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VR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 谁能掌握话语权产经

2016-03-16


  近日,华策集团宣布以1470万元战略投资国内一线VR制作公司“兰亭数字”,增资后持有后者7%股权。据悉,双方计划未来每年合作多部VR内容项目。消息一出,再次引发业内对“内容+VR”这一公式新一轮的解析与探讨。

  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式,VR已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未来必将颠覆至少是改变内容行业。谁能最先掌握VR语法,谁就是下一阶段的强者。包括华策的未雨绸缪,在全球范围内,内容公司和VR技术公司联手的趋势已经展现。

VR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 谁能掌握话语权产经

  路漫漫其修远兮,离真正的普及,VR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品未标准化、分辨率低、捕捉运动物体差等问题都限制了VR的发展,这种不成熟也许正是机会所在。

VR硬件产品未标准化内容发展严重滞后

  除 了最早入场的Oculus、索尼和三星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VR阵营。在不久之前落幕的MWC 大会上,LG 携移动 VR 头显 LG 360 VR 和全景相机 LG 360 Cam 杀入;TCL 发布了一副搭配idol4系列手机使用的 VR 眼镜。反观国内,小米探索实验室挂牌成立,首个科研项目正是VR。HTC也表示有意研发移动VR头显。凡是有条件的智能硬件公司貌似都开始对VR蠢蠢欲 动。

VR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 谁能掌握话语权产经

  然而,目前市场上硬件产品种类虽然多样,但未标准化,市场需求也还未开发出来,这些都限制了VR的发展,而最为关键的是,VR缺乏丰富的内容承载。

  国 外市场已经有人将VR引入到医疗、教育等领域,而国内更多将重心放在了游戏和影视方面,但并没有出现突破性进展。虽然暴风魔镜已推出多款VR游戏,但与市 面上其他普通端游、网游相比,质量上吸引力不够,数量上也是九牛一毛。从影视内容上看,国内以及有多家公司表示要涉足VR内容领域,年初的确有号称国内首 部VR短片的《禁闭》在乐视360°全景频道上线,而由兰亭数字投拍的中国内第一部VR电影《活到最后》也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除此之外,影视内容方面并没 有其他动作。

  从渠道端来看,无论是主流视频网站,还是其他新媒体内容平台都没有专门的VR内容区,资源稀少且不易搜索。还处在蛮荒阶段VR,与还处在迷惑状况的观众一样,没有人能说起VR明天是什么样子。

为什么VR内容制作如此之难

  作为“内容消耗品”,VR未来的发展节奏完全取决于内容。毕竟,VR只是工具,利用VR获得的关于内容的独特体验才是核心。

  500px 的 CEO Andy Yang 认为,VR内容缺乏的根本原因是其居高不下的制作成本。

  虚拟现实的内容制作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和专业的知识,再加上较高的资金要求,这就致使中小型的制作机构根本无力参与其中。

  这 样一来,玩家变少,VR内容的产能就受限。即便硬件供给再丰富,但内容贫乏,市场也不会有购买硬件的需求。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当虚拟现实的内容生 产成本降低,让生产变得更简单,同时也出现更多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内容时,虚拟现实才能够谈普及这件大事。不然,再酷炫的硬件设备也是徒劳。

  赶 鸭子上架,逼不得已,Oculus, Google 和三星等硬件厂商甚至开始搭建起自己的 VR 视频平台, Oculus Cinema, YouTube 以及 Milk VR。但有平台还不够,平台里有优质内容才能吸引普通消费者为硬件买单。同其他新媒体一样,VR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制作方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测试和评 估,耗时耗力。

  詹姆斯·卡梅隆曾表示,VR 技术还没有成熟到大众消费者普遍接受的程度,暂时不考虑尝试 VR 技术拍摄影片。VR头显厂商这才不得不亲力亲为组建 VR 电影工作室,摸索新的叙事语言。VR将所有内容制作方拉回了同一起跑线,甚至硬件厂商走的比内容方更快些。

综艺为什么会成为VR内容端的突破口

  倒是综艺节目在VR的使用上颇具领导性。不久之前,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就策划用VR特效录制最后一期节目,利用多组360度全景相机的镜头,带观众领略《康熙来了》台前幕后每个细节。对于《康熙来了》这期节目而言,尝试和怀念的意义大于VR本身的应用。不久之前,华策推出的《谁是大歌神》是在基础上的 延伸。制作方宣布,节目已经开始采用双版本制作,VR版和普通版,这在VR内容领域算是开创性的一笔。

VR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 谁能掌握话语权产经

  中国并非最早的VR综艺尝试者,虚拟现实在国外的发展也是从综艺上找到了突破口。据公开信息报道,总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的创业型工作室dock10近来为BBC节目《The Voice》发布了5段不同的虚拟短片。

  360度拍摄主管理查德·沃默维尔说:“在为《The Voice》制作节目时,观众可以走到选手的位置,站在红色大椅子前面,4名教练员表演开场曲。给与人们这种‘进入感’非常好,公众对此给出积极反响。“

  然 而,dock10团队发现,这一制作过程遇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很多以往的手段坍塌。比如,当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观看内容时,要防止观众产生困惑,所以 要给观众线索和引导,他们才能逐步适应新环境。在VR的语境里,编导对镜头的把控权被交回给观众,观众想看什么看什么,不再被动接受传统综艺节目中的镜头 切换。

  这些问题,也是华策在制作“中国首档VR综艺”《谁是大歌神》节目中不得不面对的。记者曾在现场体验《谁是大歌神》VR版本内 容。戴上眼镜后,无论你在哪,视角都好像一个身在现场的观众一样。静态水平视场的体验已经非常真实了,但动态视场依然有一些失真,分辨率也还是无法跟电视 屏幕匹敌。当然,这是VR整体面临的问题,并非一家。

  在这样的前提下,场景越单一、视角越单一,显然制作起来越简单,这也是为什么综艺会成为VR内容突破口的重要原因。

  与VR影视内容相比,VR综艺和VR游戏会更像,观众与内容间的互动性更强,区别仅仅在于观众对于故事进程的影响程度而已。此外,综艺更多聚焦舞台一点的变化,场景更单一,不像一些大型的游戏,要求频繁变换的场景,这在制作难度上也会大大降低。

  以 《谁是大歌神》为例,这档节目互动性很强,还具有猜谜推理的游戏场景感,非常适合作为VR内容制作的切入口。记者曾经采访过这档节目的总导演高军, 他表示,”节目在评委席设置了一个主VR机位,未来如果观众有需求,可以在棚内不同位置,设置多个主机位。观众通过VR眼镜不仅可以体验到录制现场的浸入 式感受,还可以自由与评委讨论。“

  最重要的是,据华策方面透露,加上VR的双版本制作相对于普通版本制作,预算只增加了20%。当然,这也是因为目前VR机位比较少所致。

  增加的成本是很容易被cover的,综艺+VR可以开辟广阔的盈利新天地,这有利于反哺内容制作。VR浸入式版本中会设置广告位,这是最初步的。从增值服务的角度,利用粉丝经济,让VR场景中不同标准的付费会获得不同的权限,可以坐在明星身边或可以与明星直接对话等。

VR内容将所有制作者拉回起跑线 越早参与越容易掌握话语权

  扎克伯格也在 MWC 称:VR is the next platform(虚拟现实是下一代平台)。

VR成内容领域破坏式创新 谁能掌握话语权产经

  由于用 VR 讲故事还处于建立标准、探索语言的阶段,越早参与越容易掌握话语权,且对于丰富自己内容生态有重要意义。据统计,国内目前约有33家上市公司打出“内容牌”,但真正落地的寥寥。

  根 据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创新者的窘境》中的论述,VR俨然成为了很多领域中的破坏性创新,例如游戏、影视、综艺等。破坏性创新是一种与主流市场发展趋势背 道而驰的创新活动,它的破坏威力极为强大,一般成果的企业都难以适应这类创新带来的挑战。因此,以现有企业心态与利益机制,确实很难突破这种破坏性创新所 造成的两难困境,企业需要以体制外另起炉灶的方式来推动这种创新。

  目前因为VR异军突起的Oculus、兰亭数字,此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华策此次利用它旗下的天映传媒,在综艺这一并非其传统强势领域最先发力,也是暗合了此条规则。

  结 合文章开头提到的华策对兰亭数字的投资,可以推测出,华策在这一综艺节目背后一定还有更大的野心。据华策内部人士介绍,华策还计划将VR移植到偶像养成、 粉丝互动娱乐、及O2O旅游等领域,探索各种新的娱乐体验和消费场景,例如让粉丝零距离接触偶像的“VR粉丝探班”等。由于VR在移动端更具落地可行性, 华策超级VR综艺将与各崭新分发渠道定义新流量入口。

  现在让我们来盘点下华策目前在VR领域布的棋子,首先华策拥有庞大的SIP触角,第 二,布局了以爱奇艺为代表的新媒体渠道及小米、华为等移动端,第三是此次战略投资兰亭数字。综合来看,华策已经初步搭建起内容制作+软硬件终端+内容分发 平台的完整产业链条,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个初步的、但是完整的VR生态框架已经搭了起来。

  不得不佩服赵依芳的全局性思维,在内容及技术端展现出的超强的嗅觉和长远眼光。作为超级技术的VR,其未来发展节奏依然完全取决于内容是否超级。毕竟VR只是载体,利用VR获得关于内容的独特体验才是核心。

  由在市场上优势的内容公司与先进的VR技术公司组成的1+1模式是目前可见的最好的合作形式,因为无论是内容公司引入VR技术还是技术公司做内容都有点吃力。

  从报纸、电视、网络到VR,技术一直在变,承载信息的形式在变,但优质内容作为核心从未改变。优质内容往往倒逼并成全优质技术,也是一个双向交互加强的过程。

  在崭新的领域,谁先占位,谁就更有话语权。毋庸置疑,未来最先掌握VR语法的人会成为一下个阶段的最强者。

VR 虚拟现实 360度全景相机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