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奥运会报道中,稿件需要手写并需要专门的人员录入后才可以发稿。有人认为,伦敦奥运会开始真正进入了数字时代,而在如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推进了媒体转型。新技术的投入带来的是多形态传播,大大提升了效率和内容的多样性,实现了内容的多样化融合。可以说,每届奥运会报道形式的变化都是媒体播报形式变化的一个注脚,见证了传媒的发展。也是一场新闻传播的新变革。
新媒体时代,如何让全球观众“身临其境”地欣赏到精彩的比赛呢?
在巴西里约奥运会赛场中出现了那些“黑马”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

黑马一:智能机器人
机器人写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本届奥运会报 道,机器人有了更出色的表现,除了写稿更智能, 还能使拍照视角更灵活,更能解说体育赛事。
今日头条的头条实验室研发的A I机器人 Xiaomingbot(张小明),可以做奥运会乒乓球、 网球、羽毛球和女足的比赛报道。据统计,奥运会 开赛6天以来共生成超200篇简讯和资讯。据悉, “张小明”通过两种文本生成技术产出新闻:一 是针对数据库中表格数据和知识库生成自然语言 的比赛结果报道,即简讯;二是利用体育比赛文 字直播精炼合成比赛过程的总结报道,即资讯。 Xiaomingbot对接奥组委的数据库信息,实时撰写 新闻稿件,能在2秒内生成并发布——跟电视直播 几乎同步。Xiaomingbot使用智能选图技术,实现 了给新闻配图。除了典型“新闻腔”,还有人格化 播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Heliograf则能报道柔道、跳水、自行车、射击、举重、橄榄球、马术、 赛艇、击剑等近10个赛事项目。他们注册了一个 Twitter账号Post Olympic用以传达机器人准备好的 的奥运赛场消息。目前这个账号的内容只是机器人 从运动数据公司stats.com获取数据,再编辑成短新 闻发布。可以看到,该账号推文内容十分简单,只 有对比赛结果的单一描述。
另外,本届奥运官方摄影合作伙伴、美国新闻 照片巨头GettyImages也在20个场馆中应用全新机器 人拍摄技术。这些智能机器摄像头能够为摄像师提 供更丰富的操作选项,既可以预设定摄像头的拍摄 角度、模式,也可以在比赛过程中远程控制摄像头 进行360度的转动。如安置移动摄像机来跟踪举重运 动员在场上的每个时刻,比如运动员手抖了一下, 眉头皱了一下……观众都一览无遗,观赛体验增加 了! 当运动员在场馆内不断移动、画面需要随时切 转时,摄像师可以通过平板设备上对应的软件,控 制这些智能摄像头来捕捉特定画面,从而更加灵活精彩地呈现各个比赛瞬间。
在8月7日凌晨的中国男篮和美国“梦之队”的 比赛中,百度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度秘”化身为赛 事解说员对中美首战进行了实况解说。“度秘”能 够准确描述比赛场面,会用感叹号的数量表达感情 强烈,添加精彩镜头的Gif动图,它甚至能做出预测 性的语句,“斗胆一猜吧,今天男篮的小伙子最多 输40分!打得非常棒!加油!”
可以看出,如今各大媒体已经开始意识到人 工智能对人工的替代作用,正在不断地探索新的尝 试。但就机器人编辑和主持来看,目前机器人程序 仍有短板。
黑马二:VR技术
VR已经成为各大企业争相争夺的战场,而对 于媒体而言,VR技术无疑也在改变着新闻的传播 方式。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献出自己的看家技术, 以里约奥运会的诸多大小热点为原料,煎炒烹炸出 一场场“VR新闻盛宴”。
本届奥运会主转播商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 (OBS)宣布全面采用VR虚拟现实技术,对开幕 式、闭幕式和每天一项关键赛事进行VR画面的转 播服务,用户既可以同步收看VR转播,又可以在 非比赛时间下载观看该公司提供的相关VR视频。这样的做法使得观众只需一款兼容的VR设备而不必 亲临现场,就可以切身感受到奥运会比赛的热烈气 氛和震撼感。

NBC(美国广播公司)购买了VR版权并和三 星进行了独家合作,针对里约奥运会推出85小时的 VR节目,包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男子篮球、 体操、田径比赛、沙滩排球、跳水、拳击和击剑等 项目的精彩片段。NBC奥运频道总裁加里·森科尔 认为,这次合作将让受众“以全新的角度观赏奥运 开幕式,或者是到科帕卡巴纳海滩以沉浸的方式享 受沙滩排球”。当然国外VR转播不止一家,加拿大 广播公司CBC已经与Visa和国际奥委会达成合作伙 伴关系,将对巴西奥运会进行360度视频直播和沉浸 式虚拟现实直播。

黑马三:360度全景视频直播
英国广播公司(B B C)全新视频应用B B C Sport向用户提供360度全景观赛视频,除了开闭幕 式,还直播体操、拳击、沙滩排球等多项体育赛 事,向观众提供与以往不同的观赛体验,四个不同 拍摄角度让观众可以自己选择观看自己喜欢的赛 事,并将整个赛场环境尽收眼底,而且会在奥运期 间制作出100小时左右的360度全景视频直播。

黑马四:8K极高清
被定义为“未来科技”的8K极高清(3300万超 高像素)电视技术也出现在本届奥运会。在日本, 转播方从7000小时的实况报道中选出130个比赛片 段,制作成8K极高清版本向观众输送。除开幕式和 闭幕式的现场直播,以及游泳、柔道、田径、篮球 和足球外,ENG摄制组还将捕获选择在其他场地运 动,包括重播之后的奥运精神和氛围。这项推出不 久的8K技术,是当下电视视频技术的最高水平,其 分辨率是4K电视的4倍。

尽管4K超高清作为普通家庭最先进电视屏幕 技术已经可以达到画面透彻,人物细微表情呈现清 楚,烟雾、尘土等具有透色效果的画面真实逼真的 效果,但8K电视技术可以帮助观众真正体验到“世 界触手可及”的身临其境之感,对体育赛事盛况转 播来说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目前由于 技术限制,8K技术的全球转播还未能实现,但可以 预见,未来观众在电子屏后观看体育赛事也会有更 为强烈的临场感。
黑马五:奥运报道3.0
一个广播记者靠一部录音采访机走天下已经成 为了历史。如果把北京奥运会算做最后一届用传统 方式报道的奥运会,那么到了伦敦奥运会,微博和 脸书的流行让奥运新闻报道升级为2.0版,而在里约 奥运会,“奥运新闻报道的3.0时代”来了。每个中 国的新闻媒体都有自己的微信工作联络群,微信公 众账号和微博报道几乎成为了第一时间发布新闻的 渠道,而“直播”则是更为超前的报道方式。
在奥运新闻报道疯狂升级的里约奥运会,中 国国际广播电台已经成为了追逐最先进报道方式的 弄潮儿。国际台广播节目在里约奥运会期间开通了 视频直播,在咪咕直播等多个直播平台上把两个主 持人原生态的做节目的状态直播给听众。广播节目 主持人是不是真的只有声音好听,颜值不行?国际 台通过“直播”来满足老听众对主持人工作状态的 好奇和对节目深度了解的渴望,让“听众”变成了 “观众”,同时在直播平台靠人气让更多的人知道 这档节目,扩大影响力,这就是“奥运新闻报道3.0 时代”的交互性传播。
听众不仅能听到广播节目,在手机上看到两个 不同的视频信号节目,还能在微博上留言,微信公 众账号的文章后评论,还会在虚拟直播间里送花, 这已经不是一档纯粹的广播节目,节目变得越来越 立体化。
黑马六:立体直播
奥运报道中央视也颇有新意,媒体融合让央视 这个传统机构焕发出新的活力,在央视融媒体矩阵下,里约奥运共派出400多人前方报道团队,央视 一套、五套、五+和二套四个电视频道,以及央视 网、央视新闻微信微博、五套客户端一起呈现全方 位、融媒体的奥运赛事报道。央视奥运APP不仅能 够多路直播奥运赛事,一线记者、评论员还可以通 过手机上的PGC软件实时发布最新消息。本届奥运 会还新增了一系列独特报道视角,如风景信号、电 视直播不能顾及到的新闻发布会信号,以及VR等 新媒体专属信号源,实现奥运立体直播。
黑马七:网红直播与大数据预测
面对中国现在网红的热闹格局,奥运自然不 会落单,很多视频网站都已经开启了网红直播奥运 之旅。按照某网站的介绍,作为互联网体育新生力 量,网红致力于营造“超越现场”的体验,结合网 红直播的方式,创造别致的视觉体验,各个都号称 “能说会道、颜值担当”。不过,最可能的网红依 然要靠运动员,就看谁红了?
各家互联网公司都在开展大数据预测奥运成 绩。比如,有资讯平台认为,的兴趣引擎通过用户 这些主动表达兴趣的行为和其他点击、评论及分享 等行为,可以精准反映出网友们对本届奥运金牌的 预测情况。通俗的讲,就是通过用户对某个项目或 运动员的关注热度、关注热度的增幅、相关评论内 容以及机器算法判断的用户对奥运赛事的了解程度 等综合指标,来预测出用户对运动员在该项目上是 否能够夺冠的信心。
当然,大数据还可以为体育产业广告主和品牌 提供数据支持。他们可以借助专题提供的数据,更 深、更直接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准确把握消费者的 需求,以便判断哪些是他们潜在的最有价值客户、 相应修改或重新制定产品推广策略,实现产品的精 准垂直推销和客户群体的细分,以期用最低的成本 获得最好的业绩回报。
编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可以使编 辑记者从繁琐低效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 机器背后还是需要人的参与。360度全景直播、VR 直播、移动直播、卫星直播……直播无疑给众多 视频平台、直播APP带来了新的生机。放眼未来, “VR+新闻”“VR+传媒”也将给新闻行业带来新 的想象空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工智能可以使编 辑记者从繁琐低效的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但是, 机器背后还是需要人的参与。360度全景直播、VR 直播、移动直播、卫星直播……直播无疑给众多 视频平台、直播APP带来了新的生机。放眼未来, “VR+新闻”“VR+传媒”也将给新闻行业带来新 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