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演播室电视节目音频制作综述

2009-02-26 房 蕾 中央电视台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演播室通常是属于电视台节目制作的直接场所,一般包含演播室和控制室两个部分,规模稍大或条件稍好的演播室的控制室又将视频和音频控制室分开,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空间。节目的表演通常在演播室进行,而节目的录制则在控制室完成。
    演播室的录制系统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系统都是已经搭建好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不同的节目需要作相应的调整,但基本的设备是不变的,对于音频系统来说,控制室的调音台、监听音箱、音源设备、演播室的返送、扩音音箱等大型设备都是基本固定的,因此,只要对这些设备的型号、特性加以了解,就能在设备的使用上积累一定的经验,提高录制水准。

前期准备
——与导演沟通,了解你所要录制的节目

    这是作为录音师是否能将节目录制成功的前提。不同的节目形态有不同的录制方法,因此在录音计划制订之前,要对什么样的节目进行录音,这是录音师要首先搞清楚的。什么主题的节目?什么样的规模?是简单的访谈类节目,还是相对复杂的综艺节目?是否有现场观众?现场观众有多少人?主持人有几个?嘉宾又有几个?他们会在那些舞台区域?他们将表演什么样的节目?是否有现场乐队演奏以及演奏形式?歌唱演员是否现场演唱?是歌舞类的节目还是语言类的节目?如果是语言类的节目,那么最多有多少个人来同时表演?他们的表演习惯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特殊要求?有没有与声音有关的特殊设备与特殊节目内容,如多媒体播放设备、现场电话连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要求录音师在接到录制任务的第一时间与该节目的导演取得联系,并且问清楚的。另外,有的时候导演可能会对声音制作处理有一些想法和要求,那么通过前期与他们的沟通,也能做到相互协调,在令他们满意的同时,也使节目在艺术上达到完美境界。
——设计制订方案
    了解了你所要录制的节目,第二步,就是制订一个详细的录音方案。有了这个方案,整个录音工作就有了依据。节目的形式、需要用到的设备、工作日程的安排、以及人员的分配等等这些重要内容都要在这个方案中有所体现。即使时间紧迫,来不及作完整的方案,也至少应该将需要用到的设备清单逐一列出,而其他则做到心中有数,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例如一台综艺节目,有两名主持人,两名嘉宾,现场录制带观众,节目形式包括歌舞、相声、小品,并且有现场播放大屏幕录像,那么在录音方案中一定要有话筒的型号及数量的详细安排,使用无线话筒,是胸麦还是手持,或者是两者都有,这都要通过与主持人的沟通并参考他们的需求来决定。

实战阶段
——系统的搭建

    根据前文所述演播室节目制作方式的特点,演播室中的系统和主要设备总是相对固定的,包括控制室中的核心设备—调音台、监听音箱、音源周边设备、录音设备等;演播室中的舞台监听音箱、扩声音箱、功放器、均衡器、部分话筒等(例如观众席效果话筒);连接控制室与演播室的系统线缆;以及连接音频控制室与视频录像室的系统线缆等。因此这里讨论的系统搭建,实际上是指依据节目形式,将需要增加的音频设备搭建到演播室现有的系统中。一般情况是话筒的数量需要增加,如果是有线话筒,需要增加线缆,将信号送入控制室调音台,如果是集中接收式无线话筒,则需要将整套接收设备输出信号送入控制室调音台。目前比较流行的访谈类节目,现场除了主持人、被采访嘉宾以及观众以外,多数还有乐队或者键盘乐器现场演奏,以配合谈话主题,并烘托气氛。如果是单一的键盘乐器,则直接将其输出信号接至缆盒,送到控制室调音台,为避免交流声或其他杂音,在信号线接至缆盒之前,一般都需要使用一个DI转换小盒,经过DI小盒的信号就会比较干净了。如果是现场电声乐队演奏,则需要增加的话筒及通路更多一些,如果超出了控制室调音台的通路范围,则需要给乐队单独增加一个小型调音台,在混好乐队比例后将输出的两路信号再送入控制室。需要注意的是只要现场增加了这样的演奏,都需要增加给乐手的监听设备,无论是舞台监听音箱,还是使用耳机返送,都不能忽略。
——人员的岗位分工
    通常情况下,演播室节目音频制作是由以主录音师为核心的工作团队来共同完成。其中包括:主录音师、助理录音师、系统工程师、还音员、话筒员等。在一些相对复杂的大型综艺节目中,还需要专门的现场扩声录音师,以及专门负责通话联络的人员。人员的数量依据节目的形式以及复杂程度有所不同,有时可能会需要两名还音员,以及数量众多的话筒员。
主录音师是整个音频制作的核心,也是由他来设计制订的录制方案,他应对整体节目的音频制作负责,是节目的技术和艺术质量的总体把握者;
    助理录音师是主录音师的助理,协助他来完成工作;
    系统工程师则擅长系统的搭建以及解决所有技术上的问题,对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非常有经验;
    现场扩声录音师负责演播室扩声的调音,他们的职责和主录音师一样,只是他们工作的空间是在演播室现场,而不是播出控制室;
    还音员的工作空间是在控制室,负责所有前期录制音乐的播放,通常他们需要事先和音乐编辑沟通,了解整体节目的音乐设计,并检查所用音乐的技术质量是否合格,是否达到播出标准,然后将所有的音乐转录在硬盘播放机中,在录制节目的时候实时地将音乐播放出去;
话筒员这个工作最平凡却责任重大,在系统搭建时,由他们负责对所有的话筒进行试音,配合主录音师和现场扩声录音师的系统调试,在节目录制前协同主录音师一起将所有的无线话筒统筹安排,特别是在表演人数众多的语言类节目中,这项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无线话筒的合理安排使用决定的不仅是某个节目的录制质量,更影响着整体节目的衔接是否顺畅,在节目录制进行中,他们需要按照事前编排的话筒序号为演员发放佩戴话筒,或是将话筒摆到位,还要监控所有话筒的状态,并且在节目结束时将话筒收回;
    通话联络员在大型的综艺节目录制中,在录音控制室专门负责收听无线对讲机,包括录音控制室与演播室现场的通话联络、话筒员及扩声录音师与主录音师的联络、以及节目导演、导播与主录音师的联络等。
    以上所有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形成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音频制作任务。[Page]
——现场扩声
    在现场观众较少的中小型节目中,现场扩声可由主录音师负责完成,现场扩声的信号,通常由控制室调音台的编组输出送到扩声音箱,主录音师应在保证播出质量的同时兼顾演播室现场的扩声质量;在大型综艺节目的现场录制中,观众数量则比较多,这时候现场扩声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必须让现场每一个角落的观众都能清晰地听到节目声音,他们的表现才会专注而热烈,被强烈吸引并深深参与到节目中,而他们的反应恰恰是节目的一部分,有了这种互动,节目气氛才显得生动、真实;如果现场扩声不好,听不清楚,会直接影响到现场观众的情绪,他们就会显得无精打采,或是没有兴趣,进而会影响舞台上演员的表演情绪,使整台节目录制失败。因此有经验的导演都会对现场扩声有很高的要求,这直接影响着他们节目的成败。
    那么,在这样大型的综艺节目中,仅仅依靠主录音师来完成现场扩声,显然不尽如人意,因此通常会在演播室现场增设现场扩声调音台,由专门的扩声录音师来负责完成这部分的工作。这样做的好处有二:一是在系统中将所有话筒信号一分为二,现场扩声和控制室播出互不干扰,却能互为备份;二是由于扩声录音师在演播室现场工作,可以更加了解演播室现场的情况,便于直接监听扩声信号的平衡和质量。
——返送与舞台监听,舞台监听与节目质量的关系
    返送信号由调音台辅助输出送出,舞台监听音箱应摆放在表演区域,平衡分布使声音信号覆盖整个舞台。如果主持人台在单独的区域,还应该增加专门的监听音箱给主持人;如果有现场乐队,则另增加专门的监听音箱给乐手。目前,舞台监听音箱正逐步被无线耳返所取代,使得整个舞台更加干净利落,电视画面也减少了穿帮镜头,灵活小巧的无线耳返不受距离和声音阻挡的限制,受到越来越多录音师的喜爱。但无论舞台监听的形式怎样,其意义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监听的质量与比例平衡直接影响着演员的表演。
    例如歌唱演员的现场演唱,那么对舞台监听的要求则非常高,演员必须能够清晰地听到伴奏的音乐和自己的演唱,才能够正常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同时还要在返送信号中增加混响效果,否则声音很干,演员会感觉演唱很吃力;如果是还音对口型(即所谓的“假唱”),则要求给演员的监听必须足够清晰,否则会在画面中出现口型与声音不同步的问题,致使节目录制失败。
    有现场乐队的情况更是复杂,笔者建议的原则是,在调试乐队以后,各个乐器之间的比例平衡在得到乐手认可后就不再改变是比较明智的,乐手会根据他们的听觉来把握音乐的平衡,而录音师则应该尊重他们对音乐的艺术创作,因此这个听觉标准一旦确定,就不宜再改变,否则录音师和乐手都在改变音乐的平衡,会造成混乱。
——控制室播出
    控制室播出信号是完全由主录音师来把握的。主录音师负责调音台的操作控制,基本的要求就是反应敏锐,准确无误地将声音推出,避免节目声音以外的任何杂音,控制好录音电平,避免电平过低或过高,控制好整体的录音动态范围,并确保输出信号送到了录像控制室。除了应该具备技术上的这些基本知识技能以外,主录音师对节目声音的理解和艺术创作也应该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大型的综艺节目,如何使节目的声音完美与画面浑然一体,其实在艺术上有着无限的创作空间。语言、人声音色的处理、动态的把握、音乐的比例平衡、音乐与人声的比例平衡、现场观众的掌声效果与节目声音的融合、节目之间的声音衔接与过渡、音乐的起伏、立体声节目声像的定位等等,这些都是建立在基本技术操作之上更高层次的要求,也是一名优秀的录音师和普通录音师的差异所在。
——现场扩声与电视播出信号的关系
    前文所述中,现场扩声和播出信号互不干扰且互为备份,但现场扩声的大小却直接影响控制室播出信号的质量。现场扩声音量太小,影响现场观众的欣赏和节目录制;现场扩声的音量太大,现场扩声的声音就会通过观众席话筒进入到播出信号中来,使控制室播出的声音变空,失去应有的清晰度和可懂度。毕竟电视节目还是要播出的,应照顾到多数电视观众的收视效果而不是少数在演播室现场的观众。如何协调现场扩声与电视播出的关系,就成了摆在主录音师、现场扩声录音师和电视导演之间的重要问题。有经验的录音师会凭借自己的判断为这个关系找到一个比例平衡,在三方协调磨合的过程中找到兼顾二者的关系。
——话筒员的职责
    一名优秀的话筒员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统筹安排能力、敏捷的应变能力以及很强的责任心以外,还应该对拾音技术有深入的研究,因为要想得到优秀的录音,拾音技术才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前期话筒摆放不到位,再好的录音师也无力回天。演播室节目音频制作不同于录音棚里的录音,可以由录音师亲自去摆放每一只话筒,在演播室节目音频制作中,录音师唯一能做的就是事先要求话筒员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摆放话筒,而在节目录制进行中,则完全依靠话筒员的工作了。因此话筒员一定要保证准确无误地送出每一只话筒,同时还要仔细研究话筒究竟应该怎样佩戴、摆放,以求达到最佳拾音效果。例如简单的访谈类节目,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主持人还是嘉宾,都愿意佩戴无线胸麦,那么究竟怎样佩戴、戴在衣服的什么位置、左边还是右边,细心的话筒员就会研究,根据他们的座位情况找到恰当的佩戴位置。话筒的位置恰当了,才能够拾到均衡、饱满的声音。
——还音的要求
    音乐的还音也是演播室节目音频制作中重要的环节。综艺节目中音乐编辑的工作,将全部依靠还音员的工作才能得以实现。前文中描述了还音员的岗位职责,但对于还音员最为基本的要求,就是准确无误,无论是在演播室录像还是在现场直播中,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这个问题责任重大,不管你的音乐起点再好,艺术感觉再佳,现场将音乐放错也是不可原谅的。有了准确率100%作为前提,再来谈一谈艺术处理,还音员可以通过对硬盘录音机的熟练使用,完成一些简单的剪辑工作,另外还有一些转录技巧,包括通过设置门限阈值,使转录进来的音乐开头尽可能干净,在还音过程中做到“一触即发”。对于语言类节目特别是小品,音乐的入点非常重要,还音员要按照剧本的详细要求来播放音乐,并根据演员的表演节奏找到合适的“气口儿”进入音乐,是淡入还是强起,音乐要放多长时间,在哪句台词的时候淡出,都要事先与导演或音乐编辑沟通,并且通过走台的磨合来确定。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与播出主录音师的配合,一般情况下还音员只负责音乐的播放,还音通路的推子是由录音师来控制的,也就是音乐与人声的比例。[Page]
——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被忽略,可能很多人认为,作为录音师,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为什么还要考虑这个问题?其实不然,因为电视节目的制作是依靠很多部门很多环节共同完成的,是凝聚了团队创作智慧的结晶。与录音相关的部门有很多,最直接的如编播部门、导演、导播、现场导演、视频播放导演;技术部门如视频技术、录像机房技术人员、灯光设计师、舞美设计师、制景技术人员、装置技术人员,如果是现场直播,还要与主控技术人员进行协调。如果出现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则应该充分和其他部门的负责人沟通,尊重他们的工作并取得他们的配合。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