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张海涛同志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2004-07-27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网


    2004年7月20日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总局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徐部长非常重视,明确要求通过佛山现场会继续全面推广青岛和佛山的经验,加快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这次会议时间虽然很短,但我感到收获很大,大家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振奋了精神。会议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今天上午听了佛山、南海的介绍,到用户家中看了实际效果,我感受很深。在这里我再强调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青岛模式和佛山经验是推动我国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关键
   

张海涛同志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年3月25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青岛召开了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会议,刘云山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学习青岛经验,推广青岛经验,加快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青岛会议之后,各地学习青岛经验,结合本地情况推动本地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全国总的形势是好的。但还有一些同志对青岛模式的认识不一致,存在一定的偏颇。
    青岛模式到底是什么呢?青岛模式的实质是整体转换,通过增加服务、增加收费、免费安装机顶盒,实现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整体转换,其核心是形成了一个政府支持、群众接受、市场运作、加快广电发展的整体转换方案和模式,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有线电视数字化发展之路。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的目的就是要把电视机这个最普及的信息工具、最便捷的信息载体变成一个家庭多媒体信息终端,不仅能够看电视、听广播,而且还能满足国家信息化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信息的需求。青岛模式和佛山经验表明,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必须走整体转换的路子。要实现整体转换,就必须免费安装数字机顶盒。要免费安装机顶盒,就必须找出一个免费安装机顶盒的模式。对用户来说是免费的,但对我们广电来说是要很大投入的。资金来源怎么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找出一个免费安装机顶盒的模式。青岛模式就是找到了一个在国家要求和群众需求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国家要求信息化走入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和信息化需求日益迫切,把国家的要求和人民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用信息化推动数字化,用数字化促进信息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资讯、电子政务、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商务等多种服务,使有线数字电视成为进入千家万户的多媒体信息平台。这就是青岛模式的基本描述。
    佛山经验进一步证明了青岛模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佛山是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青岛最初是到佛山来学习有线数字电视技术的。可以说,佛山是青岛的师傅,青岛学习了佛山的技术,又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模式。佛山虽然很早就建立了有线数字电视技术体系,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模式。今年三月,佛山市领导到总局沟通,我们介绍了青岛模式。佛山市领导触动很大,认为青岛的情况与佛山的实际相同,决定学习借鉴青岛模式,推动佛山的整体转换。实际上去年春天我来过佛山,当时提出广东应当率先进入数字化,走整体转换的路子,佛山、南海应当起示范作用。因为,佛山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示范城市。江泽民同志、朱镕基同志等都曾来南海视察信息化,对南海信息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但当时佛山的同志没有在意,直到今年三月份我们与佛山市领导交换意见后,他们感到豁然开朗。从那时起到今天整整一百天,短短一百天,我感到佛山有线电视数字化实现了四个转变:一是由卖机顶盒转变为整体转换;二是由境外节目来推动数字化发展转变为以合法的节目内容和信息化服务来推动数字化发展。三是佛山信息化的终端由过去依靠计算机转变为依靠电视机。佛山市将近110万户家庭,互联网用户60多万户,电视机的入户率达160%,电视机的入户率是计算机入户率的2倍以上。另外,计算机入了户,但并不是人人会用,而电视机入户率很高,而且人人会用。四是由过去事业发展的模式和思路转变为市场运作、产业运作。从佛山的经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推广新技术和新业务,确定模式是关键。如果没有新的模式,新技术、新业务的推广是不可能实现的。数字化给我们广电带来的不是延长线上的变化,而是方式的改变,发展模式、服务方式、盈利方式都将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模式、传统的方式来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应当建立新方式、新模式来发展新业务。我们有的地方虽然搭起了数字平台,建起了数字技术体系,但是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模式,仅通过卖机顶盒,很难推广数字化,实践证明,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关键要找到切合实际的模式。
    怎样理解整体转换就是切实可行的模式呢?要实现整体转换,就必须免费安装机顶盒。如果卖机顶盒,在佛山这么富裕的地区都卖不出去,内地欠发达的地区就更不可能了,因此,必须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广电数字化发展之路。这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广电网与电信网的技术机理不同。电信的模拟网和数字网是两个不同的网络。比如,移动通信的模拟网和数字网是两个可以并行的网,在数字网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关闭模拟网。但有线电视分配网是一个网络,一根电缆到用户,如果不实行整体转换,这一根电缆中就必须并行模拟和数字信号。并行的结果是最好的频段被模拟信号占去了,数字信号被挤在高端,数字化的优势发挥不出来。
    第二、中国和国外的情况不一样。首先,国外广播电视是商业运作,可以高收费。比如英国天空电视台从1998年开始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投资9亿英镑,免费安装机顶盒,去年已经全部完成,通过用户交纳的收视费已经实现盈利。我国广播电视是社会公益事业,有线电视收费不可能很高,去年全国有线电视收视费每户每年平均大约70元,这种收费标准不可能免费向用户安装机顶盒。其次,国外节目的限制较少,包括境外节目、成人节目等都可以提供。我国广播电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不可能将境外节目、成人节目作为卖点,这一点大家必须十分清楚,不能借口数字化搞违规节目。再者,国外已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化娱乐消费市场,用户对广播电视的消费观念已经形成。而我国听广播、看电视不交钱已经成为习惯,对广播电视消费观念的形成还需要一个过程。还有中国电视机的普及率大大高于计算机的普及率。有关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电视用户,中国占了3.2亿;全球有14亿台电视机,中国占了4亿台电视机,我国电视机普及率远远高于计算机普及率。如果把电视机这个最普及的信息工具和最便捷的信息载体,通过数字化转变多媒体信息终端,不仅可以看电视、听广播,还可以获取信息服务,就等于家庭实现数字化,家庭数字化是城市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标志。正如财政部领导视察青岛有线数字电视时指出的那样,青岛模式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用较短时间、较低成本跨越数字鸿沟的最有效的途径。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只有与国家同进,与社会同步,与人民同行,才能找到切入点,才能找到发展的途径和发展的模式。离开了国家、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民,封闭地搞发展,不可能实现大的发展,也不可能找到广电数字化发展的路子。
    关于数字化投资风险问题。有人说青岛模式的成功在政府推动,靠政府推动而不靠市场推动,这个路子是行不通的。我想这是对青岛模式理解不够深刻。有线电视数字化涉及到千家万户,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能完成的,这不仅在中国,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政府的支持主要是制定有利的政策。当年我国有线电视的发展就得益于政府给予的收取初装费和建设维护费的政策,现在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更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实际上,政府制定的政策已经化解了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风险,并且实行整体转换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用户规模,带来市场效益,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广电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青岛市政府对这个项目没有资金投入,但制定了增加服务、增加收费的有利政策。为了让广大群众接受和支持这个政策,青岛市广电部门做了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不仅增加了节目内容,还提供大海量的信息服务,同时还做好向居民的宣传推介和解释说服工作,使这个政策顺利通过听证会。还有人说我们学不了青岛模式,因为青岛有海信、海尔等大企业。实际上,青岛海信、海尔在有线电视网络上没有任何投资,与青岛有线电视完全是买卖关系,按照要求生产机顶盒和出售机顶盒。对于整体转换,我们有些同志还是按照事业发展的模式来考虑,想立竿见影,今天投入明天就收回投资,没有按照产业发展来考虑。实际上,有线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产业就有投入有产出,是一个长期的回报过程,只要投入产出是良性循环的,就应当积极发展。开发银行搞了几个月的调研和市场分析,找我们谈,想拿出几十亿元贷款支持整体转换,并且是10年以上的长期贷款。为什么银行感到有投资价值、愿意贷款,而我们满眼都是风险呢?关键在于我们长期以来是计划经济的体制,对投入产出没有认识,对产业发展还不适应。从整体上看,整体转换的收益远比风险大。佛山的整体转换,投资商、银行都争着合作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
   

张海涛同志在全国有线数字电视试点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有线电视数字化。有线电视数字化被列入了国务院2004年工作要点加以推动。国家“十五”计划中明确提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