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清时代,图像质量便进入了另一个层次,检测方法也不能再用标清时代的方法。诸如,画面聚焦、图像层次等等要求已然很高,而老摄影师们更是深谙:用光不好很难拍出透亮的画面。高清如此,标清也不例外。由于传输通道、编辑、录像等各个环节几经数字化后,系统对图像的影响已然比模拟时代大大减少了。用于技术评比的客观指标似乎也不能再占那么大的比例了……所以,欲得好作品、在评比中获胜,行内人士们除了拼命积累经验外,纷纷在寻找更为科学的拍摄方法。而利达(LEADER)电子公司则更是倾全力地开发用于前期拍摄的监测方法。因为,他们一贯地倡导“提高数字图像质量要从源头做起”。
前期拍摄的监测
电视技术源于电影制作,数字化后又反过来带动电影技术,使之制作手段全新、效率大大提高。这主要表现在数字电影的兴起—用三维动画制作虚拟场景、复现远古巨兽乃至创造虚拟演员。但是,真人、实景的拍摄仍然是任何电影人都不肯放弃和执着追求的举措。因此,用高清摄像机按电影手法摄影,便成为了老摄影师叫板小摄像师的杀手锏。
拿聚焦和层次来说,摄影师早期多是:用皮尺量距离来定焦点,用“测光表”到演员面部去量“光比”。而作为电视人,摄像师也应该向“老前辈”们学习,学习他们认真敬业、一丝不苟的精确作风。
其实,电视手法有它先进的一面,如可以利用仪器“未卜先知”。此前,Leader的Cine Lite(摄像测光)功能就是一例。可以将摄像机信号直接接至波形监视器(如便携式的LV5750和LV5380或LV5700和LV5800等),然后选用仪器的“图像(Picture)”功能,调整两个十字交插的游标,使其分别相交在图像中的最亮点和最暗处。此时,仪器便能立即显示出两处的“光比”来(通过F值来告知光圈差值),大大地节约了布光、调光的时间。如今,又增加了一个CINEZONE(变色定亮)功能。后文详述。
后期制作的检测
非编、字幕、特技、动画等制作手段,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后期制作模式,运用这些电视、电影的制作手法,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中的那些巨兽和宏大场景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然而,让人们防不胜防的是非法信号的出现—Y、Pb、Pr与R、G、B在相互变换过程中跑出了色域,产生色域误差称作“越域(Gamnt)”。此前,Leader的“五条(5 Bar)”是专门用来检测非法信号出现并报警的。(详见本刊第11卷第11期《仅仅依靠监视器监看是远远不够的》)
如何依据示波器在前期拍摄中对摄像机进行正确调整呢?
1. 黑电平(BLACK PED)的监测
执行摄像机自动黑平衡调整(ABB),观察R、G、B三路波形,确认在关闭光圈时每路波形幅度一致,且低平。如果不一致可以手动调整摄像机RGB底电平。
2.调整白平衡
使用灰度卡,执行摄像机自动白平衡调整:由于我们每到一个场景都会根据环境来选择色温进行校白,但在拍摄的场景、光照、色温发生变化时,此时拍摄的白色物体就与最初的不同,此时可对照示波器调整摄像机的R、G、B增益便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图1 示出了“未平衡情况下的灰度卡图像”(右下);“R、G、B”波形(右上);“五条”显示(左上)以及“数据”(右下)等四分割画面所示的情况。
由图1可见“R、G、B”三路波形幅度是不一致的,说明偏色。
从图2上我们可以看到,执行白平衡调整(AWB)之后,“R、G、B”三路波形幅度已经一致,且“五条”和“数据”显示中无信号超标报警。
此外,杂散光(Flare)调整、GAMMA(γ)曲线的设定、黑电平的监示、拐点的选择(含拐点不合适时五条显示报警,调整拐点合适后,五条显示正常)以及监测色调(通过分析波形为使用摄像机遥控单元调整摄像机RGB各路增益提供依据,根据示波器可以发现B、R分量超标,并作适当调整)等操作略。(详见本刊第11卷第11期《仅仅依靠监视器监看是远远不够的》)
上述功能在下述的LV 5380中均有。
LV 5380是利达电子(LEADER)公司最新产品之一,CINE ZONE(变色定亮)和CINE LITE(摄像测光)又是安装在LV 5380和LV 5800波形监视器中的两种测光功能。
LV 5380便携式波形监视器(见图3),是一款采用8.4英寸的TFT液晶屏。实现了图像监视器和波形监视器一机两用的功能。由于屏幕系XGI分辨率(1024×768)所以可供拍摄高清节目时做监视器使用。
图像功能方面包括:色温选择(6500K、9300K)。亮度调整、对比度调整、增益调整和肤色调整等。
波形方面包括:Y/R-Y/B-Y或R/G/B波形显示、复合全电视信号与分量信号进行变换前后的波形同屏显示、矢量显示、音频(8路)显示,且均可接入2路SDI信号。
多画面功能:①波形和图像可同时在一个屏上(四分、三分或两分隔)进行显示;②视频信号、图像、矢量同屏显示极便于色调的调整;③在画面上进行选行的同时该行波形可随即同屏出现;④在画面上显示图像的同时出现不同尺寸(可选)的画框标记;⑤SDI信号与外部(如同步基准)信号的相位差显示(垂直、水平的超前与滞后,用十字座标框中的小圆圈位置来表示和用字符同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⑥各种数据状态均可列表显示;⑦γ值(伽玛值)问题显示,能在图像上看到γ值超过设定值时的预警信号(轮廓变红);⑧静帧出现后除能将画面冻结外还会报警(在画面中央出现“FAN ALARM”,特别是当画面为彩条等电子图像出现时难以鉴别是否为冻结画面,此时在屏幕正中用字符“FAN ALARM”提示);⑨摄像机调焦时运用“轮廓强调”功能可帮助你准确定位。
关于两种测光功能CINE ZONE和CINE LITE。
CINE ZONE(变色定亮)是用颜色畸变来显示灰度层次的功能。黑暗部分用蓝色表示,明亮部分用红色表示,有如记录岩石温度一样(见图4)。颜色畸变的画面能够将100%以上的区域用全白表示,0%以下的区域用全白表示。这两个界线可以自由调定。
用了CINE ZONE以后,可以非常容易地看到一幅画面里黑、白以及灰的比例,可以帮助您处理好画面的创作。
CINE LITE(摄像测光)可以用细点来测定一帧画面里的任意一点亮度值。以前,在测定灰度时不易分辨波形监视器上所显示的是画面上的哪部分值。有了CINE LITE后,F值的相对曝光量(F STOP)、百分比或是色度值都可以立即显示出来。屏幕上显示的数字是 以18%的灰卡为基准的F值的差值。
CINE LITE还包括可在显示屏上直接用游标来确定显示点。这个功能在照明色键背景时尤其方便(见图5)。
注:关于用光,曾经有过介绍。这里引用董耀先生的部分内容:电影、电视画面影调明暗的控制至关重要,拍摄时必须了解拍摄场地的光照环境,测光环节必不可少。测光方法有2种:反射测光法和入射测光法。
入射式测光法就是测量来自光源的光度,然后根据用户设定的胶片感光值、曝光时间(快门开角)、片速测算出F值。入射式测光法测得的结果对主体的明度并不能提供任何资料,这个缺点也可说是优点,因为主体的色调或反光度不会影响到测光结果。
反射测光法也是在用户设定的胶片感光值、曝光时间(快门开角)、片速后,测量景物反射出来的光线。反射测光法测量的是亮度,此外反射测光要受到发光体直接发出的光线的影响。因此反射光测得出的结果比入射光测更有意义。但要利用好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