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电视广播数字化深入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基于模拟磁带的环境也正在向基于IT技术的,采用TCP/IP传输协议的的数据化环境方向发展。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传统的测试测量手段如示波器等与编辑技术一样,也出现了一个向纯软件环境或至少是“部分软件环境”方向的发展的分支。在软件技术能力飞速发展的今日,许多传统意义上的示波器功能都已可由软件系统实现,且成本更低,更方便使用,易于实现网络化的工作流程。
作为测试测量设备软件化的两个代表,英国史诺伟思公司开发的Hyperion(海波龙)智能监测系统及Hamlet公司开发的VidScope-vx信号质量监控系统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前者将人工智能带给了电视广播的自动监测,后者则是一种集多种Windows软件于一身的监测仪,能够解码、分析及显示视频内容。本期我们给读者介绍的是史诺伟思公司Hyperion智能监测系统,Hamlet VidScope-vx则将在下期的测试测量栏目内予以介绍,敬请关注。
为了应付复杂性日益增加的运营环境,现在的广播机构都依赖于自动系统进行节目摄取、播出及编排。这些系统可使广播机构能够以较低成本完成更多的工作,同时更加高效地运作自己的设施。不过遗憾的是,有一种关键系统并没有跟上这一发展步伐,它就是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
现代化广播设施中的有效的质量控制要求对各种广泛的功能进行智能监视。这些不仅包括从摄取到发射的视频质量,还包括其他一些关键方面,如多通道声音,多个语言声轨,内容编排和传送的精确度,以及元数据的管理,其中包括暗传字幕,字幕及内容等级等。
为了检查系统范围内所有这些参数的精确度,往往要求专人监看广播工作流程中各个环节的各个通道的音频和视频信号质量——这种高成本的做法一般来说只有内容价值极高的节目才值得这样去做。即使是有专人监看,让一个人去完成对多语言声轨、多通道音频及不断增加的技术和运营元数据(这些数据将自动系统结合了起来)的QC,仍然是极其困难的。为了满足当前的QC需求,广播机构需要一种更加智能化的,直观的,全系统的监视方案。
现有QC监视技术的局限性
大多数目前的QC监视系统都具有两个主要的缺陷。一是它们只在发射前信号流动的终端部署,二是它们的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检测较少出现的绝对技术故障,而并未针对一些更常见的微小问题而设计。
由于这些系统只能在信号发射前的瞬间监视内容,因此检测到的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故障都将给广播机构带来收入上的损失,因为在故障检测到的时候节目也已经播出去了。因此,更好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智能的全系统的QC过程监视,它能够在自摄取到发射的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内容进行QC监视。
在发射监视站点,绝大多数质量控制系统都支持操作人员通过由多视窗驱动的大屏幕,利用软件告警组合技术,同时监视多个频道。这些系统专注于检测信号的绝对存在(或故障),如同步丢失,无音频,或数字停帧。
由于这种灾难性的信号丢失检测已被证明是有用的,因此这类监视并非是人类带给质量评估的主管评价的替代品。例如,现有的自动系统可能会对与画面有关的多通道音频发出“绿灯”而不管该多通道音频是否用的是正确的语言或是否与画面有关。
即使是在拥有专人监视的情况下,多通道音频环境下的大量数据信息也会让监视人员根本找不着北。监视人员虽然能确保节目内容的正确播出,但往往会犯下一些微小的错误——如节目的语言要求,这很可能会招致收入损失。
另外,一般情况下,监视人员的多画面监视系统的信号告警和全系统控制系统之间并没有联系。这意味着虽然监视人员收到了灾难性故障的告警,但他却并不清楚故障的起因或出错的地点。同时,由于这些系统要求监视人员主动地对多个画面进行扫描监视以及时发现故障,这样以来就会使监视人员所能够有效顾及的通道数量减少。因为内容分发故障而产生的潜在的收入损失是巨大的,因此广播机构需要更好地监控内容质量的解决方案。
Hyperion——自摄取到发射全流程的智能监控系统
为了克服广播机构面临的这一重要挑战,Snell & Wilcox公式开发出了Hyperion。它是一种全新的监视内容完整性的方式,在广播机构内容流动的全流程起作用。
Hyperion基于这样的认知开发,即基于主管评价的人类智能是一种较简单地监视视频信号的技术参数更加有效的内容质量检测方式。Hyperion提供了一组直观的过程处理,它们模仿人类的视觉和听觉。与所有以前的广播信号监视系统不同,Hyperion评估的是电视信号的内容,而不仅是只测量携载内容的信号的技术参数。
|
Hyperion通过一个运营工作流程GUI图形用户界面(部署于RollMap),实现远程监视内容的示例。 |
Hyperion是Snell & Wilcox公司产品线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该公司的产品覆盖广播工作流程中的各个不同的环节。因此,Hyperion可分布式地部署,使在自摄取至发射的整个广播流程中监视内容质量首次成为现实。通过利用整个广播设施来监视信号质量,Hyperion能确保内容故障永远不会发生在播出端。
通过突出在一系列技术检查点之外的监控条,Hyperion的目标是给出一个指导性的“观点”,即有关内容(视频、音频及元数据—),是否符合满足观众的质量标准的观点,以及内容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能够为运营商带来收入流的质量标准的观点。
Hyperion的核心包含了各种检测算法,它们用来根据每个广播设施的具体要求来对各类节目作出是否“正常”的评估。这些算法能判断被监视的内容是否缺乏价值,其手段是将被监视内容的实际参数与预先设定的期待参数相对比。
Hyperion是一种完全可编程的监控系统。它可根据各个广播机构的具体要求定制其“观点”。例如,各个类别中的监视参数可能包含视频信号的运动参数,色彩强度,或黑暗度等。与传统的监视系统不同,Hyperion的监测功能虽然也采取“静像”的方式,但却不是绝对的静止图像;虽然也采取“blackish”的方式,但却不是绝对的黑屏。Hyperion假定如果一幅图像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的话,那么它极可能不具备价值——且极可能不具备创造收入的能力。这些告警都具有可配置的触发条件,换言之,对内容的监控不会在不必要时发出告警。当然,Hyperion也包含对于检测信号完整性必要的技术和元数据监视功能。
|
使用Hyperion的“节点/通道”功能,实现对多通道的自动监视和QC检测。图中告警信号被显示在主监视屏中,即视频墙。 |
用低码率用低码率视频和元数据跟踪功能确保节目编排的正确性
Hyperion中还包含了一些可通过IP协议实现远程监视和自信号源至输出的内容识别的工具。这些工具与自动播出和节目编排系统共同工作,通过插入和重复SMPTE UMID码和节目ID身份码,实现信号跟踪和检测的自动化。元数据跟踪功能可确保播出的内容即是节目播出单中列出的该播出的节目。它支持系统报告出所播出的每段节目内容(可以是本地播出也可以是自远端如前端播出)的总帧数。作为一种额外的用于远程内容识别的视觉卫士,低码率视频发送功能不仅支持视频,也支持音频和元数据告警信息,从而提供了一个次级置信度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