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最大障碍不在别人而在自身

2004-11-05 三言 依马狮网


    有线电视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我国诞生以来,在坎坷中成长,在风雨中磨练,从默默无闻的“无名小卒”成长为无线电视台的强力竞争对手,从自发投资改善收视质量到自觉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服务,有线电视创造过辉煌,老百姓只要花十几元钱便可以饱览四五十套电视节目,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是中国特色。当前,我国有线电视又遇到了数字化这一大坎,越过这道坎,前途一片光明;越不过这道坎,则将难以挽留住用户,前景堪忧。目前,许多地方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已由观望等待进入了实践操作阶段。应当说,政府主管部门为各地推动有线电视数字化尽了最大的努力,争取到了难得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就像当年争取有线电视初装费和建设维护费一样,为有线数字电视争取到了增加服务、增加收费的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为什么仍无动于衷呢?看来需要从自身找原因。
    一是“小富即安”的思想和畏难情绪在作祟。当下我国有线电视有收视维护费作为基本收入保障,况且有线电视比电台、电视台的历史短,职工数量较少,日子过得不错。一些地方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公司)领导没有认识到数字化是有线电视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就不可能“富而思进”。他们对数字化整体平移存在畏难情绪,没有按照产业的规律来运作,认为数字化投入太大,单靠自己的力量难以完成整体平移,于是仍在观望等待。
    二是天然的地域垄断缓释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压力。有线电视具有天然的地域垄断优势,在我国这种地域垄断优势还有政策保护。有线电视没有直播卫星电视的竞争,没有电信业者准入有线电视的政策,更没有地面数字电视的挑战,有线电视仍是我国多套节目进入千家万户的唯一通道。从国外的发展态势看,直播卫星电视将是有线电视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IP电视使电话线能够传送电视,这将打破有线电视的地域垄断。所以,我国政府主管部门一旦变换政策,引入竞争机制,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压力将大增,留给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时间越来越短。
    三是粗放式的管理延缓了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步伐。在我国有线电视业内有一股不好的风气,那就是瞒报用户数量。各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公司)向中央电视台瞒报CCTV-3、5、6、8的用户,少交收视费。同样,在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公司)内部,各有线电视站向总部瞒报用户,将截流的用户收视费私分,形成体外循环,在公司内部上上下下形成利益共同体。这种粗放式的管理已越来越不适应有线电视自身的发展,数字化将改变这种管理方式,使用户管理变得透明,这遭到了某些既得利益集团的暗中抵制。在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城市数字化步伐比中西部一些城市数字化步伐慢,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四是节目量大质同降低了有线数字电视的吸引力。我国广播电视是按照社会公益事业运作的,由于国家财政拨款不足,电台、电视台的生存发展都依靠广告创收。为了争取更多的广告收入,各电视台不断增加节目频道,中央电视台有15套、各省级电视台有5~10套、各地市电视台1~5套,还有各省的卫视节目,都想挤入有线电视网,由于对公共服务和市场服务没有分类,有线模拟电视向用户提供的节目套数达50套左右,多数老百姓认为5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已经足够,对新增节目套数没有兴趣,因此,有线数字电视要打增加节目套数的牌已不足以吸引观众了,需要另辟蹊径,在增加节目套数的基础上,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和对象化,同时要跳出电视领域,打出海量信息服务的牌,找到老百姓的认可点,满足老百姓对公共信息的需求。
    数字化是有线电视发展的难得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同时,数字化又是有线电视新一轮的艰苦创业,没有经历创业的风雨,不可能见到数字化的彩虹,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去开创有线电视的美好未来!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