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使用松下高清摄像机拍摄十六大献礼片-《王忠诚》之体会

2003-01-02 高向明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 依马狮网


    首次接触松下AJ-HDC27F高清摄像机并对其产生兴趣,是在2002年6月松下公司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一次技术交流会上。与以往不同的是,会上这款摄像机的主讲人,不是松下公司的营销人员和技术人员,而是一位资深的日本电影摄影师。只见他一边详细地介绍这款摄像机与电影胶片性能相适应的各项技术特点,一边演示他自己用此款高清摄像机新近拍摄的影片《冲入浅间山庄》的精彩段落。看了这位摄影师拍摄的演示片,特别是在大屏幕上展示的、经过磁转胶后放映的画面,大家立刻对这款摄像机与电影胶片感光特性相适应的性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连著名摄影师赵非和侯咏看了演示片之后都认为:大屏幕放映下,磁转胶后画面效果与胶片拍摄的影像效果还真是挺接近的。
   

使用松下高清摄像机拍摄十六大献礼片-《王忠诚》之体会
王忠诚教授(右三)亲自担纲
画面中间为本文作者高向明
AJ-HDC27F与其它摄像机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为适应磁转胶而设计的电影伽玛曲线。这条曲线能使AJ-HDC27F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在宽容度上更接近电影胶片。仅仅是这一点,就会对那些从事影视剧创作的导演和摄影师们产生巨大的诱惑力。由于以往的电视摄像机动态范围狭窄,使得电视画面对被摄景物的亮度范围的包容力不足,造成所摄画面在影像层次上远远不及电影胶片的表现力丰富。这不仅让许多影视导演和摄影师感到无奈,也影响了拥有最大量观众的电视节目的画面质量。当这次拍摄电视电影《王忠诚》时,我们就是看中了电影伽玛曲线的功能,才非常倾向于使用松下公司的这款AJ-HDC27F摄像机。 
    2002年9月,摄制组在接受电视电影《王忠诚》的拍摄任务时,电影局和电影频道的领导交待了一项额外的任务,就是通过拍摄这部电视电影,全面检测一下AJ-HDC27F摄像机的各项主要的技术性能,看看用它所拍摄的画面,是否既能适应电视播出,又能磁转胶后满足电影胶片发行的影像质量要求,为今后政府采购提供经过实际拍摄验证的技术参考。为了充分了解这款摄像机的技术性能,在拍摄之前我们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测试和相应的影像效果实验。经过检测我觉得AJ-HDC27F摄像机对于实际拍摄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接近电影胶片的影像宽容度
    由于电视电影《王忠诚》中剧作内容对片中气氛效果的要求,我们首先对AJ-HDC27F摄像机中电影曲线的宽容度进行了测试,具体的方法如下:
    (1)准备好一块基谱板(内含一块反光率从3%~90%、每级相差一挡光孔的6级消色板)和一块反光率为18%的灰板;
    (2)接下来采用SEKONIC L-508电子测光表按18%的灰板测光,确定该摄像机的灵敏度相当于640°电影胶片的感光度,(根据松下公司提供的技术参数,AJ-HDC27F摄像机的灵敏度是F12 2000lx,90%反射率);
    (3)然后利用测光表,按照18%灰板测定光孔后,依据AJ-HDC27F内部的点测光功能,测得基谱板中六级消色板各自的视频信号的电平值分别是:19%(黑)、34%、52%、70%、84%、95%(白);
    (4)从AJ-HDC27F摄像机自身所具有的点测光性能所测得的数据来看,采用这种方法所测得的六级消色板的视频信号的电平值,均在曲线的有效范围之内。
    但是这个结果还并不能使大家放心,导演要求一定要在开拍之前,看到用这条曲线拍摄的画面效果。随后我们进一步做了光线效果的实际测定,当我按人脸亮部定光,把人脸的光比控制在1:16时(即4挡光孔),这时被摄人物脸上的暗部细节层次依然能够表现出来,在开拍的前一天下午,当我们急匆匆地赶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松下公司的展台前,用标准监视器来验证这条实验的画面时,许多围观的人都感觉到,眼前所看到效果与电影胶片拍摄的画面极为接近。
    根据对标准监视器画面效果的主观判断,我认为:曲线视频信号亮部的最大值为:   107%(亮部无层次);曲线视频信号亮部的最大有效值为:98%(亮部有层次);曲线视频信号暗部的最大值为:0(暗部无层次);曲线视频信号暗部的最大有效值为: 5%(有暗部层次)。
    这样我们对这条曲线的宽容度(即动态范围)心里就非常有底了。在实际拍摄时,对影片《王忠诚》中许多有特殊气氛要求的场面,我们将画面最亮部控制到98%,而对最暗部,则只控制到8%,即使这样,这条电影曲线的宽容度也达到了6.5~7级光孔。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电影曲线拍摄的镜头,画面的视频信号值在电平幅度上是被双向压缩的。根据松下公司提供的图资料显示,这种被压缩的视频信号在经过磁转胶的技术处理后,能够最大限度地与电影胶片的感光特性曲线重合(而不是交叉),从而获得与原始电视影像效果更为接近的银幕影像。但是这种被压缩的视频号是不能直接用于电视播放的,从视频监视器上反映出来的画面,发闷发暗,如果要在电视节目上播放,还需要经过彩色校正器对画面的视频信号进行展宽的技术处理。这项操作在高清的非编上即可完成,这样虽然多了一道程序,但是这道程序却与电影创作中胶片后期配光的作用一样,为摄影师提供了再一次对画面效果进行调整和细化的机会。这对于最终确定画面效果和提高影像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一部优秀的影片,都曾充分地利用后期手段,在影像效果上进行过反复调整。因此AJ-HDC27F摄像机中的电影曲线,不仅适合于拍摄用于磁转胶的影片,而且更适合于拍摄电视播放的影视节目。

有效的量光手段
   

使用松下高清摄像机拍摄十六大献礼片-《王忠诚》之体会
导演孙成与演员交流
日本摄影师在介绍AJ-HDC27F 摄像机时曾说到:采用电影伽玛曲线拍摄,摄影师对画面效果的控制完全可以和拍摄电影时一样,即利用所熟悉的曝光表,对所拍摄的影像进行量化的控制,而不再是仅仅通过电视监视器对影像进行大致的判断。大家都知道,由于受观看条件的影响,在一场戏中,如果单凭监视器的主观判断,摄影师是无法准确地把握每个镜头的画面效果的,弄不好还会出现技术控制的失误。(历史上就曾有不少的电视剧,因为通不过电视台的技术检查而不能及时播出。)
    面对AJ-HDC27F摄像机,我认为在对画面进行精确的量化控制方面,更应该充分利用其中内置的点测光功能。上面我们所提到的摄像机内的点测光功能与普通的测光表是不同的。测光表是利用光感原理进行测光,而AJ-HDC27F内置的点测光功能则是相当于给摄像机配备了一个随机的电子测光表,它不仅能够对画面中的任何一点影像的视频信号值给出明确的数值标定,而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这相当于为摄影师提供了一块最为精确的电子测光表。这样一来,不仅未改变电影摄影师所熟悉的工作方式,同时也解决了所有摄影师在拍摄电视剧或电视专题片时,长期以来无法对画面影像进行精确控制的实际问题。此功能也是我以前使用摄像机时所没有的。
    这次拍摄电视电影《王忠诚》,我开始时对AJ-HDC27F摄像机内置的点测光功能还不太放心,不时还要拿出测光表来验证一下。但是几天过后,我就觉得测光表是多余的了,因为摄像机内置的点测光功能,让我们在拍摄时,对片中气氛效果的控制真正做到了既精准又方便快捷。

独立色彩的调整
    以前对摄像机色彩的调整,一般是通过调整白平衡,调整摄像机菜单中彩色矩阵来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我们拍摄的《非常警务》,由于一个演员的服装出现问题,造成许多场戏中,这个演员的镜头必须补拍。如何使两次拍摄的画面在色调上统一起来,彩色矩阵的调整功能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这些调整的效果,都是从画面整体上来控制色调的,如果要想对局部的某一种色彩进行调整就做不到了。而AJ-HDC27F中所具有的12轴独立色彩校正功能,则能够使摄影师对画面中不同的色彩单元分别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

Panasonic 松下 AJ-HDC27F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