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张海涛在ICTC2015的讲话全文

2015-10-28 依马狮广电网


张海涛在ICTC2015的讲话全文

图为: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会长张海涛

  张海涛: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参加第二十三届媒体融合技术研讨会,同大家一起探讨媒体融合的新变化新趋势,分享新思想、新技术。首先我代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对出席本届研讨会的各位来宾,同仁和各位来自海内外的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由衷的感谢。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媒行业正在 经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新媒体快速崛起,带来媒体格局深刻调整和重大变化,传统媒体面临支撑力影响力和舆论力弱化的严峻挑战,转型调整 和融合发展是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所做的重大部署,也是广大媒体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媒体融合需要技术创新的带动和引领,但媒体融合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观念和体制机制的问题,如果说广播影视数字化是广电的第二次创业,那么当前媒体融合是继广播影视数字化之后第三次创业。产业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借鉴。

  2003年全国开始推进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化,通过数字化扩大广播影视服务内容、服务领域,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是数亿电视机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的信息终端,为城市现代化、社会信息化做出积极的贡献,当时我们的目标到2015年基本实现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现在已经过去12年,有线电视数字化率已经超过80%,基本实现当年确定的目标。在广播数字化的进程中也出现许多成功的典型和经验,同时也经历一些困难,其中最核心最困难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也不是资金问题,而是观念和体制问题。

  昨天晚上到了杭州,晚上在一起聊天,说起时间过的很快,记得2002年12月20日, 在苏州开了一次全国的有线数字电视一次工作会,这一次应该说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带有里程碑一个会,这一次会第一次提出中国有线电视整个推动的方式和布局, 第一次提出四个平台的理念,当时的想法。就是、内容平台、传输平台、用户平台和监管平台。在之前中国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转化到底怎么转化,大家摸索很多, 走了很多弯路,一直找不到中国国情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

  2002年12月20日苏州会议应该说为探寻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真正起步于苏州,苏州会议在中国有线电视数字化当中非常重要的会议,我印象深刻,2002年12月20日 上午做了一上午的报告,讲中国有线电视模拟向数字的转化,谈思路、谈想法,为什么建四个平台,四个平台是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果上午讲完,下 午江苏省广电和我一起到基层去看广电的情况,那天下午是讨论,我没有参加,晚上从基层回来的时候,我们的杜总和王联走到我房间去,下午大家情绪非常激动, 对上午总局四个平台的想法应该说态度非常激烈,所谓态度激烈不是拥护你的激烈,是对总局四平台的想法反对持反对态度,第二天上午继续讨论,分组讨论,我就 改变做法,我说明天上午大会讨论,不分组了,谁有意见咱们充分听取各家的意见,在苏州2002年12月21日上午,这么一个会场,坐在上面谁发言谁上台,第一次感受到那种思想的碰撞、观念的碰撞,力的碰撞,我感受不到,文化大革命66年的我15岁,那时候并没有感受,那是第一次感受到那么一种感觉,一个领导干部坐在台下你的一些说法,得到大部分人的反对,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对,当时在2002年 四个平台出来之前,有线电视数字化一直是网络公司在做的事情,那时候网络公司叫唯一,是唯一一个承担的事情,上撑天,顶天立地,上面拉节目,下面抓用户, 但是当时的体制政府不允许的,广电做节目只有播出去后才有做节目的权利,所以网络公司做节目从政策上国家的大政策是不允许的,所以想法是现实的。第二个当时总局网络中心就是一个干将,没有一个用户,所有用户都在城市,都在华数,都在每一个城市,那个时候又想通过行政整合抓回来又做数字化,那个时候所有人都 是在各地整合网络全国2亿多用户谈何容易,总局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把整个链条分成四段第一段 节目内容平台,有媒体,有电视台来做,第二传输平台当时网络公司来做,第三个用户平台,接入平台,各个城市发展。再一个监管平台,在这个链条上做的怎么 样,由政府来监管,过去中间的传输平台过去是唯一,因为整个链条都是它,后来分成四个平台从唯一变成之一,模拟向数字转化是一个行业的技术转型,在转型过 程当中,遇到真正确实有技术难题,科技司都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从来没有因为技术阻碍这场变革,最大的困难是来自思想观念、利益、体制和机制,这13年我们走过来,各地发展不一样,当年都是一样大,都是一起离开家门,通过13年的历程不一样了,华数现在成了500亿 市值的上市公司,各地由于观念不同,认识不同,自觉的程度不同,因此最后的结果不同。模拟向数字整体转化是技术行业整体转型,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不仅仅是技术,模拟向数字转化是技术的转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是行业的转型。行业转型给我们带来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方面面带来的碰撞变化将是 巨大的。

  从2002年12月20日 在苏州会议那种碰撞后来到了青岛开全国第一次全国有线电视会议的时候,刘英山(音)在会上讲话,我们在会上部署了,那个时候多少人反对总局的方案,多少人 对思路提出质疑,包括华数当时老总就是曹强(音),最后调整好,最后想明白,总局整体转换这套模式是对的,所以及时做了调整,现在看华数已经和很多城市已 经拉开很大的距离。大家在模拟向数字转化过程中经历10几年,回过头媒体融合大家一定要有思想准备,首先转观念,转思想,在这方面不转,恐怕很多方面整个行业的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借这个机会说一说模拟向数字转化遇到这么大的 阻力。为什么对江南宁市陈梦娟(音)多次表扬,多少人提起数字化皱眉头,困难总比办法多,一说数字化头都大,就是陈梦娟(音)当时文化局局长来到广电,她对广电确实不熟悉,就是看了我这个讲话到北京直接到办公室,对这个事情想听听对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想法,我跟她讲了什么是数字化,什么叫整体转换,如何转换这个思路,想不到一个刚进这个门的人,用了100天的时间实现整个南京市78万户的模拟向数字转化。她不懂,她不是干广电,所以转换也好,融合也好,转型也好,问题不在于技术,不在于资金,在于思想和观念,在于责任。现在世界一体化,全球信息化,在这种大势情况下,广电在走这种专业化、封闭式的路子已经确实不行,大家应该有这种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应该有一种新的理念,新的观 念来面对这种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和时代同行和祖国同进和人民同在,否则我们这个行业就非常困难。

  在广电这个位置上整整工作15年,97年9月30日到2012年9月30日,现在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当会长,联合会本来叫广播电视协会,到了协会当会长之后,2013年1月7日,但是整个广电将近31家协会,所以感觉到广电本来行业是一个整体,结果社会组织一大堆,后来考虑到如何发挥系统的优势,整体的力量,把这些协会联合成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过去是一个行业组织,现在联合会就成立枢纽型的行业组织,一共现在所属的理事单位有249家,其中一级协会25家,二级协会55家,省级协会85家,协会学会,86年成立广播电视学会,2004年改成广播电视协会,去年5月29日 改成联合会,学会、协会、联合会经历三个转型,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学会是一个学术的研究机构,它是盘点总结梳理已经走过的历程,学术研究,协会是行业组 织,行业组织是行业,贴近行业服务行业,是和行业相生相伴相随,所以现在面临整个行业重大的转型,行业转型,社会组织也有这个责任和大家共同为行业的媒体 融合贡献我们的力量。和联合会应该急行业之所急,帮行业之所需,解决行业之所难,这一次ICTC的 会议本身是联合会下面技术委员会具体在浙江杭州组建,这一次做了大的调整,过去把作为有线电视传输这么一个平台扩充了一个媒体融合的平台,所以联合会要关 注行业的热点、焦点、难点、重点,同时要关注行业的冷点、盲点、空白点。现在广电两大重点:一个媒体融合,重点、热点、难点。第二个在关注2862个县,现在2862个县应该说在整个进程当中是最困难的,地面网络电视整合70%网络被整合,以盗版为生,郡县制天下安,从秦始皇时期中国就是郡县制。我1982年当广电县委书记,那一年对广电基础作用认识非常深刻,所以县级广播电视只能加强,如何度过难关联合会正在走这个路子,正在走2862个县,怎么样让它进,现在换个思路找出路的想法,用产业化解决贫困化。成立了节目教育中心正在做这个事情,今年有望解决500个县,每年解决1000个县。联合会重点、热点、难点,再一个冷点、盲点、空白点,2862个县是我们抓的另外一点。

  最后代表联合会再次感谢各位嘉宾的到来,感谢 业界的大力支持,感谢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浙江广电协会等单位的默默付出,希望个嘉宾各位专家畅所欲言,开放交流,为广播影视的繁荣发展媒体融合提供更好的 思路,既能让大家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又不断提高广播影视技术的水平,开发更多国情的新成果,引领中国广播影视行业的升级发展。

  广电人昨天和今天广电人创造的,有信心有能力迎接挑战,创造广播影视的新辉煌,祝广播影视明天更美好,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ICTC2015 张海涛 ICTC 媒体融合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联合会 行业转型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