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生存需要规模 发展依靠拓新

2006-04-14 岫屏 依马狮网


   

生存需要规模  发展依靠拓新
全球的报业在2005年持续下滑,多年来一直持续高增长的中国报业在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负增长。报业的困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传统媒体发展的艰辛,新技术的发展和老读者的离开都对传统媒体的未来带来巨大的压力,残酷,但是不得不面对。历史和事实证明,任何行业或产业,一旦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速度或称作用户新需求的速度,都将被无情地甩出历史舞台,概莫能外。
    另一方面,新技术和新媒体正在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击着传统媒体,先从传统媒体中最传统的报业开始了。同样面临压力的是广播电视行业,因为互联网不仅正在蚕食着平面媒体的市场,基于互联网的增值业务同样会吞噬广播电视的份额,只是迟早而已。在未来的互联网面前,传统媒体如何面对这种挑战,很多业内人士都在思考。
值得欣慰的是,发展的压力正促使传统媒体采取创新的思维积极寻求与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合,用20/80定律解释就是,占总人数20%的“食脑一族”又在勾画不远处的另一块蛋糕,到底怎样才能把这块蛋糕做大,就看想法了。在这20%中,有一位先生也靠“食脑”为生,他姓邵名行,在方正集团的平台上,带领100人左右的方正电子团队,在2005年为集团创收营业额8500万左右,却谦逊地告诉我“方正的资源和方正的团队才是取得业绩的真正原因”,并给我讲述了方正电子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方正平台 业内驰名
    “上播控,找方正”,这虽是广电业一句有名的顺口溜,但说明方正在业内做出了规模和品牌。方正无忧播控系列产品经过六年的技术沉淀,已经全面提升系统的扩展性、灵活性和维护能力。迄今为止,该产品已落户数十家电视台,近百个系统超过200个播出频道。在2005年,方正“无忧”系列产品更是不断壮大,已经衍生出多达六个产品方向,始终都是方正电子的利润大户。
    基于已经取得的行业信任度和知名度,利用已经拥有的丰富资源,在2006年,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方正电子) 针对市场的需求将完成两个转变:第一,对媒体用户的服务方式从一个一个集成转变到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形式。第二,从技术提供商转变为媒体运营商。针对公司的发展策略,内部机构做出相应调整,整合后的四个业务方向分别为:出版印刷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书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

    “自主创新 网络出版(weblish)”
    诚然,知名度是因为已经取得的业绩,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要发展必须有创新。
    邵总说:“网络出版是方正电子今年的业务主题,也就是所谓的weblish”。网络出版是具有合法资质的出版商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出版、销售数字出版物的活动和技术。它以互联网为传输介质,利用电子设备,以互动的形式,将信息资源全方位地展示给读者。“网络出版”涉及到信息技术产业和内容资源产业,方正的任务就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平面媒体拓展到全媒体形态。
    邵总认为,当今互联网产业是最动态的一个行业,如何挖掘互联网的应用是致胜的关键。方正电子从出版业发展起来,把出版和网络相结合自然得到网络出版的想法,它是互联网产业的重要应用和组成部分。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个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利用互联网传播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同时其网络出版的巨大商业前景也驱动众多的互联网内容提供商、传统出版业、传统媒体等纷纷投身其中。
    要发展网络出版业,需要解决好两方面的问题,商务模式和核心技术。网络出版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其自身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而这条产业链的核心是丰富的数字内容,而数字内容的基础是数字版权保护。版权保护是整个网络出版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早在2002年,方正就开始进军网络出版,并投入研发了贯穿网络出版全流程的核心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简称DRM技术)。DRM是一种保护多媒体内容免遭未经授权的播放或复制的方法。该技术主要应用于版式文件、视音频文件和其他文档,如:电子书、数字音乐、数字影视、教学课件、公文等。DRM技术与其他安全技术结合,或开发硬件,可以形成完备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具有数字版权保护的数字内容,也是数码印刷的重要资源,数字版权也可管理到打印输出的权限,因此数码印刷与互联网结合,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印刷服务业。事实上,网络出版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数码印刷,方正的“印捷数码连锁店”就是一例鲜活的案例。数码印刷改变的是传统印刷的业态,它是印刷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006年重点“全媒体(跨媒体)”战略
    据邵总介绍,方正电子在2006年的发展思路是“跨媒体”战略。
    何谓“跨媒体”?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相关的新的媒体形态都是跨媒体的范畴。网络电视是一种“跨媒体”,它把传统音视频和因特网整合在一起;与手机相关的内容是一种“跨媒体”,它整合视音频与移动通信,比如“手机报纸”;数字出版也可以视为一种新媒体,它在互联网、音视频和传统报业之间产生化学反应。
    方正在网络电视领域积累丰富的经验,为电视台、电台和影视公司量身定制整体解决方案。由节目制作、节目整合以及节目运营三个系统组成。不仅支持内容制作商、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的单一角色定位,也同时支持三种角色的统一定位。与方正的理念“开放的方正、合作的方正”相一致,方正网络电视以标准接口方式(XML)与电信运营商运营支撑系统对接,可以随时开展联合运营,让媒体机构充分发挥内容优势的同时,也能充分利用电信运营商完善的运维体系以及客户资源,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2004年5月31日,由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承担建设的中视网络电视系统北京站正式开通试运行。2005年,方正再次中标,帮助中视网络完成第2期项目系统升级,至此,北京的宽带用户可以随时点播中央电视台丰富的节目内容。
    方正的跨媒体思路折射出两方面内涵,第一是媒体间的融合,第二就是互联网的价值。我想,这种跨越还可以继续下去。比如,我们的文化资料馆等机构也完全可以利用互联网无处不在去“跨媒体”——把资料数据搬到Internet上——这并不是简单的平移,而是利用新技术(比如虚拟技术、仿真技术)对新想法的实现。

    以“不变”应万变
    邵总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要发展必须要拓新。商场如战场,IT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对手在变,环境在变,唯一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这里所说的“不变”就是永远创新。在2006年,他希望为行业、为用户、为我们的读者带来令人激动的东西。

方正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