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esite公司自1998年的影片《视线以外(Out Of Sight)》开始就为电影人史蒂文·索德博格(Steven Soderbergh)制作几乎可以乱真的视觉特效。而该公司和索德博格最近的一次合作,重拍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72年的《索拉里斯星球(Solaris)》,却是最广泛和最吸引眼球的一次。在这部影片中,一个人在拯救一艘出了事故的宇宙飞船的过程中遇见了自己已死去的妻子。它提出了关于生死和时间流逝的主题。Cinesite公司帮助将这个梦幻般的科幻故事带到了现实的空间,他们制作了十分细致的宇宙飞船以及合成镜头,而行星的画面则是由Rhythm & Hues公司制作的。
Cinestie的视觉特效总监Tom Smith曾经和索德博格合作过,最近的一次是在影片《十一罗汉(Ocean's Eleven)》中。Smith对于这位导演细致的工作风格十分熟悉,也很希望能和他再次合作。“他理解我们这一行”,Smith说。他向笔者讲述了如何为“索拉里斯星球”制作特效,以完成这部复杂的电影。
Feeny:就镜头而言,这部片子和原片的差距有多大?
Smith:我认为这部片子和原片没有多少相似之处。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的史蒂文·索德博格电影。
Feeny:你们制作了多少个镜头?
Smith:大约65个。包括了宇宙飞船、行星和宇宙空间、一组在蓝幕前拍摄的火车的镜头、还有女主角Rheya(娜塔莎·麦克艾伦饰)喝液氧的镜头。
在影片的开头,Kelvin(乔治-克鲁尼饰)爬进一个飞行舱,脱离Athena空间站来到Prometheus飞船并与之对接。这段二分半钟的画面是完全用3D制作的,没有使用微缩模型。我们在Maya里建模然后在Renderman里生成。行星的画面是在Rhythm & Hues公司制作并在Cinesite合成。
索德博格设计了影片开始的镜头,我们完成初步的设计后他参与进来。他希望这段影片的时间足够长,这样观众就能很好地看到这些模型。画面必须非常壮观。我们用4K和2K的分辨率测试,结果很明显,为了能显示必需的细节,我们只有用4K。
索德博格的要求之一就是分辨率要高。他是“2001漫游太空”的影迷,并把这部影片作为我们在用光,细节和纹理制作时的参照。一天晚上他把我们和他摄制组的人叫到华纳公司看了这部影片的65mm投影,算是开小灶吧。这部影片是30年前拍的,但观看效果还是和原来一样。
Feeny:你们在制作宇宙飞船时是以什么为参照的?
Smith:美工在一年前画了一些草图,索德博格很喜欢。Tim Flattery作原始设计,我们和影片的美工Phil Messina一起将其完善。John Hewitt是我们的模型片断制作总监,他有很好的设计背景。他不断地加入细节直到最后的生成。
Feeny:索德博格是如何选择光线的?
Smith:我们是一步一步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以静止图片的形式提供给他一些不同的选择并得到他的意见。然后这些单帧画面被翻拍到他将要使用的胶片上。索德博格对于来自太阳的主光和飞船侧面的副光的关系要求明确。他要求副光的一侧尽可能地暗,使得只有很少的细节可见。当主副光照比确定后,我们生成一小段片段在胶片上观看效果。
然后我们对飞船的镜头炫光,反射光和光晕进行细部处理。John Hewitt生成了我们称之为Spec Pass的效果。它能够增强镜头中金属的亮部,从而看上去更有立体感。另外我们还加入许多你们称之为Bloom Element的效果,这样使表面最平板最亮的部分显得有一些光泽。我们参考了很多在太空拍摄的照片,而且这些高光部分的确给飞船增加了真实感。我们去看了IMAX电影《太空站(Space Station)》,它让我们知道太空中的光线到底是怎么样的。
Feeny:镜头炫光是用什么拍的?
Smith:我们架好摄影机,然后挂起一块很大的防水帆布,在上面戳一个很小的洞,让一枝发光笔从这个洞的后面照出去。变形镜头炫光的视觉感受非常独特,因此用胶片实拍是最好的方法。
Feeny:和一个自己扛摄影机拍摄的导演工作是不是很让人兴奋?
Smith:是的。我认为这样使工作流程更加顺畅,因为他首先就能从镜头中看到他所需要的东西。这不同于他先拍掉无数的胶片然后再到剪辑室里去剪辑。这种情况也有,不过我觉得他收工之前就已经知道是否拍到了自己想要的镜头。他的眼光很棒,而且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虽然由于大量视觉特效的制作使他放慢了拍摄的节奏,但为了拍出完美的画面,他还是愿意花时间的。
Feeny:拍摄时需要在现场就制作合成镜头吗?
Smith:不。先期预览都是在Cinesite制作,然后用录像带放给他看。拍摄现场的很多布景都是拍摄飞船舷窗外景色的蓝幕镜头。他们会大致告诉我们这个镜头中星球会在哪个位置,我们回来后,就很快完成动画的合成。然后再让史蒂文看是否可行。
Feeny:你能不能谈一下Rheya喝液氧的那个场景是怎么制作的?
Smith:我们给Natascha McElhone的面部做了全息扫描,然后建模,贴纹理并把伤口通过跟踪合成进去。索德博格则通过Photoshop制作的概念静止画面确定伤口严重的程度。
Jonathan Gerber是这个片段的制作总监。他在Houdini中设计了一个按步骤执行的程序,显示伤口的愈合。她在挣扎时不同的层愈合的速度是有快慢的。史蒂文按时间的倒叙拍摄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使这些镜头的运动看起来有一些不自然,增加了一些怪怪的感觉。
Feeny:这部影片的制作和“十一罗汉”有什么区别?
Smith:这部影片在设计方面需要更直接的交流。在“十一罗汉”中有一个电梯通道和建筑物爆炸的场景,我们必须让史蒂文参与到设计中来。
和史蒂文一起工作的确很愉快,因为他了解我们这一行。他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很有主见,但也听取别人的建议。这种工作关系非常好。令他特别高兴的是数字处理帮助他完成了一些不是百分之百满意的东西。打个比方说:他让我们时不时地给他的法拉利车上光。
(英文原文刊登于VFXPro.com网站、申屠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