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雪灾、震灾让我们知道广播的重要性

2008-06-30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汶川大地震,收音机曾成为灾民及救援人员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途径,广电总局5万台收音机、中央台1万台收音机、中宣部紧急追加的5万台收音机火速送到灾区,中央军委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指示,又运送17万台收音机送给解放军和武警官兵,这对于广播人是巨大的鼓舞,同时也说明了广播在突发事件,重大灾难得宣传报道中的重要作用。国家广电总局采用紧急措施,加强对四川灾区的广播电视覆盖工作,目前四川灾区人民群众可以通过收音机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中国之声,及时了解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和抗震救灾情况。
    年初南方部分地区大雪灾,蜡烛和收音机一时洛阳纸贵,成了紧缺物资,中央宣传部和国家广电总局也捐助了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西、广西、四川等七个省(区)五万台收音机。
    一时,最古老的同时也是在我国数字化浪潮中进步不明显的广播让人又感受到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对于广播的地位和作用,各界已经关注研究多年,特别是电视、网络等媒体出现后,广播的地位和作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此次抗震救灾报道表明,没有哪个媒体能够取代广播。广播除了它固有的特点以外,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优势,就是无处不在。广播中波、短波覆盖范围广、穿透力强,没有盲点,这是手机等其他新媒体也做不到的。还值得一提的是,收音机相较手机,太省电了,用句专业术语,收音机的续航能力谁可堪比?而且干电池到处可以买到。这在大灾难事件中,可是极大的优势。
    广电总局领导已经表示了,对于广播的这些优势,要多关注多研究,有利于广播下一步的发展。
    在汶川地震第四天的深圳首届国际新媒体产业发展论坛上,广科院院长马炬一上来先对传统媒体——广播说的一番话当时我就觉得其时其景肯定将是此新媒体论坛的新闻眼。
    “如果地震时我们有备灾的机制、有紧急广播的体系、人们还有这种(听广播)的认识,那么可能给还埋在地下的灾民一种精神力量,就是总理在我们身边、国家在我们身边,那样很多超过72个小时所谓生命极限的人也许还能够得到营救。”他介绍,日本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在日本每个人有一个小收音机,小收音机是自动激活的,即当有紧急广播的时候,收音机会自动响起来播报,包括预告、群众的情况。这点我们要向日本学习。
    我在今年2月刊的卷首语也曾介绍过美国的Alert FM(基于FM的数字告警和通知系统)。它可以自动激活置于手机(或PDA及其它专用接收器)内的一个FM接收芯片,此芯片在不干扰正常手机使用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标准FM广播发射塔的个人告警信息,从而有助于保护公众的安全。
    院长都这样说了,广科院能否把这作为一个课题?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