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卷”起来,论展会2.0时代

2022-11-21 依马狮视听工场


“卷”起来,论展会2.0时代

 

时光如水,转眼已是冬季。

2022年,疫情来得比往年更强烈一些。各行各业,备受影响。展会,尤甚。

今年,行业内几个主要的影响力大展,除了2月份的广展如期举办,其他都一再因故延期,有的至今还没有定档。

哪怕是广展有惊无险办了,说起来也有点一言难尽。

 

如果湖南没有出现近期的这一波疫情,从北京远赴长沙举办的CCBN,我们录视频的这会儿已经顺利举办了,但事实是11月2号组委会又发布了延期公告。

CCBN公告延期两天之后,另一广电大展BIRTV的延期公告也如约而至,意料之中,却只能无奈苦笑。

如果没有疫情,CCBN、BIRTV、isle、InfoComm China这些展会都会在近期密集开展,行业的“展会荒”一定会大大缓解。而今天这期视频,会作为行业展会的预热宣传内容,在半个多月前就与大家见面。期间几易其稿,直到现在,我们只能期待12月底的北京InfoComm China展会不会受波及。

 

利好的消息当然也有,就在大家剁手血拼的那一天,国务院“二十条”正式发布,大大优化了疫情防控措施;这几天,各种“松绑”的消息也屡见报端,引发热议。

现在做判断为时尚早,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

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无论松不松绑,无论展会能不能尽快定档,还是面临不少问题:

低迷的大环境如何保证参展热情?

观众流量会不会受到影响?

如何保证展出效果?

都是展会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这几年深受疫情影响,展会方面也做了诸多应对。

我们看到,2022北京InfoComm为每一家参展商都配置了一个专属的vBooth微网,方便买家对接供应商。堪称一大亮点。

isle展在这方面也走得比较超前。从20年开始,依托于广交会的资源,全力打造了线上展厅、全星直播、在线询盘等应用,一波操作下来收获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有一部分海外采购资源也能够参与进来。

再看BIRTV,尽管其线下展已缺席两年之久,但每一届都精心设计了线上展馆。我们可以从《传播与制作》总编李爱光老师的一篇文章中一窥成效:

史无前例的BIRTV 2020线上展圆满结束。三个月的直播回看和持续展示,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以全新的方式,展现了特殊时期,广电行业的技术发展和精神风貌。展商总数385家,其中国际展商146家开幕式在线观看人数超过10万人;四天集中展示期间,网站总点击量超过200万;线上展直播总时长超过1万分钟,达到12万次,直播视频回看超过50万次……

我们也关注到法兰克福展的一个新动作——11月22日的上海国际智慧办公与空间管理峰会。从大而全到小而美,从大视听的全面发展到小的智慧办公细分领域的深耕,从以展带会,到以会促展,或许有向疫情妥协的因素,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条不错的新路线。

 

办展不易,能一年一年都有发展突破更难。

或是被动于疫情的影响,或是着眼于长远发展主动求变,国际国内的展会越来越接地气,甚至可以说是“卷”起来了,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

客户参展的热情,一定是建立在展会高回报的期许之上的。尤其是这几年市场环境不太好,基于展会,大家从展示型、流量型、规模型的“里外兼顾”,到更侧重于精准率、转化率的结果导向,对高投入的展会的“获客”期许更高,是理所当然的。

 

回到本篇主题,本没有分代的展会,已经悄悄迈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以展商需求为导向,以更多的增值服务实现客户粘性,以横向、纵向拓展寻求更大的腾挪空间,是疫情使然,更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斯宾塞·约翰逊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变化的展会,变化的展商,变化的需求。

世界局势、国家政策、行业现状、宣传生态,都有新的变化。

我们都在寻求变化,也都在适应变化、拥抱变化。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期待今年的展会都能开展,期待相见!

 

(因为疫情导致展会延期,杂志刊载后本篇有修改)

CCBN BIRTV isle InfoComm China 卷首语- 展会 延期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