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圆梦奥运——内蒙古电视台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公共信号制作心得

2009-03-17 包力泰 孙剑峰 张振达 内蒙古电视台制作部


    【摘  要】 本文围绕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公共信号的制作,详细介绍了直播总体技术方案与实现,以及在户外直播的体会。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作为制作奥运会广播电视公共信号,为各个持权转播商提供服务,就成为电视人热切期盼和恪尽职守的事业。内蒙古电视台早在2007年就与BOB(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接触,通过BOB严格选拔标准,签订合同,加入到奥运会转播信号制作的电视队伍,承担公路自行车项目的转播任务。作为技术团队成员,我们三个人荣幸地参与了直播的全过程,转播的制作水准符合了BOB转播标准,得到了BOB业内人士的好评,实现了内蒙古电视转播制作队伍进入国际化体育转播的零的突破。

圆梦奥运——内蒙古电视台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公共信号制作心得

内蒙古电视台制作部张振达(左)、包力泰(中)、孙剑峰(右)


合作团队
    此次BOB为自行车公路赛转播启用了3辆高清转播车,永定门起点是一辆法国SFP的CR740高清转播车;八达岭折返点是内蒙古电视台的16讯道高清转播车;居庸关终点是法国SFP的CR727高清转播车。我们技术团队和制作团队实质性的工作接触是在奥运赛事前八达岭COMPOUND进行的。在与来自法国为环法自行车转播的SFP团队,比利时为欧洲足球锦标赛直播的VRT团队以及欧洲汤姆逊集团职业户外技术团队TOC的合作中,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对手”的情况,绝大部分来自电视公共信号制作占主导地位的欧洲,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团队熟知“游戏规则”,尤其是“标准化”,在短时间形成很强的战斗力。我们在充分理解电视公共信号制作标准的前提下,发挥自我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型号、特性和功能以及高清车灵活多变的系统定义,为此次奥运直播定制了一套符合欧洲制作团队习惯和BOB制作标准的系统。

转播特点
    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是北京奥运会中最能展示北京城市风貌的大平台。公路比赛路线横跨8个区县,时间长达6个多小时,5架直升机进行直播与航拍、100多辆色彩斑斓的随赛保障汽车,构成了一条富有生气的、飘动的彩带。2008年8月3日,内蒙古电视台高清晰转播车亮相在八达岭长城脚下,营造出一道科技与自然、历史与现代和谐交融的风景。
    公路自行车项目分为公路赛和计时赛两部分,经过几天的实地演练,在8月9日和10日转播了公路赛的比赛,13日转播了计时赛的比赛。公路自行车赛与场地自行车相比,路长、山高、坡陡、弯多,不同之处有几点:距离长,运动员骑行距离全程245.5km(男子)、126.4km(女子);弯道多,大约有上百个弯道;在居庸关到八达岭环路之间,男子需要骑7圈,女子需要骑2圈。

技术方案
    这次内蒙台高清转播车在设立了4个机位,一个是摇臂摄像机(3号摄像机)、一个索道摄像机(4号摄像机)、两个60倍头摄像机(1、2号摄像机)。钢索摄像机架设在56米的高空,两头由吊车牵引,跨度100米长。也许你会问不是有直升飞机吗?BOB规定直升机的飞行高度不能低于800米,一些细节的赛程直升机不能很清楚的拍摄。还有一点,直升机噪音太大,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机位架设在类似S型的路段上,当比赛队伍快接近八达岭路段时候,等在S型路段的第一号机位的摄像机就开始接拍,然后第二号机位的摄像机跟拍,紧接着钢索摄像机接拍,在第二个门洞时,第3号机位摇臂摄像机开始跟拍,而在4号索道摄像机范围内的画面,切换导演根据适时的给予切出。每一个COMPOUND都有一个TOC(专门搭建的技术运行中心),转播车信号传给TOC,最后都将信号汇总到居庸关终点处的TOC,再通过双环光缆主备传送至奥林匹克公园内的IBC技术区。
 

圆梦奥运——内蒙古电视台北京奥运会公路自行车赛公共信号制作心得

    内蒙台高清车的技术团队负责摄像机光圈、亮度、色彩等参数调整,导演和4个机位摄像师的通话系统,切换台参数设置,以及其他一些导演的要求。在这次转播中应用了HDC-1580高清摄像机、MVS-8000ASF高清切换台、IXS-6700多格式矩阵等Sony设备,运行稳定可靠,保证了整个直播的顺利完成。还应用了箱式镜头、重型气压三脚架、揺臂、索道摄像机等设备,以及OTD设备的安装调试,不仅顺利完成了整个转播任务,还展示了内蒙古电视台在转播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BOB和中外电视同行的认可。

环绕声制作
    本届奥运会采用5.1环绕声制作、传输公共信号,按照BOB对此段赛程声音的要求,只需要在摄像机的随机话筒拾取立体声即可,由于此段赛程是观众较多,有很强的现场气氛,经过和制作团队的沟通,特意向BOB申请了4只铁三角AT4050话筒,作为环绕声的拾取。我们在COMPOUND的外围架设了2只AT4050,来拾取现场的环境音,另两个AT4050摆放在两个城楼之间,现场观众的加油声,盘旋在长城上空的直升飞机的轰鸣声以及北京郊区知了的鸣叫声,让观众真正体验了奥运转播环绕声的震撼效果。我们在不同机位拾音采取渐弱、渐起的切换方式,对各路音频进行分配和处理,按照合理的比例进行混合,在操作上,集中精力控制好各路信号之间的平衡关系。合理的调节均衡器,确保声音的清晰度,又尽量弥补声场的缺陷,并对压缩限幅器参数进行了适当的调节,保证在遇到突发的大峰值信号时不会造成过载和失真,确保在整个直播过程中,声音平滑、圆润,自然,通透。
  

几点体会
    1.高清技术和5.1环绕声是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里最大的创新,实际上这个机会可能是世界电视技术的一个转折点。高清电视特别是其在体育转播中的信号质量和它给人的冲击力是很强烈的。另外奥运公共信号制作的突出特点是制作的标准化。在组织,技术设施和方案的标准化,让技术人员和制作人员一目了然,方便了的理解和沟通。
    2.因为是第一次参与奥运转播报道,以前认为讯道增多转播难度才会增大,其实不然,尽管我们这次只用到4个讯道,但难度之大、信号之多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比如说车与TOC之间的信号相互传输问题,我们要为TOC提供各种信号,TOC同时也要为我们提供测试信号,而且做到主备两路。
    3.这次自行车公路赛,碰巧遇到下大雨,这给运动员、转播团队都带来麻烦,我们采用的防雨措施不同于常规防雨罩,因为要给摇臂防雨,摇臂有十米长,每个信号连接处都要防止雨淋,还有机头、控制器供电部分等等,最后我们想出一个不错的办法,用超市里买的保鲜膜,将关键点用保鲜膜紧紧缠住,有效地防止了大雨给设备带来的麻烦。
    4.我们认为团队的合作很重要,因为公路自行车公共信号制作是一个多国部队,有来自比利时、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同行,因而沟通特别重要。举个例子,导播以前主要是用欧洲的转播车设备,而我们的车几乎是日本的设备,他已经熟悉了原来的转播模式,对日产设备比较陌生,希望我们按他的要求调整设备。这个时候,很需要双方的理解和沟通,我们尽可能按照他的熟悉的操作方式设置,有意思的是,尽管BOB为我们配备了翻译,但由于翻译对专业不熟悉,翻译专业词汇有一定的难度,最后逼着我们开口直接用英文和导播沟通,最终,不仅导演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达到了他的要求,保证了转播的顺利,我们对自身的信心也大增。
    第29届奥运会过去了,奥运会改变了中国。此次参加奥运直播也改变着我们电视制作的理念,我们也尽享了这场难得的技术盛宴。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