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8,被称为是“地球上最最盛大的演出”,在2005年7月2日,吸引了300万观众现场参与了这场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日本、南非和俄罗斯同步举行的义演。许多著名歌星参加了演出,包括酷玩乐队(Coldplay)、麦当娜、保罗·麦卡尼(Paul McCartney)、U2乐队、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乐队(为这次盛会特别复出的贝司手/主唱罗杰·华特斯),罗比·威廉姆斯(Robbie Williams),刺(Sting)乐队,谁(The Who)乐队等等。你马上就可以去欣赏到它的DVD版本了。
西伦敦媒体公司这个大集团的众多大型录音棚构成了欧洲最大的独立音乐录音制作中心,LIVE AID和LIVE 8都要求把这两次重要演出做成DVD保存。
LIVE AID结束后,华纳公司最初制作了四种DVD版本,后来被证实在制作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在开放式咖啡吧里,母盘制作中心的创始人、技术发展管理人克里斯平·默里也同样证实了这些问题。“多轨带在费城演出后当场就被毁掉了,所以凡是能找到的素材都用上了”,他说,“一些轨道尽然有三到四个不同的来源,因为节目前有主持人报幕,中间一段又得从别的带子上找......然后又突然发生了一件疯狂、奇特的事情!你得考虑它们是不同的声轨,要单独做不同的混音。”但是默里和制作中心坚定不移地投入资金,Live/Aid在2005年8月被英国电视资料协会投票授予2005年度最佳音乐DVD,并在美国获得首届音乐DVD会议最佳音乐会录像奖。
LIVE 8的制作基础
马特·劳伦斯,自2002年担任制作中心的首席工程师后,确信LIVE AID的成功对LIVE 8的制作有一定参考价值(四张节目碟和三张外语碟)。“我们讨论工作的方式很有意思——技术和专家的意见在这里只有一个标准,”劳伦斯说,“我认识各个部门的所有人员。我们目标一致,工作时间一致,当我们有不同意见或者有事情要讨论时,我们就可以坐在咖啡吧里一起边喝咖啡边讨论,这是我们能做出好作品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数据安全
在中心,LIVE 8 DVD制作的准备工作早在演出前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十分仔细的做了所有LIVE 8演出的录音计划,我们给所有演出公司提出了观众话筒设置的指导方针,并且我们还告诉他们大概需要用到多少话筒。”
7月2日,根据这些原则,在伦敦海德公园里进行录音的有英国Mergin技术经销商音频业务总经理保罗·莫蒂默;BBC声音主管朱丽叶斯·高夫,他们负责DVD录制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BBC的Pyramix系统中录制主要电视声轨。
莫蒂默说:“朱丽叶斯被邀请来参加一个会议,因为BBC同意用立体声进行现场扩声和声音传送,还要确保信号可以用于DVD的多声道制作。他说他需要好几套Pyramix,所以我们碰了个头并且进一步确认了我们需要作的工作。”
“BBC有一台独立的、标准的Pyramix-a 64路录音机,再加上一套Stagetec Cantus的调音台和Nexus的缩混系统,这些都是很好的设备,”莫蒂默解释说:“我们把它们和已有的Pyramix系统一起用,可以支持超过四台录机。其中两台用56轨记录了舞台的演出——一台主用一台备份;还有两台录了报幕、解说和观众声,这用了40轨。第五台基本上做热备份,一直空转,以便在需要时立刻投入使用。我们还用V-Cube记录整个演出,这使我们可以以QuickTime文件格式为中心提供一个现场实况的SDI版本,所以他们在用非线性视频工作站时就可以和音频同步。”
高夫、莫蒂默和Total Audio Solutions的产品专家凯文·居里,在那天用Merging Technologies的PMF格式录了超过600GB的音频素材,并且及时用火线传输给中心.bwf文件,每一轨就是一个文件。
音频文件的处理
在中心,作为DVD制作技术实际核心的工作程序,默里把这些.bwf文件装载进一个SADiE大容量多声道PCM H-64 DAW系统(一个双卡、单界面、128路MADI视频接口)只需少量的手工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为Pyramix系统不会无故停止并且启动迅速,我录的每一段都是一套56轨的文件,观众音效的Pyramix文件就将近一个半小时。对我来说,为了节约时间,先进行一次剪辑是有必要的。比如说,把一个节目从开始到结束后一分钟剪出来并重命名,把.wav文件单个分别传给马特,让他把这些文件存进Pro Tools [HD]工作站。这样,工作站里就只保存需要处理的文件。同样再不断输入观众声的音频文件。”
劳伦斯兴奋的说:“这样工作起来非常棒,我从克利斯丁那接收并剪辑QuickTime电影文件,用我们的Canopus模块做同步,就可以对照画面进行工作。”
劳伦斯的工作就是缩混海德公园的音乐会。他选择了两间录音棚进行工作:E录音棚是中心里主要的5.1混录和配音棚,有一台带有Ultipan5.1全景声像器的SSL XL 9072 K调音台,A录音棚是两间分轨录音棚中最大的,配有一台SSL 9072 J(有一台Audient ASP510环绕声控制器)。“我们想确认有种情况会不会发生,在制作时我们会不会需要停下来并把它带到另一个房间来继续,”劳伦斯还说,“我们请了两位工程师来解决这个问题。艾德里安·霍尔作费城的演出(用ProTools),道姆·摩尔作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演出(通过多种设备,包括Alesis硬盘机和Tascam DA-88,在伦敦专业的FX Copyroom里转带子)。我们做好计划以提高这两个房间的使用率,确保每个人在这连续九天的工作中有休息的机会。”
尽管这听起来可能让人觉得很疲惫,但那九天的混音工作成为达到LIVE 8 DVD严格标准的关键因素。从开始到结束音频制作总共用去12周。
许可的保证
劳伦斯从头到尾比较了缩混前后的效果,称赞了Fairchild 670立体声电子管压缩器在处理鼓声方面的优势:“我们知道我们不应该急急忙忙的开始第一次混音,因为我们现在还只是做了演出的声音。所以我们在第一周就单单调试观众话筒,对它们进行均衡,制定出所有话筒之间的延时,其他几场演唱会的制作计划也是这样。”
“然后我们对不同风格的音乐各混了几段小样,在主调音师和克利斯丁评论后,将它们作为模版,然后在同样的地方进行修改。”
关于5.1环绕声问题,劳伦斯说:“如果你想删除一些无用的信息,在5.1中会变得非常困难。在立体声中被掩盖的许多细节,在5.1会完全暴露出来。所以如果你在剪辑主唱时,你就不能把一些小瑕疵掩盖掉。”
这么多素材中得到的这么多种缩混版本,从中做出最让大家满意的作品是件很棘手的事情。“我认识许多制作人,所以我们可以让他们在混录或制作过程中参与进来,”劳伦斯解释道:“比如说,鲍勃·普利顿(谁乐队的传奇制作人)就很棒。只需要推推子并使谁乐队听起来像谁乐队这种想法,是远远不够的,他能帮助我们把工作控制在正确的方向上。”
预示结果的征兆
在庞大的中心大楼里,主调音师马丁·格兰运用他神奇的双耳审听劳伦斯和他的团队作的混音。“他在woody控制间内,用一台SADiE DSD8 PCM模式的编辑系统,Maselec的均衡和压限器,Sontec的均衡,PMC的监听,Bryston的功放,以及Prism[Sound ADA-8XR]的A/D、D/A转换器,”默里说:“他要确保每一路听起来都尽可能标准,在强度、电平、人声电平和声像定位——所有的一切都要校平。”
从这个房间,通过另外一个火线接口把48kHz/24bit的音频信号快速的传回到默里使用的SADiE PCM H-64系统中,同样由默里在SADiE对位前做进一步的调整:“对每一段音频我都进行细致的检查,与Digi-Beta带中现场声音进行对位,然后检查并和画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