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觉得疑惑究竟为什么值得使消费者改变他们接收到的音频的动态范围。第一个出现在脑海中的例子是在DVD上分发影片。当你在现代化的影院内观看电影时,听到的是再现的声道,其动态范围与其在那里被录音的混音区的动态范围一致或非常接近。在一间有你200个最亲密的朋友在场的屋子内,这可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看电影方式。一旦此影片转录到DVD(它有承载影片录音全部动态范围的能力),那么在你家的客厅再现它就是另一回事了。确实还可以同样令人兴奋,但如果你想在小孩睡觉后的深夜观看,或者不想打扰邻居,又该怎么办?虽然你可以调低音量到刚刚能听得见对白,但结果是又一20dB的活动空间。这样一来,即使对白轻声而且你相信有把握,声音响度都可能很惊人。当然,此高声的影响将一直等到你离开客厅去休息一下才会出现,真正的搔动始于你在小孩醒来前手忙脚乱找遥控器调低音量。
对此境况的答案是控制动态范围,换句话说使最响和最轻声彼此之间接近起来。这令音量被设置于一个水平,在这个水平上不用担心结果过于大声,或者对白太轻声而听不见。
传统处理vs元数据
实现响度和动态范围管理的目标有三种途径。传统上,此工作在发射机或CD母版制作期间完成。先进的处理算法使节目响度得到控制,同时使这种做法的可听见的副作用最小。此方案一种潜在缺点是一旦音频被处理,则不可容易地复原;不过,此音频对所有听众或观众都是一致的。
第二种方案由像Dolby Digital(AC-3)及中国的Digirise DRA系统这样的现代音频编码系统提供。元数据或描述编码音频数据的数据在编码过程间产生,并与编码音频一起通往消费者解码器。此数据可能包括如节目响度参考和动态范围控制信息等的东西。此方案和上述传统处理方案之间的主要区别是音频在解码前不受影响。这意味着尽管消费者可以调整动态范围(如果有此需求),但它并不执行讨厌的响度变化管理。这是好做法,因为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如何改变它,而且或许不想无意中这样做。
只要必备的信息确实在上游建立,传送给消费者且应用于音频,此元数据方案就能工作。不过,这也留下许多未决的问题。如果并非所有音频源都具有正确的元数据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所有音频源甚至根本没有元数据能力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音频处理加元数据:如虎添翼
针对此问题的第三种方案是把上述的两种解决方案相结合,从而产生最佳方案:只要元数据正确产生和设定,就有一个能保持原始音频信号忠实再现的一致的音频信号。
一个智能的音频处理器能接受音频信号和元数据,并确保这些值是正确的。在检测到失配的情况下,或元数据值能再写以便更好地描述实际音频,或此音频可根据现有元数据值调节。任一种方式的结果都是相同的:只要正确设定了元数据,音频质量将得到保护。
这使短期问题在短期基础上得到调整,没有必要把所有节目都按照一个最低的共同点处理,而且不要盲目地依赖可能正确,但也可能遗失或意外或有意不正确设定的元数据。
在一个这样的产品(Linear Acoustic AEROMAX 5.1)中,用户能够在音频处理再调整节目前,决定节目可以变动的元数据设定值的程度。一些变动是正常的,不会导致听众厌恶,但过多的变动导致过高或太轻声音频的投诉。此所谓的“舒适区”可以由用户完全决定,而处理基于音频离开此区的实际距离作相应调整。
结论
全世界都听到的一个共同抱怨是电视音频的响度变化到了令人讨厌的程度。音频再也不必仅仅为了控制响度而主动控制动态范围,广播机构也不必单独依赖不可靠的元数据。两方面同时并举可以保护原始内容的质量,使听众或观众满意。更多信息可以访问www.LinearAcoustic.com/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