影摄像机HDCAM SR系列产品采用超级35mmCCD传感器,HDCAM系列采用Power HAD CCD等技术,XDCAM系列采用Power HAD FX CCD、Power HAD EX CCD,而XDCAM EX系列和HDV系列产品就采用了简单、低成本的CMOS技术。索尼研发的Power HAD FX逐行CCD可拍摄出1920×1080全高清分辨率的画面,可用于下一代的系统,XDCAM的第三代产品PDW-700现在已经采用了它,拍摄的图像经过下变换可适应任何节目要求。
对待技术推广的态度则是采用最佳的技术,而这就需要在技术先进性和商业可行性之间求得科学的平衡。也就是说,推向市场的技术必须性价比最佳,最稳健,消费者满意且负担得起。
不断推进技术发展
索尼一直注重技术创新研发,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和应用领域。眼下,索尼就在积极推动高清技术标准走向更高,推动从隔行扫描到逐行扫描的高清技术革新,并将3D立体技术融合进来。
在BIRTV2008上,索尼展出一个以4K超高分辨率大型投影机为核心的数字影院系统。该影院系统采用服务器存储并播放高分辨率的3D/4K素材,通过高清数字投影机投射出高清晰度的画面。与3D高清数字电影一样,3D电视也是当前业界的热点。在技术上,索尼的设备如能记录1080p的HDCAM SR等都可用于3D影视的拍摄录制,3D实景内容,如影片或音乐会,也可以运用索尼摄像机技术和3D摄像机配件,录制到HDCAM-SR录像机上。索尼有些产品支持50P,要做3D,50P设备会同时记录两个码流,然后用基于50P、60P显示的液晶显示器进行3D显示。
索尼认为,3D的关键是看市场的需求,用户的需求,商业因素对产品的开发非常重要。3D归根结底只是一种技术,虽然现在还不能成为一种生意,但目前更应注重它的应用。3D目前并没有成熟,但已看到它的潜力和潜在的应用。在中国,可以在非广播方面如科技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等发现应用。
4K数字投影机已经开始进入高端影剧院。在未来,4K节目的制作将迅猛发展。4K在索尼的分类中属于高质量高清(beyond HD),也就是从彩色、分辨率和扫描格式上最高质量的高清,这是最顶层的,目前索尼在4K内容制作有两个方面的工作。因为在目前阶段,4K数字中间片对于后期设备来说,在安全处理、网络带宽和存储空间等技术方面都存在着挑战,索尼正在解决这些问题。HDCAM-SR录像机可提供优异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录像带上进行4K无压缩数据录制,将4K图像文件转换为高清视频文件等。这些功能为处理4K图像文件带来了显著的优势。另一工作是加工处理,如电影后期的色彩控制等。4K的制作领域需要处理数据量非常大,现在主要用计算机来处理,现在行业内更多谈论的是多核运算单元,它们可以大幅度提高4K处理的运算效率,因此把多核的单元用于电影4K制作上,这是索尼现在正在4K制作的更有挑战性的开发研究工作。总之,在4K里面要开发更多的新技术,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超高清也属于高质量高清的范畴,索尼也在关注中。
广播电视行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索尼没有置身事外,而是积极投身变革当中,并利用自己领先的技术优势和在业界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引领行业的发展。索尼愿与中国厂商合作,共同应对基于文件、网络化的数字环境,帮助中国广电机构实现向数字高清广播的转换,共创中国广播电视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