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的设计,属于节目包装的范畴,演播室应该纳入电视频道的整体视觉体系中,即要在演播室中注入品牌识别信息,演播室也要具有频道的特点,符合频道的个性。演播室的制作手段也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的实景演播室到虚拟背景,再到现在的虚拟演播室的发展过程。
电视台的美工设计人员在传统的演播室设计方面,由于受到许多诸如场地、材质、颜色、灯光以及场景组件拆解等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对导演的意图以及主创人员的设计理念往往不能全面的展现,更不用说在场景中设计以配合节目需要的动态环节了。虚拟演播技术和传播演播室﹑虚拟背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美工设计人员在运用三维建模工具设计演播室时可以完全抛开传统模式,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思维进行设计制作,达到理想和现实的完美结合;
第二,特制的传感器把真实摄像机推拉摇移的参数转化成数字信号导入虚拟演播系统,通过系统处理器的即时演算,在虚拟环境中做到和真实摄像机的同步动作;
第三,主持人不是站在一块蓝布的前面,而是在特制的蓝箱中,主持人可以和虚拟场景进行互动。此外,设计场景时可以根据编导的意图设计一些动态情节,这在传统的演播室设计是不可能实现的。例如,电梯的升降、角色动画、动态视频开窗等等。
一. 电视虚拟演播室设计要求
虚拟演播室有诸多优点,那么我们在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时怎样才能设计出精美逼真的虚拟三维场景,实现节目需要的各种虚拟特技呢?
第一,必须熟悉三维制作软件。
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具有创新的设计还需具有扎实的制作能力,这样,从设计到制作可以保持原有的设计风格。同时,还可根据节目的需求设计一些动画要素以配合节目的制作,丰富节目的画面。现在,市场流行的三维制作软件,有大家所熟悉的3D MAX、Softimage|3D、MAYA和LIGHTWAVE等等,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第二,根据设计草图进行场景建设制作。
一般是由主物体开始做起,通过主物体来确定其它场景物体的大小,可以保证整个场景的比例关系。
第三,制作时注意文件的管理。
注意制作过程对物体、贴图、材质进行英文或拼音命名,同时养成对场景文件所需要素打包的良好习惯,为下步的场景转换做好准备。
第四,特定事件的制作。
如需要制作一些特定事件。例如,动态视频开窗、电梯升、降、开、关门等等的一些特技。可根据事物的运动特性分解动作,设好动画路径分别存成不同名字的动画文件。在系统中可以通过几个控制按钮的操作,控制事物运动的各个动作,对主持人以及导演而言则具有很大的主动性。
第五,注意场景的优化。
场景建设完成后需对场景进行一次优化,尽量减少场景中的节点数量,使场景中的面片数控制在6000—7000个左右,去除看不见的面,远景可采用场景贴图,以减少文件量。
二. 电视虚拟演播室设计实现手段
那么,演播室的设计是如何实现的呢?具体的设计分下面几个阶段:
第一,前期准备阶段。
在接到栏目组的设计委托之后,首先要与栏目制片人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包括栏目的性质、类容、播出时间、收视人群等等的栏目的基本信息;另一个是制片人自己对节目的想法和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诉求主题和设计风格。
第二,草图阶段。
草图阶段一般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制作草图之前首先应该确定蓝箱的大小。蓝箱的空间就是主持人的活动空间,蓝箱尺寸确定以后,在场景设计时就要考虑给主持人留出相应的活动空间;第二步,蓝箱尺寸确定之后按比例画出方案草图,这个阶段可以发挥想象,多构思几种不同的风格;第三步,和制片人分析草图、互相磨合,这中间可能会有多次的修改和反复,直至定稿;第四步,细化草图和上色,上色可以用马克笔或水彩,也可以用电脑。
第三,制作阶段。
具体的制作按照一般三维制作的过程,从一开始的三维建模到材质和贴图,再到设定灯光,最后渲染看效果。在渲染的平面效果得到制片人的认可以后,还需要完成一个制作虚拟演播室必须的步骤:那就是“烘焙”。“烘焙”的定义是将各种场景元素渲染到纹理中,包括照明和阴影。可以在实时3D应用程序中使用这些特殊纹理,以减少渲染器的负担,从而提高帧速率。
前面我们谈到虚拟演播室系统和虚拟背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实时性。根据摄像机的运动,虚拟演播系统也在不断的运算三维场景,生成与摄像机相匹配的画面,从而模拟出一个较为真实的虚拟空间环境。要实现这一效果,虚拟演播系统的主计算机必须做到一秒渲染二十四帧的场景画面;如果不对场景文件进行处理,显然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场景的构造不是很复杂的情况下,灯光和阴影的运算占用了大量的渲染资源,拖慢了渲染速度。因此我们将场景中灯光和阴影的效果事先生成好,做成平面的贴图文件,贴在模型上。这样在最后渲染场景的时候,由于灯光和阴影的效果事先已经生成过,渲染的速度就会大幅提高。
最后检验“烘焙”是否成功的方法是:“烘焙”操作完成以后,关闭场景文件中的所有灯光,渲染的效果应该和“烘焙”之前的效果相一致。
三. 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虚拟演播室案例
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推出了一挡新的栏目《第二演播室》。栏目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电视节目制作的具体细节和幕后花絮,并邀请观众来到演播现场和主持人互动,使观众对节目制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根据栏目的性质和要求,为了更好的表现节目的特点;我们把场景设定在一个演播室的门口,主持人站在门口进行介绍。介绍结束后,摄像机镜头推上,主持人打开第二演播室的大门,进入具体的节目类容。
在设计风格上,强调简约、大气;整个演播室基本是一个方型的空间。为了不使空间显得单调和生硬,我们在注意整体协调性的基础上,在每个面采用高反射的玻璃、金属等不同材质,营造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和细节感受,而考究的细节体现的是精良的制作价值和电视节目的可信度。玻璃、金属材质的使用,还使整个场景更富有现代感,突出了电视制作高科技和专业化的特点。
南京电视台影视频道的主色调是红色,为了在设计中融入频道的品牌识别信息,符合频道的特点和个性;我们设计的场景中也采用红色和灰色的搭配,使场景符合整个频道的视觉体系特点,建立场景和频道之间的内在联系。
虚拟演播室的设计既要突破以往的思维,勇于尝试和创新,也要遵循一些必要的规律和原则。以上是我在虚拟演播室设计时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和大家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