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共同发展,迎接美好的未来

2009-03-12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200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第30年,也是索尼广播电视业务进入中国市场的第30年。中国的电视广播诞生于1958年,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在此期间中国的广播电视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一批广播电视媒体已经成为在中国和世界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世界级传播媒体。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广播电视设备制造厂商,索尼在与中国用户的合作中共同发展,见证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广电行业取得的巨大成功。
2008年夏季体育盛会的见证
    今年夏季在北京举办的体育盛会是中国广电行业发展的大检阅。负责电视转播的BOB从全球租用了78辆高清转播车和环绕声制作车,其中从中国租用的高清电视转播车有17辆。在这17辆高清电视转播车中有6辆是由索尼交付的完整转播车,14辆转播车使用了索尼的高清摄像机,10辆转播车使用了索尼的高清切换台。中国参与直播的高清摄像机共290多台,其中索尼高清摄像机有230多台。中央电视台为报道此次盛会共投入了50台高清摄录一体机,其中有15台是索尼最新研发的XDCAM HD。
     在随后举办的残疾人体育赛事中全部使用了中国的5辆高清电视转播车和3个高清EFP系统,其中有3辆转播车和2个EFP系统是索尼供货的,用于转播的76台高清摄像机中有58台是索尼的。索尼为本次盛会的电视转播做出了贡献,这次盛会也是索尼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见证。
高清化、网络化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
    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引入了全新理念的高清化、网络化电视制作系统,其系统框架设计是由以中央电视台为主体的新台址电视系统设计项目部完成的,在已经完成招标的一期工程中,索尼中标提供了以TVCC为代表的高清演播室系统以及高清摄像机、切换台、高清摄录一体机、监视器等大量设备,索贝中标承建了制作系统中规模最大的新闻网络制播系统和非线性混合制作岛系统,其中的新闻网络制播系统已经用于今年夏季体育盛会的报道工作。
    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系统的设计理念体现了电视台制作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高清化和网络化,而高清化和网络化正是索尼和索贝长期倡导和努力的方向。从技术上说,高清需要更多的资源,即更高的码率,更宽的网络带宽以及更大的存储容量;而在大规模的网络化制作系统中则希望每个用户占用的资源越少越好,否则就会对网络带宽以及存储容量造成极大的压力,两者对系统的要求正好相反。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制作系统的设计和实施难点,就在于如何平衡这两个相互矛盾的要求。
    全高清的网络化新闻制播系统已经在夏季体育赛事的报道中投入使用,成功地完成了这次体育盛会的报道任务,网络化高清制作系统从理想走入了现实。中央电视台网络化高清制作系统的成功应用是一个创举,在其它高清制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是先实现制作的高清化,之后才探索非线性的网络化高清制作,而中央电视台则把两步并作一步走,直接迈入了大规模网络化高清制作和播出的阶段。
数字化是关键
    索尼是数字化的开拓者,始终站在电视制作设备数字化的前列。在研发世界上首台数字分量录像机D1时,索尼对数字分量电视信号最重要的参数——取样频率和量化比特提出了关键意见,并最终被采纳成为国际标准。在串行接口等数字电视标准方面,索尼也是行业以及国际标准的重要推荐者。索尼率先在数字录像机上引入了压缩编码算法,成功地实现了数字Betacam的产品化,使ENG和后期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并成为至今仍然广泛使用的数字记录格式。
    早期电视制作行业对数字化的渴求只是为了消除模拟录像机的复制损失,但数字化的发展大大超越了这个期望,由数字化引发的电视制作IT化和网络化已经彻底改变了电视制作行业的面貌,也为中国的企业带来了机会。
    模拟时代各种工作之间的壁垒分明,完成不同的工作需要不同的硬件专用设备,记录电视信号需要录像机,记录声音就必须使用录音机,没有相互兼容的可能。数字化革命打破了IT与传统行业的界限,不论图像还是声音,数字化后都是电脑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其差别只是数据量的大小。随着电脑运算能力的不断提升,IT存储设备成本的快速下降以及网络传输带宽的增加,电脑开始取代部分专用的视、音频硬件设备,由此引发了电视制作行业的大洗牌,索尼引领的数字化革命之火似乎正在烧向自己。。。。。。
    2003年,索尼做出了一个大胆并富有前瞻性的决定,出资中国非线性制作设备制造商成都索贝,与索贝进行深入合作,由此开始介入高速发展的非线性、网络化电视制作业务,成为产品线最完整的广播电视制作设备供应商。今天,索贝开发的非线性制作系统不但大量应用在中国的电视台,还作为索尼的产品线采用Sonaps产品名销往世界各地,走向了世界。索尼用行动证明,模拟时代电视制作设备的巨人,今天仍然是数字化革命的领跑者。
非线性、网络化的挑战
    如今ENG(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电子新闻采集)这个英文缩写词早已被大家熟知,这是相对于“胶片新闻采集”而言的。在ENG出现以前,电视新闻采访只能用胶片拍摄,冲洗显像后再用电视电影设备把胶片上的图像转换成电视信号,这使电视新闻的报道速度受到了限制。70年代初期,基于便携式录像机的发展,索尼研发了世界上首台ENG设备,在提高电视新闻报道速度方面实现了革命性的进步。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美国电视媒体用索尼研发的U-matic格式ENG设备报道了这个历史性的事件,使ENG迅速成为各电视台的标准装备。
    自ENG出现以来,经历了从分体式操作到一体化操作,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向高清的发展,但长期以来ENG拍摄、制作和播出都是在磁带上完成的,磁带在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中贯穿始终,数字化的初期也是如此。随着非线性制作和网络化的发展,线性的磁带与非线性编辑设备之间频繁的上下载工作大大降低了整体的工作效率,电视制作行业迫切希望在ENG设备上采用与非线性、网络化设备更有亲和力的非磁带IT化记录媒体,以提高整体的制作工作效率。为满足这种需求,索尼研发了采用专业光盘记录的广播电视制作设备——XDCAM系列产品。
    与过去产品研发完成后才把设备销售给用户的模式完全不同,由于在现场采集环节引入了IT化非线性记录媒体,整个节目制作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不但与前期采集设备有关,而且与后期非线性制作系统以及电视台的管理密切相关,传统的研发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2003年8月,中央电视台与索尼、索贝签订了合作开发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XDCAM专业光盘应用系统的合作协议,开创了全新的合作研发模式。经过近2年的艰苦努力,三方联合工作组终于在2005年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研发工作,该系统成功应用于南京举办的十运会报道,首次实现了无磁带化网络制作;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上远程网络制作系统正式投入使用,给需要便捷、快速的体育报道插上了翅膀,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
    今年夏季在北京举办的体育盛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全面采用高清转播的大型综合赛事,中央电视台对此次运动会报道极为重视,要求全部前期ENG拍摄设备和后期制作、播出系统实现无磁带的非线性网络化全高清。为了配合中央电视台的需求,索尼提供了全新的XDCAM HD设备,索贝则与中央电视台共同设计并搭建了网络制播系统,三方再次密切配合,全面实现了“网络化高清制作”的梦想。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说,中央电视台的网络化高清新闻制作系统堪称此次体育盛会的另一枚金牌。
节目媒体交换格式的变迁
    从90年代开始,中国的电视台经过长期探索逐步从国家包办的模式转向了市场化,电视广告成为各电视台最重要的赢利手段。1990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亚运会,其间国内外电视机构对Betacam SP格式录像机的大量需求,引发了一场中国广播电视设备从模拟复合到模拟分量的一次更新换代革命。此前,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使用的录像设备是U-matic,这种格式不仅在广告部,而且在整个中央电视台乃至全国的电视台都被广泛地使用。与复合的U-matic格式相比,分量设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制作质量,使电视台的播出图像质量有了质的改善。
    然而,磁带录像机是一种线性的记录设备,广告部需要把长度仅有几秒或十几秒的若干条广告按播出顺序汇编成一盘播出带,这个工作被称作广告“一本化”或广告播出带的“打包”。由于播出顺序经常根据广告播出计划改变,也就是要用录像机这种线性的设备完成非线性的工作,不但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下。据广告部反映他们经常是做完“一本化”就必须派人跑步到播出部送带子,否则就可能来不及播出,而电视台广告播出对用户要求的反应速度直接影响到广告收入。
    有什么高效率的方法来完成这个工作呢?中央电视台技术领导牵头组织了革新小组,索尼积极地参与了这项后来被认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广告部“一本化”模式改革。索尼向中央电视台提供了一套内置Betacam SP格式录像机的机械手式自动收录/播出系统(LM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并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开发了相应的软件,以支持广告部的一本化编程、条码管理以及播出部对广告部送播带的识别系统。整个系统工程在当时中央电视台技术领导的支持下顺利完成,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投入生产。
    广告部的这次技术革新,对中央电视台广告质量的提升、广告制作量的增加以及广告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业界对Betacam SP需求的巨大压力也在中央电视台广告部这种特殊形式的带动下在与广告制作公司之间的互动中得到了彻底的释放。在“一本化”的推动下,Betacam SP这个刚刚破土发芽的新事物在中国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迅速地普及开来,成为业界的主流格式。
    在中国广播电视业界追寻数字化、网络化的今天,历史以惊人相似的形式重现了过去的一幕。在中央电视台建台50周年台庆前夕,索尼与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签署协议,共同推动节目交易从线性的模拟格式向非线性的数字化媒体过渡,把专业光盘引入节目交易平台。作为新一代的记录媒体,专业光盘同时具备线性、非线性两种应用特点,集采、编、播、存、节目交换功能于一身,标清、高清兼容,使用户的一次投资可以得到多方面的回报。非线性的专业光盘与线性的Betacam SP磁带有着异曲同工的特点,我们期待专业光盘在节目交易领域继续Betacam SP的辉煌。
高清的挑战
    早在七十年代索尼就开始了对高清电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多年努力索尼在高清的拍摄、记录、编辑、制作以及显示等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1997年索尼成功地研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广播级高清数字摄录一体机,在演播室和转播车等大型高清电视系统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9年10月1日,中央电视台计划在国内进行首次大规模高清传输试验,用高清直播天安门广场建国50周年大庆的阅兵式。为了支持这次历史性的高清直播,1999年年初索尼在中央电视台举办了高清技术交流会,介绍了高清拍摄、制作技术的最新发展,并提供了一套包括HDCAM摄录一体机、编辑录像机和监视器在内的高清设备用于试验研究。通过对这套设备的研究和试用,中央电视台的技术、摄制和编辑人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高清传输试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3月索尼以先进的技术赢得了中央电视台的信任,只用了4个多月就高质量地提前完成了中国第一辆高清转播车的制造,创造了转播车系统交货速度的记录。
    10月1日索尼的6讯道高清数字转播车在天安门广场承担了高清电视直播国庆大典和晚会的重要任务,在广场和检阅前导车上还安排了6台HDCAM高清摄录一体机用于跟踪拍摄。从上午9点至晚10点,中央电视台全天不间断地播出了13小时数字高清电视信号,索尼的高清设备和技术支持保证了这次试验的圆满成功。这次成功的试验为中国确定高清电视信号源标准和高清数字电视传输标准提供了重要数据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它标志着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开始进入数字高清时代。
    在高清发展初期,由于没有正式开播高清频道,高清制作陷入了没有播出渠道的困境。2000年中视北方与索尼合作,开创了中国电视剧高清拍摄、标清播出的模式。中视北方使用索尼最新研发的HDCAM摄录一体机HDW-F900拍摄的中国首部高清电视剧《大宅门》成为2001年电视剧的收视率冠军,自此电视剧、电视片纷纷采用了这种创新模式,解决了高清频道开播前高清节目的播出渠道问题,为高清电视拍摄和制作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并为以后开播的高清频道储备了大量高清节目。
    为了推广高清技术,从2002年开始索尼举办了6届高清论坛和5届高清杯活动,邀请国内外高清拍摄、制作方面的专家和用户共同探讨高清技术的发展方向,分享高清拍摄和制作经验,并为暂时没有采购高清设备的部分用户提供高清拍摄和制作设备,通过对高清节目进行评比、颁奖等多种形式,推进了中国高清制作的普及和发展。为培养中国的高清制作人才,索尼成立了高清影视学院,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国内电视制作人员讲授高清节目制作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今年夏季在北京举办的体育盛会是中国高清电视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随着免费地面数字高清频道的开播,高清电视终于开始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索尼向中国的各电视台提供了大型高清电视转播车、演播室系统以及采用专业光盘记录的全新XDCAM HD摄录一体机,索贝承担了建造网络化高清新闻制播系统的重任,为实现赛事报道制作的高清化作出了贡献。
高清的发展方向
    虽然中国的电视广播刚刚开始从标清向高清过渡,但包括索尼在内的广电行业已经在思考高清电视的未来发展。索尼认为,广播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提高画面质量,包括在现有高清分辨率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清晰度,改善瞬态画面质量以及图像的三维立体化;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实现高效率的网络化工作流程。
     高清电视的现有分辨率是每帧画面1920×1080像素,为了实现更高的清晰度,需要在拍摄、制作和显示等领域研发新的技术和器件。索尼已经开始销售分辨率为高清电视4倍的4K投影机,研发了基于Cell多核处理器的4K后期制作设备,今后将在4K的拍摄、编解码和存储等方面加大开发的投入。
     在不改变现有高清分辨率的基础上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是改善瞬态画面质量,具体的说就是从现有的50场隔行扫描提高到50帧逐行扫描,以及实现更高的扫描速率,如体育比赛时的高速拍摄。目前索尼支持50P逐行扫描的高清切换台、监视器、投影机以及3倍速高清慢动作摄像机已经上市销售,高清摄像机实现了50P拍摄,50P传输和CCU输出接口的升级也即将实现。在索尼设备中标的中央电视台新大楼TVCC剧场项目中,索尼将首先安装1080/50i高清系统,之后将把这个系统升级为1080/50P的完整系统,这也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用的50P逐行扫描高清制作演播室。
     提高图像质量的另一个方向是把两维的平面图像提升到三维立体。实现三维制作的主要难点是需要在拍摄、记录、制作和显示时同步处理两个高清画面。索尼最新的HDCAM-SR录像机可以支持把两路高清信号同时记录在一盘磁带上的三维高清节目记录,今年IBC展会上索尼展示了用于三维立体显示的监视器,并成功地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了多次三维拍摄、记录试验。
     在提高制作工作效率方面索尼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在今年夏季体育盛会的报道中,采用非线性专业光盘记录媒体的XDCAM HD配合索贝为中央电视台研发的全高清网络化新闻制播系统运行稳定,成功地报道了中国健儿在优势项目上摘金夺银的风姿,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赞誉。
结束语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此期间中国的广电行业也实现了跳跃式的发展,完成了从模拟向数字、从传统的线性制作模式向网络化非线性制作模式的转变,并开始了从标清向高清的过渡,不但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世界广电行业发展的潮流,而且在网络化制作方面走在了世界发展的前列。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中国的索尼广播电视业务和中国的经济共同发展,与广播电视行业实现了双赢。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杉野英俊先生在今年BIRTV时说,在中国,索尼广播电视业务在过去的30年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我们期待在未来的30年中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Sony 索尼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