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NAB展览会回来,对当前的行业热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是加深了对超高清的理解。会上,许多公司的展台展示了UHD的HFR(高帧率)、HDR(高动态范围)和沉浸式音频等。索尼专业系统集团副总裁大西俊彦先生在NAB 2015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今年NAB,是索尼连续第三年把主题定为“超越界限,定义未来”(Beyond Definition),两年前很多人认为Beyond Definition就是指更高的分辨率,但索尼并没有采用“Beyond 4K”的提法,原因就是如果采用“Beyond 4K”,仅仅是指4K更高分辨率,而“Beyond Definition”的含义更深更广,它实际上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内容、更高效率的工作流程创新等等。大西先生指出,4K不仅仅是一个数字,它还关乎更多的价值。它不仅是更高分辨率,还是更高帧率、更高动态范围,更广色域带来的高水平视觉体验。
NHK在NAB 2015上展示的的8K SuperHiVision也验证了大西先生的观点。
其次是IP。NAB 2015显露出来的最大技术发展趋势之一就是电视中心将从传统的专用架构逐渐过渡到IP化的通用架构。电视中心基础架构的IP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IP化的最终目的是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成本。它不仅解决视频基带信号的无损实时传输和分配,满足4K制作的要求,更重要的是IP化的目的是将工作流程环境从基于硬件转向基于软件,利用IP网络固有的可扩展性,这是显著提高运行灵活性,降低成本的关键。广播电视台必须考虑IP化的理由还包括IP使其能够直接面向观众。建立更灵活的IP分配链,电视台能够在直接面向观众的大小屏(从手机到4K电视机)分发节目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应对OTT等新兴媒体的竞争。
当前电视中心IP化存在的问题除了标准亟需改进完善、设备互操作性等技术方面外,还包括技术人员对IP技术和监测工具不熟悉等问题。电视中心IP化不仅改变工作流程,而且质量控制和监测也需要先进的新工具,如测试测量设备将从示波器转变为IP数据包分析器等。这些都要求电视台技术人员需要再学习、知识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