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2008-06-11 依马狮广电网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也许你一直充满着对世界艺术殿堂—巴黎卢浮宫的向往,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希腊胜利女神的英姿、米罗的维纳斯……。这些堪称世界瑰宝的艺术品早就令你心驰神往,并想一睹为快。那么,我们高兴的告诉你,30集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即将让你梦想成真。
    特别引人关注的是,《卢浮宫》的拍摄,是Sony CineAlta数字电影摄像机F23在国内的首次应用,《卢浮宫》创作班底成为国内第一位使用F23拍摄高清纪录片的团队。
    《卢浮宫》制作团队刚刚从法国巴黎凯旋归来。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有幸与《卢浮宫》导演周傧和摄像师马志伟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听他们讲述创作《卢浮宫》的故事,以及首次使用F23拍摄的体会。

    导演周傧: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特别节目部主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东方良友数字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曾导演《故宫》、《梅兰芳》、《敦煌》、《卢浮宫》等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创作灵感源于一次偶然
    2008年3月8日,受卢浮宫博物馆之邀,周导带领他的团队踏上了艺术与浪漫相结合之都—巴黎,进行为期20天的拍摄一部反映卢浮宫历史藏品的高清纪录片,这也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对西方博物馆进行全方位的拍摄。
    谈起创作灵感,周傧觉得还挺有趣,“在拍完《故宫》之后,记得有一次大家聊天,我开玩笑说,故宫是中国的博物馆之最,而卢浮宫是世界博物馆No.1,什么时候有机会将两宫拍摄的片子进行对比那才有意思呢。”谁也没料到,一句玩笑话居然成真。2006年,正巧《故宫》和《卢浮宫》两宫联合主办一个艺术展,周导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将早有的想法向对方提出,得到对方的大力支持,经过一年的谈判,终于如愿以偿。

    CineAlta F23崭露头角
    “我的理想,就是要用最高品质的技术完成这次创作,以一种最好的图像来再现卢浮宫。”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实现周导的理想,选择好的设备是关键。“此次Sony在技术上给与了大力支持,提供了CineAlta顶级数字电影摄像机—F23。”
    “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尽管已有世界上一些电视媒体拍摄过卢浮宫,但我们是全球第一个使用F23来拍摄卢浮宫的。”经过20天的考验,F23的确表现不俗,周傧概括到:“一句话,我追求的就是和电影一致的画面品质。现在看来,只有F23能够达到,无论是画面还是空镜头;无论是在室内还是拍外景;无论是在色彩光线还是在影像品质上,都得到了大大的提升,而这种提升是目前其他高清摄像机所达不到的。”

    拍摄就用最好的 
    周傧对Sony高清产品情有独钟,从拍摄《故宫》使用HDW-750和HDW-F900,到拍摄《敦煌》在国内第一个使用HDC-950+SRW-1,直到拍摄《卢浮宫》使用F23数字电影摄像机。“Sony产品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稳定、可靠的性能,以及配套成熟的系统。”
    “我们一行9人前往巴黎,同时带去了Sony F23和750两台高清设备分别拍摄,并同时在一个24寸的彩色监视器上观看回放效果,感觉HDW-750已经有很好的画面表现了,相比较F23显得柔和很多,更接近于胶片的感觉。此外,从成像细节表现上更胜一筹,F23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卢浮宫的光线,尤其是在自然光线下的效果。”周导不时透露对F23的喜爱之情。“它很能主动激发你的创作灵感,你会感觉手中的机器能随意地实现你想要的各种东西。”

    摄像师马志伟:在平面摄影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入行已有十余年。曾先后在北京电视台和多家广告公司任职摄影,后加盟周傧的团队,主要拍摄过《故宫》、《敦煌》、《卢浮宫》等大型高清电视纪录片。
    “F23可谓专门为电影摄像师量身打造,它体积小巧,结实耐用,外观设计与普通电影胶片摄像机极为类似,可以想象Sony的设计人员完全考虑了传统摄影师的工作习惯。”
    在《卢浮宫》拍摄过程中,马志伟始终与F23陪伴,提起这个好帮手,他赞不绝口,并总结了F23的一些过硬的技术本领。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丰富的层次表现
    一天,我们在卢浮宫旁塞纳河畔拍外景,时进傍晚时分,光照条件不是很理想,我想尽可能把高亮部分和暗部部分都表现出来,F23提供了极好的纳光能力,我是在刚刚拿到F23时,Sony的技术人员告诉我,F23提供了S-log的Gamma对数模式,而能更多的表现细节层次,而这次拍摄由于时间很紧,无法更多尝试使用S-log。为了得到能够满意的画面,同时还要高效率,我采用了HG4的Gamma模式,这已经能够很好的表现层次了,F23将层次感再现的完美无缺,中间的几个层次特别丰富,很好的实现了我们的主题设计思想。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柔和的光线效果
    在拍摄中,我们遇到过两种光线,一是室内大光比,即高光和暗影的环境,很像黑白摄影中的感觉。F23在光线过渡上非常柔和,非常完全的将明暗层次表现的淋漓尽致,而且十分柔和;二是反光效果,在一个河边拍摄现场,河边的每一个鹅卵石的反光看上去都很舒服,人走在鹅卵石上,人影当中石头的质感都能够很好地传达出来。看到这样的效果 我们每个人都无比兴奋,那是一种电影里的质感。以前从标清转到高清,感觉HDW-750已经表现很不错了,但这次使用F23后,我们发现比HDW-750还要好很多。

    高宽容度
    F23的宽容度不错,有一天在卢浮宫拍摄阿波罗厅时,正好赶上巴黎是多云天气,光线忽明忽暗,变化很大。当镜头通过轨道从门口进入时,突然地面光线起来,窗户的投影打在地上,但从监视器上一点看不到过度曝光的感觉。我想,这应该和F23高宽容度的表现有直接的关系。当时感觉就像每一扇窗户上架起一个6K的灯,阿波罗厅四周是金色的反光装饰物,我一点都感觉不到光斑的刺眼。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高反差处理
    高反差是F23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我们在拍摄一条逆光景时,为了防止阳光直射文物,卢浮宫的窗户上都有一层保护窗纱,透过窗纱相当于为镜头增加了一层灰片。窗户两边的画相对来说是暗的,这就形成了高反差,阳光直接打进来,形成典型的电影光斑镜头。但我们发现光斑非常柔和,旁边的影调暗处细节也能充分展现。作为一个完整的画面,从高光到暗部细节都是很舒服均匀的过渡,完全不像以前使用的高清摄像机亮部茈、暗部黑的情况。[Page]

    低照度不错
    在拍巴黎圣母院时,其中有一个镜头,是从巴黎圣母院穹顶上的徽标开始,一边旋转一边拉出。尽管巴黎圣母院殿堂内光线很暗,但你能看到拍摄的物体的细节和层次感。靠近神台有一个很亮的区域,我们在曝光控制的时候保留一点点高光,这样暗部细节不会完全被压掉,简直就像舞台打出的一种戏剧性的光效,这些细节非常柔美。

Sony F23数字摄影机首次用于拍摄大型高清纪录片《卢浮宫》

    关于后焦
    为了充分发挥F23的优势,这次拍摄配置了最好的电影镜头。在拍

Sony 索尼 Sony F23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