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勇往直前 追求极致-记奥维迅董事长兼总裁鲁跃

2003-01-08 木子 依马狮商务网


勇往直前 追求极致-记奥维迅董事长兼总裁鲁跃
2002 CCBN鲁跃和
广电总局的领导在一起
鲁跃看着儒雅文静,身躯里却裹着一部中国字幕机的发展史,在扎扎实实开发、销售数字化视频网络、虚拟演播室等设备的同时,他的脑海里也在运筹着如何搭上WTO的商机,把一个单一化的私营企业打造成世界之林中的强手。
作为中国民族视频企业中坚力量之一的深圳市奥维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鲁跃并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却有严谨的逻辑思维,我们看到的是勇往直前所刻下的明晰轨迹:BIRTV’97展出精典字幕,1998年成功开发非线性编辑系统,1999年推出精彩绘图箱系统,2000年推出基于MPEG-2 IBP帧编辑技术的网络解决方案,2001年虚拟演播室销售得红红火火,以及如今的A-DMT(奥维迅数字媒体技术架构)战略。
 
电子—心中一直没有放弃的追求
鲁跃幼时生活在浙江宁波,由经营租界银行的外祖父带大,加上宁波独特的传统人文和商业氛围的熏陶,鲁跃骨子里就带着宁波人的种种优秀特质和品格。
1966年上小学,十年寒窗正好赶上“文革”十年,由于出身成分问题,无法将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当中,鲁跃正好把聪明才智都用在学习知识上。他喜欢数理化,并且是各种乐器和无线电的发烧友,而他对无线电爱好的程度就像现在青少年追求歌星一样痴迷,亲手组装了各种元器件的无线电产品,从单管、三管到6管,几代收音机他都发烧过来。那时的梦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无线电工程师。
1977年恢复高考,鲁跃报的都是无线电,却莫名其妙地进了中国地质大学。但鲁跃还是抓住了机会,在地质大学打下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坚实基础,因为宏观的地质学研究方法与他习惯的数理化精确思维的融合,让他学会了如何在无限的宇宙空间、在45亿年的时间里去思考微观问题。这在今后的事业发展中让他获益匪浅。
1982年,鲁跃大学毕业,因学业突出留在了学校,从事电化教育技术工作。这份工作不仅使他的聪明才智有了用武之地,更重要的是让他熟悉了电视的整套工作流程,为他后来20年在视频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编程—不是专业却胜似专业
鲁跃能走上成功之路,是从不经意开始,但偶然之中有必然。1987年,学校电教室酝酿购买字幕机,而市场上Sony的SMG-70GP要价17万人民币,这在当时几乎是天价。1988年,北京通讯与计算机研究所(BCC)有位归国留学生基于Sony的游戏机视频芯片在苹果机上做了个视频编码器,产生中文字符,而鲁跃就用BASIC语言为这个系统编了套绘图软件,这差不多是我国最早字幕机的原形。此后,在销售BCC及其他公司的电脑和字幕机产品的同时,鲁跃成了电脑迷,天天玩电脑编软件,过春节都还在想着程序里的字符。刚开始是苹果Ⅱ,1990年才有了286PC机。当时Matrox推出 Illumninator-16卡给了他一个机遇,鲁跃花了两年时间,于1992年初完成了全部字幕机程序的设计,实现了更多的色彩表达和数字特技。辛勤耕耘结出硕果,他很有成就感,似乎在瞬间感到了人生的价值。
1992年春天,他来到了深圳,不自觉地响应了一回邓小平的号召,因为他老人家刚来过,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当时,深圳正掀起新一波的经济改革和建设高潮,深圳的快节奏高效率令他耳目一新,他萌生了到深圳创业的冲动。
鲁跃真得感谢Matrox,因为该公司又推出一种新的字幕机板卡Illumninator-Pro,能提供的视频指标率先达到了广播级,内部信号处理全部采用数字分量4:2:2格式及8比特量化,备有两个32比特帧存储器,并具有α键。这个α键所提供的半透明键效果,对于现在的工程师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而当时最先接触这个键的人却为之足足上了两年课。鲁跃还就此与广科院专家杜百川先生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讨论。他敏感地觉得,这款板卡对字幕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能把自己的事业推向更高层次的难得机遇。于是他废寝忘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在这块板卡上的新一代字幕机编程。1993年3月,深圳索贝公司成立,鲁跃成为创始人之一,为字幕机的推广和索贝的初创成功打了漂亮的一仗。
初下海的鲁跃精力主要集中在开发软件、继续完善字幕机功能上。在他的主持下,充满灵气的索贝-8000字幕机上市了,而且非常成功。在这款设备上,鲁跃大学时代领悟的思想方法显出了功底,让他在字幕机的理念上提出了很多首创的概念,如字的材质、光感、动画字幕,字模行编辑表以及字幕播出进程控制,令同行惊诧。甚至有人夸奖说,就是清华博士编程序也未必更加高明。
对自己的技术成就,鲁跃是这样看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能编出好程序,大概主要在于自己不是程序设计科班出身的,没有条条框框,设计好最终效果,就勇往直前地追求。他的字幕机版本开始有了新闻唱词、体育直播、卡拉OK、图文动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体系结构和交互方法均堪称当时字幕机之绝唱。创新的技术征服了众多广播电视用户,199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率先采用这种新型字幕机,更把字幕制作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专业水平。为了保证这台晚会的质量和效果,鲁跃亲赴北京,协助春节联欢晚会字幕的制作,大获好评。正是因为在这次春节晚会上的成功,字幕从此也登堂入室,成为自成体系的制作范畴,字幕创作人员在中国也开始堂而皇之地被冠上了字幕导演、字幕设计和字幕制作等头衔。
 
创业—标新立异 一炮打响
1997年,鲁跃独挑大梁,在深圳组建了奥维迅公司(All-Vision),矢志为电视界提供整体视频解决方案,正如公司英文所昭示的那样。百里之行,始于足下。鲁跃心中非常清楚,要让奥维迅站起来,凭着17条人马不可能全线铺开,还要从拿手的字幕机开始,但他又必须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机遇总是眷顾自强不息的人。就在这个时候,Martox的板卡DigiMix问世,它具有强大的DVE功能,为字幕机创新提供了硬件条件。鲁跃抓住时机,喊出了“让我们重新认识字幕机”的响亮口号,带领员工开发出了精典字幕,实现了若干质的突破。一是顺时遂势率先将字幕机搭建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平台上。再者,这款字幕机一改早期的单行字幕及随后的行编辑方式,实现了所见即所得的交互制作方式。此外,在字幕的边缘抗混叠技术和抗闪烁上也有本质的提高。BIRTV '97,年轻的奥维迅首次亮相,推出了精雕细琢、标新立异的精典字幕,马上获得包括广电总局李倜老师等老技术专家在内的高度赞赏,一炮打响,很快为用户采纳,活跃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众多电视台直播现场。而随着精典字幕的成功,奥维迅产品也迅速在广电业内站稳脚跟,奥维迅的名字也成为中国广电业的知名品牌。
精典字幕的成功,集中凸现了鲁跃追求完美的个性。要做,就锲而不舍,绝不放过一个细节,追求极致,追求完美。他对公司上下提出了一条要求:奥维迅每拿出一个新产品,不仅要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且都必须有新意、有高度,一定要打响奥维迅的品牌。鲁跃自己这样身体力行,而且也是这样来制定和实施奥维迅的产品和发展战略。
 
成长——精彩连篇,与时俱进
奥维迅作为中国民族视频行业的优秀一员是与中国广播电视行业一起成长的,她有着与其他成功企业同样的发展轨迹,但更重要的是奥维迅总有她的独特、精彩和亮点。
字幕机之后,鲁跃也跟业界一样把目光瞄上了非线性编辑系统。一般而言,在产品开发上,功能的多样化和先进性与产品的价位、稳定性和实用性一直是一对矛盾;鲁跃把重心放在了产品的稳定、实用和易用上,并参考国

奥维迅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