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80p(1,920×1,080像素)格式以全高清身份风靡之际,对更高一级分辨率显示的要求又被提上日程。相比2K(即1080p),4倍于全高清分辨率的4K格式增加了数百万个像素点,画面的细腻度和表现力都有了质的提升。各大显示厂商纷纷发力,抢占市场先机。
4K战场风起云涌
序曲可以从年初的CES 2012展会说起,索尼、松下、LG、夏普、东芝等显示巨头在该次展会均展示了旗下4K甚至8K高分辨率产品。
作为最早致力于4K发展的先行者之一,索尼拥有从拍摄、记录、存储到显示放映在内的全流程4K产品线,本次展会索尼除了展示其为业界称道的4K+3D投影机产品,同时还展示了一款46英寸的4K超高清分辨率电视;拥有从小尺寸到大尺寸4K面板的量产能力的松下,在展会上发布了全球最轻薄的4K×2K分辨率α-IPS广视角液晶面板;曾在2011的CES上宣布成功开发出4K画质电视的LG本次如约展示了一款84英寸3,840×2,160分辨率超高清电视;东芝展示了4K分辨率的55英寸裸眼3D液晶电视,2D显示模式下分辨率可以达到4K×2K,而早在上一年的CES展上,东芝展示的一台裸眼3D电视样机分辨率也达到4K;夏普展位展示了一款达到8K(7,680×4,320)超高分辨率的Super Hi-Vision液晶屏震慑全场,这款显示器的原型产品为2011年5月夏普与NHK合作推出;海信在该展会上也展出了自己的4K电视样品。
随后的2012年4月,东芝在全球率先推出了可量产4K清晰度电视,这一举动也被业内解读为“真正跨入4K超高清电视‘元年’”。紧接着在6月底,东芝将这款产品去掉裸眼3D功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在日本本土发售,配备将全高清图像插值处理提升为4k清晰度显示的功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没有4K信号源的尴尬。
同样在4月,夏普宣布量产IGZO TFT驱动液晶面板,并首次公开了32英寸的3,840×2,160像素产品;5月,松下与NHK开发出了超高清7,680×4,320像素145英寸PDP;5月10日,东芝发布配备3,840×2,160像素面板的液晶电视“REGZA 55XS5”,该款产品是东芝2011年12月上市的、支持裸眼3D和4K的液晶电视“REGZA 55X3”的后续机型,配备可将全高清影像升至4K分辨率的“4K×2K超解像技术”。
而早在2011年7月便已推出了70英寸4K×2K超高清3D电视原型机的三星,早前宣布将在CES 2013展会上推出85英寸的4K分辨率Ultra HD LED电视,并冠之以 “世界最大的商业化UHD LED电视”的称号。
国内的情况也同样如此。在众多的安防、数字标牌等展会上,国际国内知名显示厂商纷纷展示旗下的超高清显示产品。其中,8月17日的广州数字标牌展上,LG 84英寸4K×2K电视亮相。与之相邻的TCL展位,展示了2012年2月份研发成功的全球最大的110英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国产品牌的4K角逐毫不逊色,作为我国显示产业的领军企业,康佳、京东方、创维等展位均展示了各自不同尺寸的超高清分辨率电视。京东方全球首款110英寸ADSDS超高清显示屏以及中国大陆首款65英寸超高清氧化物TFT显示屏均为高交会首发,其110英寸ADSDS超高清显示屏采用京东方独有的ADSDS宽视角技术,拥有3,840×2,160的分辨率,而65英寸超高清氧化物TFT显示屏分辨率同样达到4K×2K级别,京东方展位同时还展示了一款55英寸UHD超高清显示屏;康佳展示了84英寸4K×2K“视网膜级”超高清电视X9600系列,可以多屏幕播放超高清内容,据透露,其首批量产的4K×2K超高清产品X9600系列包括84英寸、65英寸、58英寸和50英寸等不同款型,实现了大尺寸屏幕的系列化和全覆盖;创维展了一款其84英寸超高清电视84E99UD,为2013年8月8日正式推出的最新机型,其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
4K普及任重道远
可以说,分辨率向4K进化的方向已经十分明朗。随着BBC和NHK在2012伦敦奥运会转播中引入UHD超高清技术,对应的产品2016年的市场份额被预测将增长至现有的1,300多倍。这进一步夯实了各大厂商发展4K的信心。而国际电信联盟(ITU)2012年拟定的关于超高清电视(UHDTV)规格的推荐草案,其中就包括对4K和8K显示的定义。超高清电视技术标准目前已在ITU专项工作组内获得通过,规格先行,让生产厂商有规可循,对于超高清技术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周边配套的硬件条件也正在成熟, HDMI已经将规范升级到了1.4版本,只要一条HDMI连接线就可以播放4K节目。而在没有此标准前,4K分辨率需要通过四条HDMI线、同时连接四个全高清图像输出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