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智能化广播电台数字主(总)播控系统建设(下)

2010-11-18 樊尚忠 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依马狮广电网



(接上期)

  二. 智能化监听、监测及控制系统

  智能化监听、监测及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整个系统的音频信号的实时监测和报警、对各个音频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对各个机房的工作环境、电源等进行实时监测,对故障进行智能分析等。同时根据预先设置的预案,在出现故障情况下,做出故障应急手段提示,或者自动控制,实现故障的自动应急处理。保证播出的安全。系统应该包括以下部分:

  ·信号采集单元,包括音频信号监测终端和环境信号采集器;
  ·数据分析和显示单元,除可以显示整个音频系统的详细连线情况,包括逻辑图、连线图等,方便维护和检修,还可以通过大屏幕显示各种报警信息、通知信息等;
  ·故障分析和报警单元;
  ·故障自动应急处理单元。

  此外,还包括,音频信号的智能化监听系统,以及内部通讯系统,实现各机房之间的对讲、通知和提示。对所有关键音频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在线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音频信号以及设备状态等采集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可视化显示,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监测、故障报警和应急自动控制,主要功能如下:

  ·能够对所有监测点的输入输出音频信号提供直观的彩条监视界面;
  ·彩条检测可选择多组多屏或单组单屏等多种模式。同时要求音频电平彩条的检测和视频监控的图像能够组合显示并实现联动;
  ·能够方便地选择监听任意一路的音频输入信号。监听具有多种模式,包括选择监听、自动循环监听、定时监听、事件触发监听等;
  ·能够通过设置,自动循环监听各个频率的输出音频信号,各信号之间的监听间隔时间可自定义;
  ·能对所有音频信号的劣播情况,包括相位、过载、停播等状态自动告警。所有报警日志可自动保存,并且提供打印功能;
  ·可以对各种故障应急手段进行预设,当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显示故障状态,并显示最佳应急措施。在值班人员不能处理的情况下,自动控制相关设备,进行自动应急处理;
  ·在自动应急播出情况下,系统能够根据具体故障情况,以及当前的节目内容和节目性质,选择合适的应急音源,最大限度地保证节目播出内容的一致性,并提示值班人员进行应急切换操作;
  ·对主要音频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监测和显示,如:调音台的工作状况、调音台主要推子状态、延时器状态、矩阵工作状况、音分设备状况等;
  ·对直播间、总控机房、设备机柜等的环境温度、工作温度、电源等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报警;
  ·出现故障时,通过语音、短消息、大屏显示等及时报警,并自动分析出故障原因和故障点。同时能够查询故障设备的相关资料,包括维护记录和备品备件情况;
  ·根据各个广播频率的信号传输流程,以图形化的方式在大屏幕上显示各点的音频信号以及音频设备的状况;
  ·能够在大屏幕上显示各个机房以及机架设备的各种信息等。

  三. 网络智能化主(总)播控系统设计及实现    

  所谓智能化主(总)播控系统,是以专业的数字化调音台、音频矩阵、网络化路由器及接口等设备为核心,配合专业音频周边设备,组成冗余的播出信号传输通道,通过矩阵和网络,实现机房和机房之间的播出信号、各种转播信号、节目输出信号灵活自如地调入、调出和交换分配。系统同时具有网络化监听、监视和监测功能,能够通过以太网络对所有的音频信号进行监测、监听,并具有故障告警和智能化的自动应急播出以及故障分析功能,还可跟踪、监测、记录主要设备的工作状态。同时还包括环境(视频探头、温度等)监测和大屏幕系统显示等。

  建设一套全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广播电台主(总)播控系统,是广播台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设计以国家广电总局关于省(市)级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白皮书为指导意见并遵循有关广播制作、播出、传输系统的相关技术标准。

  系统设计要统筹规划,科学合理,以保证最优的性价比。系统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在对系统监视监测的同时,还能够作为网络化信号传输交换系统,并能和数字矩阵互为备份,自动切换,以保证信号传输的绝对安全。

  系统的建设在满足当今应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今后广播台网建设和发展的技术、业务需求,如开展数字音频广播、数据广播、网络广播(含视频)、视频播出等新媒体业务的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系统兼容数字/模拟音频信号,模块化安装,具备扩展和升级性能。

  系统的正常运行应具有极高的安全可靠性,主要音频通路要做到双路由并行互备,此外,关键部位要采用冗余设计或互备手段如双电源、双网口、双控制器等,并应充分考虑极端状况下的应急方案,系统能不间断运行,可实现全天24小时多套节目的高质量播出和在线维护。

智能化广播电台数字主(总)播控系统建设(下)

  1.网络化播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网络化播控系统在最近一些年异军突起,成为现在建设电台主(总)控系统的先进的主流技术。

  网络化主控方案有着很多传统的音频矩阵方案所不可能有的技术优势,不仅大大降低了传统音频布线的复杂程度,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与灵活性,很多传统音频矩阵系统难以实现的信号备份、报警、监测等功能都可以在网络化主控系统中较容易地实现,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网络化也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很多传统方案中大量使用的模拟或数字音分和A/D、D/A在网络化方案中数量可以大大减少,节约了系统投资,系统的扩展也非常容易。

  这里提出一种网络化的播出主(总)控系统的架构理念和解决方案,即核心路由切换同时采用电路切换技术的传统音频矩阵和以太网音频CobraNet技术的网络音频矩阵,互为备份,传送实时音频,通过IP音频实现整个播控系统的监听、监测和监视。

  硬件实现:传统音频矩阵采用具有“双星结构”的世界最先进的数字音频矩阵—德国著名音频厂商LAWO的产品Nova73(包括其网络化数字调音台),网络矩阵采用英夫美迪自主研发出的具有“CobraNet+IP”的独具特色的EtherAudio音频终端+以太网路由器、同时辅助采用基于“Audio Over IP”技术的音分和智能四选一等产品。”

  2.系统实现的关键点

  ·首先,同时采用核心音频矩阵和网络化音频(CobraNet)矩阵,实现系统核心的异构冗余;
  ·其次,通过网络,实现节目交换调度、监测、报警、应急切换、视频监控等功能,即实现整个主控监测的网络化和设备可视化管理; [Page]
  ·第三,整个冗余的播控传输链路上的所有设备的无忧性(关键链路断电直通);
  ·第四,选择具有智能监控接口的周边设备,使整个音频信号链路,不因为监测而增加额外设备。对于必须要增加的额外信号,可以采用无源模拟或数字音分一分二进行信号的采集;
  ·第五,整个主控系统的所有设备的音频管理、调度、监测等具有统一的“一体化”人机交互监控平台,对不同的的子系统和设备链路冗余,具有多功能监测、切换、报警、代播等功能。

  3.一体化监控软件平台

  “一体化监控平台”给我们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它使用户在一台电脑前就可以实现整个电台节目播控传输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机房电源温度的控制和监测,这在主控工作强度大、精神高度紧张的环境下,它可以极大程度上解除人员的高劳动强度。

  英夫美迪“ControlMaster总控专家”是一套完整的系统控制软件平台,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的控制切换、音频信号的路由,同时提供强大的智能监测。该平台具有先进的体系结构,能和多种不同的音频设备协同工作,使一个大系统可由多厂家的不同音频硬件组成。

智能化广播电台数字主(总)播控系统建设(下)

  ControlMaster系统还突破了传统的总控系统的界限,更加广泛地和主控机房、直播间、传输系统互动和集成,采用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控制、监测和故障处理。同时,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与现有的设备进行集成,还可以对包括卫星接收机等各种新设备和软件开发和开放接口,支持各种方式和媒体的信息发布。

  完整实现整个统一的节目控制、交换、监测平台,是广播电台主控系统建设的重要方面,只要将音频、视频、控制及环境等多种信号转化成IP数据,就可以根据需求,充分应用最新的IT技术实现网络化智能监控。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作赘述了。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网络平台是基于SOA架构的,以浏览器方式操作为主,采用ESB(企业服务总线),以便系统升级扩充和功能修改。B&P
(全文完)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