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决心已定,8月1日地面数字电视标准肯定要实施”。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而在第十三届上海电视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地面数字电视论坛”上,信产部、广电总局的相关人员在论坛上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肯定将如期实施。
命运多舛的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去年8月尘埃落定后,最近再度突起波澜,国家广电总局的文件称,由于目前缺乏完全符合国标各主要工作模式的发射机、接收机和测试仪器,造成试验工作进展缓慢。而“由于融合芯片的问题,地面数字电视国标8月1日难以如期实施”的论调一时又充斥各媒体,令这个许多人原本就模糊困惑甚至质疑的国标重新回到了风口浪尖上。
去年国标千呼万唤始出来后,我们基本上更多地看到的是广播设备厂商和电视机、机顶盒厂商在“兴风作浪”,例如,两家主要芯片厂商中,凌讯科技有限公司称即将发布推出符合国标的融合芯片,而上海高清数字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也将于6月正式推出融合芯片。在测试方面,清华大学数字电视传输技术中心表示,目前已经有19个省市地区已经开始进行新标准的测试。
电视机和机顶盒厂商长虹、创维、深圳力合、康佳、海信、海尔、上广电等已有了各种符合国标的机顶盒、数字电视一体机、便携接收机、便携电脑等;北京吉兆公司、北京广播设备厂等国内外十余家企业则称能提供符合新国标的广播发射机产品。另外,国标系统测试仪表也已有相关产品。
相对于厂商的跃跃欲试,电视台方面显得出奇的沉默,基本上没有对外宣布测试情况,所有的动作都来自厂商之口。倒是本月刚刚庆祝回归10周年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决定,将在今年下半年采用国标进行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并计划今年内实现50%的覆盖预期,形成20万台接收终端的规模。更可喜的是,香港长时间的测试表明,国标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国外的DVB-T标准。香港的TVB和ATV都确实已经动起来了。
国标实施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配套技术标准,确定应用模式和技术参数,相关设备产业化,完成频率规划。而这一切,都没有公开发表的信息。
不可否认,国家标准是存在“硬伤”的,本身有些地方就比较模糊,标准刚出来时,曾有人幽默地说,和地面电视有关的设备是不是要装一个多/单载波的转换开关呀。虽然一再强调只有一个国标,但实际上清华大学标准和上海交大标准的市场化企业都采用以各自标准为主体来生产制造设备,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有企业理解,国家标准中存在300多种传输方案,只要完成其中几种方案就完全可以满足传输要求,这种设备自然是符合国家标准的。还有人认为,说融合芯片会严重影响标准的实施并不符合实际。融合芯片只会影响电视终端一体机的推出。机顶盒和发射机等都不需要使用融合方案,因为这些设备都是当地广电运营商定向采购,只要选取国标单载波或国标多载波方案的一种就可以,选取融合芯片反而增加成本,而且没有必要。这些说法乍听不无道理,但这些部分融合的说法都是需要有关部门出来澄清的,否则其市场会越来越大。广电总局已经表示,对以部分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技术试验的行为要严肃处理。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对地面标准所做的解释、宣传、培训、教育我觉得是很不够的。
现在时不我待,从国际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发展,从北京奥运会,从中国电视产业的发展,都要求加快地面电视标准的实施。相关单位和企业应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以大局为重,快速推动标准的实施,规范和推动数字电视市场的快速形成和发展,促成数字电视市场的快速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