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高清综合文体类电视节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探讨

2006-09-18 本刊编辑部 依马狮网


    关于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手段,各家都持着谨慎的态度在摸索过程中。下面就我们所归纳的工艺流程,以及总结得出的质量控制手段作一下分析和探讨,以供大家分享。

    由于综合文体类节目以娱乐为主,因此要求画面的色彩鲜艳、生动、细节表现力强、亮度层次丰富、暗部噪波小、画面整体透亮。按照布光的可控制性,综合文体类可分为演播室内搭景演出和演播室外现场晚会/剧院舞台演出/体育比赛两类情况。

高清综合文体类电视节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探讨
图1 高清电视节目工艺流程

    为了保证高清画面中色彩的真实、鲜艳和生动,一般拍摄综合文体类节目都要打开MATRIX(色彩矩阵)一页中的预置色彩模式(此色彩模式依据的是1999年颁布的全球性数字高清晰度节目标准:ITU-R709-3标准);不要再打开MULTI MATRIX(复用矩阵)的预置色彩模式,如ITU-709模式,否则最终效果是后者叠加前者的综合效果,表现为画面色彩夸张地艳丽。

    一般而言,演播室内的布光条件相对可控制一些,而演播室外晚会现场的光照条件相对不可控制。现代舞台照明中,有时为了渲染气氛和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会采用激光这种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工具。激光的布置也常常位于舞台的两侧和后面,不断晃动的激光束有可能直接照射在摄像机的CCD光敏元件上。如果摄像机没有采用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安装特定的滤色片),CCD的光敏元件就有可能损坏而造成不可补偿的疵点,或是产生严重的垂直拖尾而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演播室棚内拍摄
    (1)技术服务  由于演播室拍摄中,摄像机的调像操作都是由技术人员在导控室中完成的,因此画面的技术质量是有保证的。

    (2)调校后焦  演播室内高清摄像机相对来说较稳定,几乎是固定机位和固定一支镜头,因此,无异常情况或非重大节目可安排几个月调整一次后焦。

    (3)调白平衡  每个栏目布完光后、开拍之前,关闭所有营造气氛的有色灯和成像灯,打开将使用的所有面光灯(3200K),对89.9%的白卡,按“黑—白—黑”的顺序调整平衡(指黒平衡和白平衡)。之后,在整个节目期间保持同一个平衡色温值。

    (4)调监视器 由于演播室工作环境和设备使用情况相对稳定,除了在设备刚到和长期未使用的情况下需要调整监视器旋钮外,无须每天都调;一般情况下,每半年对所有监视器做一次整体调校。

    (5)摄像  关于调焦问题可参见第1点电视剧类。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可在高清视频工程师的帮助下调整画面效果或改善画面质量(影调、色彩、细节等);高清工程师在监看示波器上画面电平幅度的同时可辅助提示布光和曝光控制。高清视频工程师根据摄像师对画面创造的要求设定电影效果的菜单参数或高色度、更清晰、更透亮的电视效果或其它特殊效果的菜单设置。而且,在拍摄的运动速度过快的移动主体时,相比于标清摄像机,用高清摄像机拍摄所获得的画面容易产生拖尾现象,摄像师可适当放大景别。

    (6)录音  声音也是由录音师通过调音台进行控制。只不过配给演员的领夹式话筒虽然小到已经被行内称为“小蜜蜂”,然而,高清画面的高清晰度让佩戴不够隐蔽的话筒一览无余,这在现代的综艺晚会节目还可以忍受,但是对于戏剧(如京剧、淮剧)等古代戏,当镜头推至中近景以上就会很明显地突兀出这个现代文明的产物(见图2)。因此,录音师必须谨慎地安排话筒位置。

高清综合文体类电视节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探讨
图 2“小蜜蜂”穿帮

    (7)灯光  上海文广技术中心的高清演播室采用了发光质量高的比利时ADB灯光系统,亮度高、色温匀,效果很好。此外,布光讲究均匀、有层次感才能保证画面的透亮和层次。

    由于高清摄像机的高清晰度和高灵敏度,我们发现,当开了某些霓虹灯,很容易影响到演员的肤色再现,例如蓝色霓虹灯会使肤色染上品红调,应加以避免。

    (8)服装、化妆和道具  在近景和特写镜头里,演员的假头套做工粗或戴得不够服帖(见图3)、或者化妆用笔不够细腻、或者化妆粉粒粗、或者服装粗糙、或者道具上的洋钉或木板有接缝等都会明显穿帮,大大影响观赏效果。在全景里,地面上哪怕有一小点纸屑都会突兀地出现在大一点的高清监视器上。

高清综合文体类电视节目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探讨
图 3 假发套

    (9)校色  在监看画面和示波器波形图的同时,通过综合调整黒电平、白电平、整体亮度、GAMMA等手段来修正画面中超出视频信号幅度限值的部分或者修缮波形整体,以尽可能地使画面透亮、亮度层次丰富且符合电视节目技术质量的客观要求。

演播室外现场演出的拍摄
    对于演播室外的现场拍摄,最突出的一点是光照条件的不可控制性。一方面,在镜头运动过程中,需要摄像人员能够灵活机动地避开强光直射镜头;另一方面天气情况也是影响拍摄的一大因素。下雨天要考虑采取必要的雨具和换至避雨的拍摄角度;晴天根据太阳的位置也要有意识地选择最佳的角度,一般而言,避开逆光和顶光,采用前侧光能保证人物的造型美或者顺光保证足够的光照条件。由于室外晴天下的自然光光比大,建议拍摄时将摄像机机身左侧的拨钮拨至DCC档(Dynamic Contrast Control动态对比度控制)可以尽量再现亮部的细节。

    在布光特点上,演播室中灯光是依据摄像机镜头来“看”的;而晚会或舞台演出节目则主要是依据人眼“看”的效果来决定的。因此,相对于摄像来说,前者的布光是均匀、稳定、可控制的,后者的布光是不均匀的、多变的、难控制的。复杂的光线条件、加上晚会/舞台演出类节目中演员又是前后左右活动范围比较大的,使得曝光控制和跟焦都变得更难。既要时刻控制光圈(否则会经常碰到一会儿人脸过亮了、一会儿又太暗的情况),又要时刻控制焦点、构图,光让摄像师一个人两只手去时刻控制三个要素确实不容易;因此,这类节目考虑在演播室内拍摄或用转播车是有必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将光圈控制转给技术人员通过摄像机控制单元CCU进行操纵,同时,在减轻摄像师工作量的前提下也可让摄像师将更多精力放到画面的艺术性创造上。除光圈控制外,技术人员还可以在相对固定的环境中实时监控任一摄像机位的画面质量,如白平衡、黒电平、GAMMA等等,以有效保证视频幅度和画面质量。

    由于光线和色温的多变,若使用摄录一体机进行露天拍摄的话,建议摄像人员抱着不怕麻烦的严谨的工作态度,多找机会调整白平衡,可避免画面调子的不统一。

    (1)若用摄录一体机拍摄舞台演出,像戏剧、现场演唱会等节目开幕前没有机会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开幕后应按照现场真实气氛凭借现场用小监视器画面调整菜单内的COLOR BALANCE(白平衡)数值,这时主要靠人眼来判断所拍摄画面中的人物肤色和气氛是否与现场实景相符。以索尼HDW-750CE摄像机为例,调整白平衡有两个方法:一是将机身上的白平衡开关拨至PRST档,打开ALL菜单下第47页,调整白平衡值至画面满意为止;或者将机身上的白平衡开关拨至A档(或B档),打开PAINT菜单下的WHITE(白平衡)页,调整相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