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有线和卫星电视广播相比,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不仅有着更久的发展历史,更具有良好的覆盖性和移动性。我国目前的电视家庭用户总数约为3.3亿户,而有线电视的家庭用户总数约1亿户,且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农村地区的有线电视用户还只占很少的一部分。据统计,2005年我国农村有线电视用户数为4680万户,仅占农村2.5亿用户数的18.9%,无线仍是广大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主要方式。另外,我国目前通过卫星收看电视的用户目前还很少。可见,地面无线广播仍是我国农村地区的主要收看电视手段。
“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而广播电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又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的模拟无线电视广播不仅接收效果差,而且能传送的节目套数也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发展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就显得尤其重要。同时,广电总局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目标计划,也要求广播电视工作者加快发展我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因此,可以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关系到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广电总局数字电视转换计划的全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需要一个统一的DTT传输标准。在这方面,美国使用的是ATSC/8-VSB,欧洲使用的DVB-T/COFDM,日本使用的是ISBT-T/BST-COFDM。而在中国,包括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在内的一些科研院所从自主知识产权和国家利益出发,也正在加紧制定我国自主的DTT传输标准。而且,有迹象表明,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TT国标将有望在今年内出台。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优势
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杨杰认为,电视广播是从地面无线广播开始的,但随着有线电视网络和电视广播卫星的发展,地面无线广播的地位逐渐被有线电视广播取而代之。在数字电视时代到来后,地面电视广播的优势重新显现出来。一方面,对于固定接收业务,地面数字电视可以提供比模拟电视数量多、质量好的电视节目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无线广播与数字电视技术的结合,使地面电视广播能够提供移动电视业务。移动电视广播扩大了电视广播的服务区域和服务范围,改变了电视广播的服务方式,改变了电视广播的接收方式。面向手持终端的地面移动电视广播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和潜在观众,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无论固定接收业务,还是移动接收业务,地面数字电视都将在近几年里有一个大的发展,无线电视广播将优势重现。
融合方案
据了解,为了制定好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TT传输标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曾正式批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制订的实施方案,并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地面数字电视参数系列标准的制订下达给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还在数字研究开发及专项中,正式安排了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标准化规划研究所建立“数字电视系统标准测试实验室”,并将“数字电视标准研究制订项目”列入了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及国家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工程计划,首先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特区建立三个试验平台。
国家发改委在对提交的几个国产DTT传输标准进行了详尽的评估后,决定在清华大学的DMB-T和上海交大的ADTB-T方案基础上进行融合,融合方案的说法因此出现。据我刊获得的最新消息,有望于年内出台的国标DTT传输标准是一个以清华DMB-T技术为基础的融合方案。目前,国标还未正式定名,清华对外称之为DMB-TH(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此次没能采访到上海交大ADBT-T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上海交大对此的说法我们也无从得知)。对于已经采用了DMB-T技术的运营商用户来说,向国标的转换只是一次软件升级的过程。
DTT国标即将出台的消息无疑是吹动地面数字电视产业化的东风。而在这方面,已在积极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和产业化领域打拼了一年多的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无疑是最高兴的。
深圳力合的产业化探索
应该说,在清华方案和上海交大方案争执不下的2003-2004年间,欧洲的DVB-T曾在中国市场掀起了一股不小的地面数字电视,特别是车载移动电视的升级热潮。一时间全国最多曾有30多个省、市试验基于DVB-T的移动电视业务。
面对欧标的强劲势头,清华和上海交大方面也纷纷组建产业化实体或与产业化实体合作,全力推进各自DTT技术试验甚至是商用,与欧标展开了一场艰巨的市场争夺战。据专注于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包括清华DMB-T和符合国家标准的DMB-TH等)的产业化、工程化和市场化工作的深圳力合公司公布的消息,截止到2005年10月,全国已有20个城市采用DMB-T技术开展移动电视运营,数量上超过了采用欧标的区域,一举扭转了欧标在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市场的垄断局面。力合公司在全国DMB-T终端产品市场占用率达到83%,成为地面数字电视行业第一品牌。
为了了解力合在推广国产DTT技术标准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及市场开发经验,本刊近日书面采访了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总裁马飞虹。
《传播与制作》(以下简称B&P):马总你好!首先请你介绍一下深圳力合目前在推广清华方案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马飞虹:
1.市场情况
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地面数字电视运营商。力合成立一年多,依靠清华技术的先发优势,以其开拓市场的强硬作风和迅猛速度,赢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更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焦点。力合已在全国合资成立了15家合资企业(包括移动电视运营公司及设备生产公司),并已在全国20个城市展开移动电视运营。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5个。截至2005年10月,采用DMB-T的有20个城市,采用DVB-T的有15个城市,有意向采用DMB-T的有15个城市。
近日,力合公司已经与印尼达成合作意项,印尼将采用清华DMB-T标准。这次,力合不仅把清华DMB-T标准推广到了全国,牢牢占领了移动数字电视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更让自有知识技术走向了世界,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
2.研发情况
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继在DMB-T产业化进程中成功地跑马圈地之后,以公交移动电视产品切入市场,并已经成为这个市场的第一品牌,力合在DMB-T终端产品的市场占用率达到85%以上。此后,力合首创提出了“广电增值服务”的概念,并推出的“紫荆神网”系统及相应的手持终端MP5等。
“紫荆神网”就是在DMB—T地面数字电视传输方案基础上创新开发的基于地面无线电视网络的增值服务平台,是集地面电视网、电信移动网于一体的多媒体互动应用平台。其最大特点是集地面数字电视网、电信移动网、互联网三种网络上的互动增值服务平台架构。“紫荆神网”不仅适用于传统的广播电视业务,而且适用于多媒体信息传输业务,能实现移动视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的技术融合,代表了无线传媒与无线互动多媒体服务的趋势,也体现了数字电视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紫荆神网系统,用户既可以应用于收看移动数字电视,又可应用于无线高速文件下载、移动办公、上网、短信、娱乐等各种应用。
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说明力合MP5的功能,就是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