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部分国家和地区受到“非典”的袭击,但4、5月间亚洲卫星产业仍继续发展,Asiasat 4及Insat 3A、GSAT -2三颗新卫星升空并投入运行,新型卫星和新型运载火箭抓紧进行研制,卫视频道的数字化进程也明显加快。
亚洲卫星业继续发展
中国航天事业又获得新进展。北京时间2003年5月25日,“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6月3日,该卫星定位成功,并与2000年10月和12月发射的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组成了完整的中国“北斗一号”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中国及邻近地区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服务。预计今年10月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及“长征2F”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采用“东方红四号”中国新一代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平台的鑫诺二号卫星(Sinosat 2)和亚太六号卫星(Apstar 6)也正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紧研制,并将于2004年底由“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中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低水平、高可靠、适应性强、安全性好的重型运载火箭现正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投入研制。
经过多次推迟发射之后,亚洲卫星有限公司经营的亚洲四号卫星终于在格林尼治时间4月12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其运载火箭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Atlas 3B。4月25日,Asiasat 4卫星在122°E的轨位成功定点,并开始进行在轨测试。5月30日,亚洲卫星公司为笔者发来《新闻速递》,宣布亚洲四号卫星从即日起正式投入使用。亚洲卫星公司称:“随着亚洲四号卫星的启用,亚洲卫星系列的3颗在轨卫星—亚洲二号、亚洲3S和亚洲四号卫星共载有80个C波段转发器、3024MHz带宽,以及45个Ku波段转发器、2220MHz带宽的空间段资源,它们将为亚太地区的广大用户提供充足的、具有相互备份能力的、灵活多样的、高功率高质量的卫星空间段资源,为广大用户的各种应用提供多种选择余地。业界人士注意到,亚洲四号卫星采用美国波音公司BSS 601 HP型卫星平台,载有28个C波段及20个Ku波段转发器,未来15年内将为亚太、中东、独联体等地区用户提供包括直接到户的卫星电视广播、宽频及IP方案,以及私人专用网络及农村通信等服务。
印度近年来卫星产业的发展令人刮目相看。4月9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研制的Insat 3A卫星搭乘欧洲Ariane 5型火箭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发射中心顺利升空。Insat 3A是印度Insat 3卫星系列第3颗发射的卫星,该系列前两颗发射的卫星Insat 3B、Insat 3C现分别在83°E及75°E的轨位上运行,而剩下的两颗卫星Insat 3E和Insat 3D将分别在今年8月和明年中发射。Insat 3A卫星于4月20日在93.5°E的轨位上成功定点,经过5月间的在轨测试,6月初正式投入服务,现已开始传输印度数个电视频道。令业界关注的是Insat 3A卫星除携带18个C波段转发器外,还首次携带了6个Ku波段转发器,这标志着印度卫星电视广播从S波段、C波段扩展到Ku波段。为了更好地满足快速增长的卫星电视市场的需求,今年4月,印度启动了新一代Insat 4系列卫星的发射计划。该计划规定从2004年至2007年ISRO将发射7颗Insat 4系列的卫星,为用户提供Ku波段和C波段转发器各60个。其中Insat 4A卫星携带C、Ku波段转发器各12个,预计在2004年上半年由Ariane 5型火箭发射。5月8日,印度还采用GSLV-D2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2颗实验通信卫星GSAT-2。目前,负载有4个C波段和2个Ku波段转发器的GSAT-2卫星已在48°E轨位上投入运行。
日本电视直播卫星BSAT 2A(110°E)的备份卫星BSAT 2C 5月15日运抵法属圭亚库鲁航天发射中心,已于格林尼治时间6月11日由Ariane 5型火箭成功发射。日本今年10月还将发射超鸟六号(Superbird 6)通信卫星和MBSat 1移动广播卫星。虽然MBSat 1卫星2004年初才在亚洲率先推出移动卫星广播服务,但为各移动用户研制的、专门接收MBSat 1卫星S波段音频、视频和数据的卫星多媒体广播接收机,今年5月在日本已开发成功。另外,4月30日,日本JSAT公司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正式签订了JSAT 9卫星的订购合同,JSAT 9卫星将采用A2100卫星平台,设计有C、Ku、Ka三个波段以及12年使用寿命,将于2005年发射,在132°E的轨道上空定点。
澳大利亚Optus卫星C系列的第1颗通信卫星Optus C1已于6月11日与BSAT 2C卫星同时搭乘欧洲Ariane 5型火箭发射升空,以接替现在156°E轨位上的Optus B3卫星服役。值得关注的是,Optus C1卫星是军民合用的卫星,星上装置了四个波段,其中Ku波段用于商业服务,UHF波段用于军用通信,而Ka及X波段为澳大利亚国防部服务。
卫星电视加快数字化
数字电视正在全球各地蓬勃发展,并逐渐取代模拟电视,成为21世纪电视广播的发展趋势。卫星是数字电视传输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技术已经成熟。采用欧洲DVB-S传输标准的数字卫视已成为包括亚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卫星电视的主流。与几年前亚洲区只有韩星三号(116°E)、中新一号(88°E)、JSAT 4A(124°E)等少数卫星全部传输数字电视频道,而大多数卫星都在传输数量众多的模拟电视频道的情况截然不同,今天亚洲区大多数卫星已经停止传输模拟电视,只有少数卫星由于用户市场的需要仍在传输为数不多的模拟电视频道,可以说,模拟卫视在亚洲区卫星电视中占有的比例已经很小。比如,几年前曾传输大量模拟电视频道的泰星三号(78.5°E)和新天703卫星(57°E)目前传输的模拟电视频道分别只剩4个和3个。
据统计,在从53°E~183°E传输卫星电视的65颗卫星中,目前42颗卫星传输的电视节目全部采用数字信号,只有23颗卫星仍在分别传输18个模拟电视频道(频道总数仅66个)。其中传输模拟卫视频道较多的亚洲国家是印度、日本、中国及俄罗斯。不过,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亚洲区卫星传输的模拟卫视频道将越来越少。以亚洲3S卫星为例:3月1日,凤凰卫视中文台模拟频道停播,其数字频道此前已由亚卫3S传送;6月1日,巴基斯坦PTV World模拟频道改为数字频道正式播出;6月12日,另一个巴基斯坦数字频道PTV National启播;6月初,Star Sports Asia数字频道试播,其模拟频道暂时仍由亚卫3S传送。至此。亚洲3S卫星传输的模拟电视频道只剩下3个。
为了推动卫星电视的数字化进程,一些亚洲国家制定了卫星传输数字化的过渡方案,确定模拟频道终止播出日期。在4月2日停播了CCTV-2模拟频道之后,中国大陆目前仍在传输的模拟卫视频道只有CCTV-1、CCTV-7、CETV-1以及山东、浙江、云南、贵州、四川五省卫视共8个。但这8个模拟频道,除四川卫视数字频道还未正式播出外,其余7个模拟频道都已经开播了相对应的数字频道。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卫星传输数字化过渡方案,CCTV-1模拟卫视频道必须在2005年12月31日终止播出,从而使中国卫星传输全部实现数字化。日本自2000年12月开始BS数字电视广播后,至今仍有NHK BS1、NHK BS2、WOWOW和NHK Hi-Vision 4个模拟频道透过BSAT 1A卫星(110°E)继续为用户传输信号。但日本现已确Hi-Vision频道于2007年终止播出,另外3个模拟频道确定在2011年停播,到那时,日本将全面进入卫星数字电视时代。
卫星名称 | Insat 2DT | LMI 1 | Insat 2E |
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