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建设原则
有线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综合平台是一个集节目管理、节目播出和传输、节目接收和交互为一体的、基于DVB标准的、用于实现和管理各类增值业务的综合性平台。该平台将在实现DVB广播的基础上解决现有DVB平台广泛存在的节目无管理或管理混乱、自主剪辑编辑和组合节目、自动导入和播出节目等一系列问题,真正实现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的持续、健康的发展。
二 内容组合
电视剧1:台内资源,台内首播剧,每日三集无广告;电视剧2:台内资源,二轮剧,每日四集无广告;电影1 经典回放:台内资源与外部资源;电影2国际剧场:台内资源与外部资源;电影3新片快递:自制,新电影剪辑;专题1:科技;专题2:娱乐;专题儿童教育(动画,课间教育);欢乐时刻:收录小品,相声等曲艺节目,自制;新闻1新华社新闻:新华社提供;新闻2省内新闻:自制一部分,由各加盟地市提供当地新闻;精美广告:自制;极限运动;精彩赛事;互动游戏1,2,3;电视网页:自制。
三 技术方案
(一)系统设计原则
1.标准性。系统的各项技术和设备遵循已有的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遵循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在国家标准颁布后,系统能方便、快捷地实现升级。
2.先进性。在系统中使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宽带视频服务器,具有超强的处理能力、I/O能力,能够满足大容量并发码流的需求。系统采用先进的SAN存储网络技术、RAID技术、SDH传输技术、CA技术等,完全符合目前国际流行的DVB标准。
3.可靠性。关键设备在系统中具备冗余配置。系统还具备故障自动检测、自动恢复能力,在发生故障时可以迅速定位故障,恢复方便快捷。在程序异常时,具备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营。系统具有安全性很好的CA系统,具有多级操作权限设置功能,可抵御外来攻击。
4.开放性。系统遵循开放性原则。所有技术和设备遵循现有国家标准,国家标准尚未制定的则遵循相关国际标准。对国际、国家标准都未制定的暂时采取相应行业标准,待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后可很方便地升级。系统中始终把互操作性好作为设备选型原则。前端和用户设备接口完全符合DVB-C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可以和符合相关标准的不同厂家设备互联。这样可以通过竞争机制来降低成本,扩大设备选取面。
5.扩展性。系统中充分考虑了可移植性和可升级性。系统硬件、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所有软件开发采用开放性通用平台,可移植性强。将来随着业务种类的增长,接入种类的丰富,平滑升级性好。当我国国家标准出台之后,只涉及软件升级,而且对机顶盒软件升级只需通过平台在线进行,不需要回收机顶盒。
6.可维护性。系统软硬件具有良好的可维护性,具有先进完善的系统管理和监控,对主要设备提供性能检测、记录、告警,并可以自动诊断和恢复,在主用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以无缝隙地切换到备用设备,不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
(二)系统整体框架
有线电视增值业务综合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四大部分。
1.内容整合及管理平台:融合多种先进技术实现各种类型节目的上载、下载和交换,节目的数字化编辑和剪辑,节目的数字化存储和管理,节目的数字化审核、排片及播出导入。
2.节目传输平台:严格按照DVB标准和广电总局相关标准,实现节目的自动播控、节目的复用和加扰、节目的传输、节目的有条件接收、用户回传接入和控制处理。
3.业务管理平台: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数字电视节目的计划编排、节目的采购和制作、节目的编审和播出等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规范业务流程,实现节目的有效安全管理和可靠的播出。
4.网络平台:应用先进的局域网技术和存储网络技术,建设各种业务平台赖以实现的宽带局域网平台和海量节目赖以存在的存储网络平台。
(三)内容整合及管理平台
1.节目交换平台
如图1。节目交换平台是为了能够与各种记录方式相兼容,并与传统电视台的素材加工体系相接而设置的一个系统。它能够提供素材、节目成品与现行电视台进行交易的路径,还能提供与数字电视台的节目交流和宽带网上交换的路径。依附于局域网,存储于海量存储系统中的节目和有价值帧都可供台内的任何部门进行共享,共享的权限是受控制的;通过INTERNET的方式,可以使各家电视台的节目进行互通有无,从而使电视台的节目资产能够真正的给电视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
上下载系统是海量节目存储库和外界进行数据交流的通道,也是在整个系统中唯一可能出现对节目质量产生损失的部分。
上载系统的节目源可以有各种形式,大致分三类。(1)卫星接收、DVD或购买第三方存储在硬盘中的PS/TS流,及可通过MXF媒体交换的任何其它厂商的码流文件,这些节目源都可直接输入或通过格式转换的方式进行无损输入,节目的质量完全依赖于输入的数据源。输入的节目源的码流有可能出现不相同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使用专业的转码器转换为统一的压缩码率,统一的压缩码率更便于存储管理和节目的播出控制。(2)采用MPEG-2摄录设备摄制的节目源,可直接输入到节目管理系统中,而且上载时节目质量无任何损失。(3)原有的以模拟方式存储的节目源,包括BETCAM带、VCD等,这种节目源只能采用编码压缩的方式,在采集编码的过程中会对原有的节目质量产生劣化。
节目库中节目的具体存储格式需要考虑与电视台原有的节目和设备的兼容性、非线设备的编辑能力、播出前端的播出格式等问题。我们建议所有进入到节目库中的节目资源都要转换为MPEG-2的TS流文件格式存储。这上因为对节目的更多非线编辑和特技的处理工作是在节目上载之前已经完成,而在这里更多的是节目的一些剪辑工作,这样的话,就需要把节目的播出和传输方便作为主要的因素来考虑,固定码率的MPEG-2 TS流文件是最适合用于播出前端播出和传输的文件格式。由于复用器不支持预压缩好节目的统计复用,因此建议在播放和存储时不要采用不同压缩码率的TS文件。
节目资料的获取首先要通过功能强大的检索平台进行多种方式的检索,存储管理系统会根据检索结果自动完成数据的迁移。下载系统的输出节目格式可以多形式的,根据不同的应用环境选择不同的输出形式,通常使用的形式有三种:(1)输出为录像带,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此种输出的节目质量完全依赖与节目库中存储的节目的原有压缩速率,一般情况下这种输出的录像带只适合用在模拟前端直接播出使用,不适合作为素材进行再编辑使用。(2)输出为TS流,此种输出对节目质量基本上没有损失。这种输出方式适合于数字前端的播出使用,它的输出介质一般为硬盘,或者是可以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包。(3)输出的是不同质量的可变速率的节目流。在MPEG码流互相转换的时候,可以支持各种压缩方式和不同压缩比的码流之间的直接转换。同时还支持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应用,通过开放的交换接口,实现与非线编系统和硬盘播出系统的集成,可以使各种MPEG视音频和控制数据在宽带网络上进行传输。
2.节目剪接及编辑平台
各种格式的视频源通过上载服务器上载到节目库中之后,需要进行一些后期的节目制作工作,所有的这些工作全部是在剪接和编辑平台上完成。
节目剪辑及编辑平台全面支持MPEG-2的多种视频存储格式,而且平台中使用了严格的身份认证体系,任何人员只能够根据事先规划好的人员职责及权限分配计划来使用本平台,每个人不能越权操作,保证了素材的使用安全、有序。
(1)制作和编辑系统
MPEG-2系列摄录一体机一般采用的是帧内压缩、4:2:2 P@ML高码率的压缩方式,所有的制作和编辑工作都是在硬盘录像机内完成。制作和编辑系统除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