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清从无到有,从观摩接触到实际拍摄制作,从设备的租借到购买,高清转播车、高清演播室的建造……。这无一不说明了中国高清电视的发展,短短的五六年时间,中国的广电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全球最大的广电设备供应商之一的Sony公司,在这上面可以说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从1月19日在海南三亚召开的“中国数字高清发展规划论坛暨第五届Sony‘高清杯’颁奖典礼”上,我们可以领略到它的风采——精彩的论坛、丰富的题材、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节、娴熟的手法……高清的认识和制作水平迈向了一个新台阶。
本刊有幸受Sony公司之邀,参加了此次高清盛会,下面我们就将其精彩内容详做报道,以飨读者。
树立“高清”品牌 注重人才培养 推动高清制作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销售与市场推进总部技术总监王亚明访谈
回顾中国高清,至今已经走过整整7个年头,在这7个年头里高清人可谓是披荆斩棘、风雨兼程。欣喜的是,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海内外相关厂商企业的大力推动下,取得可喜的成绩:高清技术日益成熟,产品线不断丰富完善、高清频道陆续开播……。
说到高清,我们不能不想到Sony公司,想到“中国数字高清发展规划论坛”,想到Sony“高清杯”。1月19日,我刊有幸受邀参加了在海南三亚举行的“中国数字高清发展规划论坛暨第五届Sony‘高清杯’颁奖典礼”,并与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销售与市场推进总部技术总监王亚明作了一次面对面的访谈。
“高清杯”成为品牌
据王亚明先生介绍,“高清杯”伊始是让大家了解高清、接触高清、熟悉高清,培育高清市场,提高高清节目制作水平。从2005年开始,中国高清进入了加速发展期,最突出的标志性体现就是贴近了实际应用。同年年底开始,覆盖全国的高清频道陆续已经开了3个,包括中央电视台高清影视频道、上海文广集团新视觉高清频道、中影集团CHC高清电影频道,这也是迈出了一个质的变化。
我们不可否认,作为全球广电领域领先的厂商,Sony公司及其与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的“高清论坛”及“高清杯”对中国高清的发展战略起到了坚定的推动作用。
“高清杯”是要以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供高清节目制作各方交流、研讨、提高的平台为初衷,让更的专业多用户掌握高清节目制作技巧,提高节目制作质量,促进高清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最终达到高清产业在中国的顺利发展为宗旨的活动。从2002年第一届开始,至今已整整五年,随着越来越多用户的参与和各界的广泛关注,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高清杯”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它积极推进了中国高清节目制作的发展和国际、国内高清制作经验交流,”王总说道,“Sony公司希望通过‘高清杯’为广大客户提供一个交流制作心得、共享全球高清发展经验的平台,力求使中国在高清制作上缩小与世界高清发达国家的差距。
推动高清制作水平
Sony一直以来以推动高清在中国的发展为己任,重视市场培育,通过举办“高清杯”等活动来普及高清。
在Sony开展的各项活动的不断推动下,每届参赛的作品数量、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2006年,很多电视台用户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高清设备,几乎所有重点电视剧基本都是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导演们和摄像师都热衷于用高清设备拍摄,非高清不用)。今年参赛的单位80%都使用自己购买的Sony设备进行拍摄制作,所以,对高清产品更为熟悉,拍摄手法更为独到,制作水平也更加提高了,再不是当初的单纯从Sony公司借用高清设备,只拍一部高清片子,一个题材了。
“今年,高清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包括常规的构图和聚焦,已经能够把高清的技术和艺术表现比较好地结合起来,”王总说道,“今年奖项的含金量非常高。大家已经越过了初级阶段,很多片子的编导、导演、摄像已经熟练了“武器”的性能,能自如地使用高清摄像机表达自己的思路,这是最大的变化。”
今年的题材和评奖都增加了高清电视剧、电影类,所有参赛的33部作品都较往年有很大提高,拍摄制作的水平都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所以,今年是阶段性的一年,与往年相比,今年“高清杯”性质已悄然变化了,提升为‘推动高清制作’为目的了。”
推动高清与培养人才并进
“高清发展过程中哪个部分最欠缺?我觉得现在最缺的是人才。”王总说道。
为了推动高清的发展,Sony做了许多很实在的工作。2004年,和电影学院合办一个不定期的高清培训班,由电影学院的老师做培训讲解。今年,索尼还将开办一个专门的影视技术学院,将从海外和国内聘请资深的专家,培养中国高清制作技术人才,对中国的高清发展做出了实质性的工作。
同时,Sony也和国内诸多知名大学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当时还是名为“北京广播学院”的广电系统院校在它成立40周年校庆之际,Sony就与之合作建立了“索尼实验室”。10年后——50周年校庆暨更名“中国传媒大学”之际,又对“索尼实验室”进行了设备更新,导入最前沿的XDCAM专业光盘摄录编设备,建立了新型的“索尼数字电视实验室”。Sony公司希望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扩大和加深双方在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最终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大发展方向
谈到Sony高清的下一步发展,王总说道:“我认为有三个方向:一是往高(高质量、高分辨率)、新、尖走;二是网络化高清。中国是全世界网络化走在前端的国家,有许多优秀的非线性编辑厂商,他们推动着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三是低成本。如HDV之类的产品,产品分成民用版和专业版。这三个方向基本上代表了Sony高清中期的发展规划。
高清发展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高清摄录编制设备,第二阶段主要是转播车。下一阶段如果开播了免费的公共综合高清频道,把收看高清的门槛降低了,那么对高清的需求就不只是电视剧,还有新闻、专题、体育、晚会等。所以,下一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电视台开播高清频道的数量和频道的性质,王总分析到。要使高清产业成功推进,在节目内容上还要满足用户更高要求,高清节目超清晰、动感逼真的画面无疑可以将中国观众引入试听新时代!
纵观高清市场,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上的高清格式产品中,索尼的保有率达到80%以上。2006年,有多部高清电影、电视剧采用了Sony设备进行拍摄。如,在国际上获得最高奖项的影片《三峡好人》;大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等等。总体上,使用Sony的高清设备拍摄的电视剧、专题片的集数已经超过了4000部,占国内整个高清节目市场的70%以上。在租赁市场上,2006年Sony高清设备数量占到了80%,今年将突破到90%以上。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高清很大的商机,高清转播车将被广泛的使用,Sony公司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Sony是仅有的两家能制造高速摄像机的厂家。奥运会对高清特殊拍摄要求很严格,主要包括摇臂、跟踪、慢动作等等要求比较严,要求有三倍的插入慢动作,使用者希望这些产品都出自一个厂家,便于操作和控制。像Sony这样产品线比较广比较全又有高速摄像机的厂家必定会为奥运的拍摄转播带来贡献。
据相关统计数据,2004、2005、2006三年中,中国高清市场的发展份额分别为21%、33%、41%,由此可以看出,高清及其相关产品在广电专业产品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这充分表明高清已逐渐经成为现实,并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衫野英俊所说的:高清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概念,而是现实,它已经真实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题材广 水平高 气象新
中国数字高清发展规划论坛暨第五届Sony‘高清杯’走上新台阶
丙戌岁末,全球广电界巨头再次聚首在风光旖旎的海南,由索尼中国专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