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如何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2008-11-21 编辑部 INFOAV CHINAINFOAV CHINA


    北京直真视通科技有限公司 视讯事业部总经理 李拥军
    一、概述
    随着互联网接入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开始以互联网为平台,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就是其中一项需求非常大的应用,通过互联网实现总部与分支机构的音视频互通,节省了昂贵的专线租用费,使视频会议的建设成本大大降低。但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二、存在的问题
    这里提到的问题,是相对于专网的视频会议系统而言,主要是指网络的带宽问题,网络上的流量问题,固定IP地址问题,互联网上对流量的限制和会议的管理问题。
    1.带宽问题
    带宽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户接入互联网运营商的带宽,二是会场之间骨干网络的带宽。
    目前,互联网骨干运营商有电信、网通、联通、铁通、移动、教育网、经贸网,科技网等,还有一些较小一点运营商,他们之间的网络带宽分布如右图:
    由图可见,电信、网通与各大运营商之间都有连接线路,而较小的运营商之间只能通过其他运营商的线路连接。因此如果以互联网做为传输平台,为了能得到相对较好的视频会议效果,总部最好通过网通或电信接入互联网。由于互联网骨干带宽较大,在考虑带宽时只需考虑用户接入互联网的带宽。
    做为主会场的的总部,为了能够同时与多个分会场进行通讯,要求的带宽为:

如何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系统
    总带宽=n×W(1+20%) Kbps
n-分会场数量    W-会议带宽

    基于互联网的视频会议,由于网络流量无法控制,高带宽的会议有时反而不如低带宽会议的效果好,根据实际经验,通常采用384Kbps带宽的会议即可满足要求。
    2.网络流量
    随着视频和其他Web内容的爆炸式增长,用户对于互联网带宽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中国用户的增长速度可谓惊人,截至到2007年12月,中国的上网用户已增至2.1亿人。位居世界第二位。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前七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按高低排序依次是: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影视>网络新闻>搜索引擎>网络游戏>电子邮件。体现互联网娱乐作用的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游戏等排名靠前,中国互联网市场娱乐功能占主体地位;即时通信高居第二位,体现了中国互联网鲜明的本土特色;网络新闻的排名依旧很高,更新博客/个人空间比例迅速提高,互联网新媒体的地位更加突出。
    网络音乐、网络影视、网络游戏对网络带宽的占用较多,对骨干网的影响也比较大。另外,用户一般采用价格便宜的ADSL,小区宽带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由于技术的原因,这几种接入方式通常是几百个512K的用户共享100M带宽,因此如果利用互联网组建视频会议系统,分会场如果采用这两种接入方式召开视频会议,必然会受到P2P,BT下载等网络流量的影响,造成视频会议的效果不是太理想。
    一般而言,采用互联网做为视频会议的承载网,对视频会议效果影响最严重的有两个方面:
    A.由不同的互联网运营商提供接入,而他们之间的带宽可能较小。
    B.是分会场的接入方式。通常是几百个用户共享100M的带宽,所以分会场的接入方式对视频会议的效果影响最大。
    3.公网IP地址与NAT地址转换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户快速增加,公网IP地址日渐明显的匮乏,大部分用户只能使用动态的公网IP地址接入互联网。为了解决更多的用户能够使用互联网上的资源,NAT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RFC1621) 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协议, 在目前IPV4地址不足的情况下广泛使用, 除了解决地址不足外, 也可以用来解决保护地址隐私的问题
目前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都是采用H.323协议,但由于H.323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实际网络中会部署很多的NAT, 使得基于H.323的通信遇到了很多障碍, 严重阻碍了IP语音与视频通信的普及。为了能够通过互联网实施视频会议,必须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案。

[Page]
    4.流量的限制问题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用户的合法权益,互联网运营商不对网络流量做任何限制。由于近年来,基于IP应用的VOIP迅猛发展,出现了所谓的虚拟运营商,利用互联网资源,大力发展VOIP业务,直指中国的传统电信行业,企图占领中国的电信市场,中国的基础电信营运商奋起还击是在情<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