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直有这样的想法:《传播与制作》专门为“新媒体”搭建一个平台。
终于,“新媒体聚焦”诞生了。它源于视讯行业走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始于“传播”方式、“传播”平台的多样;成长于我们对行业、企业用户发展信息化业务、拓展跨行业市场的深刻理解。这些与我们互动的行业、企业用户和运营商读者群不仅是中国多媒体、数字化发展的中流砥柱,更是各行业走向融合的驱动力量。他们是“新媒体聚焦”的真正主角。
特别地,正值《传播与制作》创刊10周年之际,请允许我们再一次向各位尊敬的读者表示深深的谢意。“新媒体聚焦”也为你们而生:在这个信息平台上,新媒体产业各层面—内容集成提供商、网络运营商、IT与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专业咨询人士甚至是终端用户—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案例,共同还原出技术与应用的事实和现状。因此,在讨论“新媒体”时,各行业的融合是最重要的前提,“融合”是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区别。
坦率地讲,在市场变动剧烈的时代,没有先知先哲能准确预知未来,只有当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以看到发展的成果所表现出来的趋势。在这个渐进过程中,有的早已搁浅,有的正在加速,有的已经过去,有的迎面涌来。但是,不管怎样,因为你们的信任与期盼,“新媒体聚焦”的热情与信仰,永远不会动摇。
“新媒体聚焦”不惧怕未来的路,只因我们为你们而生。
新媒体的“新”体现在“融合”
使用电视、电脑、笔记本、手机、PDA等任何终端设备,选择任何一个最适合我所处位置和需求的网络,通过我挑选的传播方式—地面、有线、卫星、无线—“随时随地,信息随我选择”。很难吗?是的:在以前,如天书传奇。但是现在很容易:数字化采纳IT通用技术作为强大的支撑平台,通信、IT与音视频技术正在走向“融合”,行业间、技术间的融合与渗透已经使遥不可及变成现实。“天下之势,分久必合。”此言甚得之。
音视频(AV)行业结合IT恰似如虎添翼。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使业务市场从局部竞争走向全方位竞争,市场越开放就越动态,越动态就越挑战,这样的环境为各行业融合创造了宽广的舞台。以前,音视频行业孤立、垂直地发展;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步走向融合,使得通信、IT和音视频各行业间界限越来越模糊,提供的业务也彼此交叉、渗透。看:音频与数据融出VoIP,视频与数据融出互动电视,音频、视频和数据三方融出网络电视(即IPTV),音视频、数据和无线多方融出手机电视。AV与IT、通信的交叉渗透为我们带来获取资讯的新途径—新媒体。新媒体的出现让“融合”体现到淋漓尽致的程度。
“融合”创造新媒体power
同样的业务可以用不同的终端通过不同的接入网络访问,结合固定和移动网的优势,在基本语音业务的基础上,运营商和互联网业务提供商(ISP)有机会开发出多姿多彩的增值业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传统业务无法提高ARPU值,电信和广电都需要转入新的领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拓展经营思路、增加经济受益、继续树立品牌这一无形资产。尤其是电信运营商,非常重视并且大力推广各种视讯业务,因为“视讯"不仅现在是一种增值业务,将来还是固网的宽带业务和移动通信3G业务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一被选择的增长点自然花落“视讯”,围绕“视讯业务”的多方融合成就了“新媒体”。
新媒体把以IT为基础、通信为导向的业务与内容为导向的业务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两类业务的结合需要三个独立的市场—IT市场、通信市场和媒体市场的深入合作,只有在具备了丰富的内容和强大的网络支撑后,新媒体才能快速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电信和广电新的利润点,才能成为IT和新媒体技术设备的另一座金矿。融合的脚步已经迈开,对于电信和广电而言,这个脚步的快慢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败。
除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之外,新媒体也在提升人们文化生活水平以及社会信息化程度。随着移动通信和宽带接入的迅猛发展,以手机电视、宽带视频、网络电视为代表的新型娱乐应用成为当前网络娱乐经济和体验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助于打造丰富的、开放的多媒体信息平台,为大众提供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享受,不断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巨大的社会效益背后营造出一种无形的“视讯文化”,怎样引导这种文化向着可盈利的方向发展?怎样盈利才能更好的建设和保护这种文化?“融合”使新媒体这个big thing超越了媒体本身。
“融合”创造新媒体魅力之“口袋中的电视”篇
精彩继续上演,融合正在进行。在AV、IT与电信的融合进程中,市场浪尖上的各位掌门在不断理解并体会融合及其带来的好处。反过来,深刻的感悟又会推动不同行业和技术继续相互渗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说到这,不禁想起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正在努力探索的手机电视业务。移动通信运营商是聪明的,他们不仅知道通过娱乐去驱动新的市场,而且明白现代人喜欢通过简单又熟悉的手段从全方位获取资讯达到娱乐的目的。“随时随地音容并茂获取信息”,在这样一个新命题之下,“手机电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上海移动与文广集团强强联手合作的手机业务就是一例,我从上海移动获悉,2005年1月1日,上海移动与文广集团在上海地区联手试运营"手机电视"业务;2月6日,第一部为手机用户量身制作的“移动短剧”《新年星事》出场,专门设计成适合手机用户观看的长度:3分种一集;为了进一步推广业务,上海移动公司在增值业务高端用户群中招募“手机电视率先尝鲜者”,应招场面的火爆自然无需多言,随后的市场调查进一步表明在初级阶段,一些动漫和实时节目比较受欢迎。目前,上海移动正在积极拓展思路,针对交通路况、儿童娱乐等细分市场进一步推出相应的节目内容。
中国联通在手机电视方面也很积极,早在2004年4月,推出无线视讯业务—视讯新干线。中国联通的CDMA 1X用户能够通过具有流媒体功能的手机,享受移动视频、移动办公、移动休闲等视讯服务。中国联通的眼光在于把重大体育赛事的直播作为手机电视的重点,而2008的奥运直播则使手机电视业务掀起另一个新的高潮。
作为一项新的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手机电视业务拥有移动通信与生俱来的“方便、实时、互动”的好处,但是它超越了“时尚、独特、新颖”的业务本身,它的意义更在于“为媒体家族喜添新丁”,手机电视是一种融语音、图像、娱乐、音乐于一体的新兴媒体,用户的反馈说明大家喜欢这个“口袋中的电视”。
“融合”创造新媒体魅力之“我的电视台”篇
媒体家族另一新丁就是“主动”结合“互动”一起打造出的“我的电视台”—网络电视。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融合,广播电视业呈现出新的活力。网络电视(IPTV)就是一例,它是一种宽带交互式新媒体,有了网络电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创建“我的电视台”。
在最开始的阶段,语音网络和视频网络的深度融合始于H.323协议(国际电信联盟提出的关于IP电话方面的协议),有了以IP为基础的宽带网络,语音和视频不再是两个分开建设的网络,本质上说,人们对“音容并茂”的需求导致了音视频的融合。此后,媒体网络和基础数据网络的深度融合构成一个对带宽有着严格要求的网络,它用来提供媒体数据业务。现在,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加快,依靠互联网技术可以提供各种高速数据、多媒体通信、图像通信、视频点播等新业务,这样,一种宽带交互新媒体出现了。
互联网迅速崛起之后,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与应用。当电信、电脑、电视三大行业都在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市场的发展驱动三者的融合,在融合过程中,产生创新的增值业务,增值业务的实现就是集音频、视频、宽带数据于一身的网络电视。在某种意义上说,网络电视不仅仅是行业融合的结果,它更代表了一种视讯传播的新途径,“主动”结合“互动”一起打造出网络电视的魅力。
央视网络的IPTV业务可以说是“合作各方伙伴,共同探求发展”的典型案例。作为“网络上的央视”,央视网络秉承CCTV“可靠、安全、健康、严肃、准确”的理念,积极与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各方合作,拓展其内容发布平台和播出渠道。“内容集成提供商主要是利用节目资源,广泛地与电信运营商合作,将自己的优秀节目推到电信前端,向观众提供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