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演播室系统设计思路
2011-12-27
吕蔚 传播与制作
随着电视技术向高清发展的进程加快,高清频道的高清内容所占比例逐步增大,人们收看高清电视的欲望和兴趣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电视观众希望享受画质更加清晰,声音更加动听的高清电视。为满足人民的这一文化需求,各级电视台已在纷纷建设自己的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力争早日开通高清频道,实现高清节目的播出。
作为高清电视节目制作系统的核心,高清演播室系统设计由于受到眼下正是由标清向高清转换的过程之中,仍有大量的标清节目需要和系统的高清节目混播,送到演播室的微波、光纤及卫星车信号还没能完全实现高清化,播出通道还是标清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是设计成兼容高清内容的标清通道呢还是设计成兼容标清内容的高清通道是一个困惑设计工程师的难题。不同的选择将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同的投入成本,播出效果也不相同。经过深入仔细的思考,本人认为:当下如何考虑高清演播室的系统设计本质上就是系统地解决技术发展、播出效果和投入成本三者之间的协调问题。
首先是技术发展问题。很显然,高清是目前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总局自2008年11月28日宣布开播高清电视以来,就要求有条件的电视台加快开播高清频道的步伐。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也是让人们始料不及的,数百万元建设演播室不能没有技术发展的眼光,现在一些电视周边设备厂家已不再生产标清设备,而以高清兼容标清取而代之。所以电视事业的战略投入应以高清电视为发展方向是毋庸置疑的。
其次是播出效果问题。不要以为高清演播室高清系统就一定有好的播出效果,在现有的标清播出通道里播出效果最好的是标清系统。因为高清到标清有个转换问题,或是转成上下加黑边的标清信号,所谓信箱式转换,其特点是信号不丢失、画面不变形;或是转成切掉左右两边的图像信号,这种转换为满屏画面,画面不变形,但高清画面左右两端信号的丢失影响高清画面构图的美感,不适合高清成片的使用;或是16:9高清画面非线性转换成4:3标清画面,这种转换满屏画面,但图像比例发生变化,画面变形;同样道理,在高清通道系统里,标清到高清也有个转换问题,或是转成左右两条黑边的高清信号,就像我们用16:9液晶电视看4:3图像画面一样的效果,图像不变形;或是上下切边转换,这种转换图像不变形,但上下边切掉影响画面的构图美感;还有一种就是上下幅度不变,左右拉长成16:9高清画面,画面图像有变形。在标清向高清的过渡阶段,上述转换就不可避免。无论采用何种转换,对播出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必须根据我们的实际现状,做出对播出效果影响最小的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成本问题。无论广电技术发展速度是多么迅速,标清到高清,是从采集、制作、播出、传输、到终端收看等各个环节的转换,不是一蹴而就能完成的转换,必须经过一个转换过程,而先从哪个环节切入,如何逐步转换到高清和系统成本关系很大。在新建的系统中,从哪个环节选购高清设备,选购多少,有多少财力能支持我们的高清转换,高清设备的价格随着高清设备普及程度逐步走低的趋势等,都要求我们除考虑技术发展和播出效果因素外必需考虑系统成本。系统成本的内容大致分为设备的购置成本、使用成本和设备的使用效率。购置成本很清楚,高清设备价格高,但随着时间推移,高清设备的价格随着高清设备的普及程度逐步走低的趋势非常明显,和标清设备的价格距离也在逐步缩小,部分标清设备已经停产也是这个原因。其次高清系统和标清系统的使用成本也有很大不同,最明显就是磁带和光盘等记录载体的价格不同,高清磁带大约是标清磁带价格的二倍。还有就是使用卫星车高清信道比标清信道的租费贵一倍。第三无论购买标清设备还是高清设备都要考虑设备能使用的时间长短,也许眼下我们投资购买标清设备价格相对较低,播出效果也最好,但标清设备维持不了多久,一旦高清化就可能面临淘汰,相对来说设备的使用效率并不高,所以说系统成本中一个设备使用的效率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三个方面问题的考虑,再结合本台的设备现状,根据投入资金的大小,满足节目格式和兄弟台、省台乃至中央台接连传输的需求,演播室系统的设计思路就比较清晰了。可考虑以切换台为核心 ,选择演播室摄像机、前期采访摄像机、后期制作网络、传输播出系统等有关环节,逐步有序地向高清设备过渡。过渡的过程中,应根据台里高清节目逐步上升的比例,适时设定演播室制播通道的清晰度。可考虑分成这么几步来逐步实现高清化。第一步,切换台和演播室摄像机等周边设备按高清格式设计,在目前台里高清节目很少时把这些高清设备设置成标清工作模式,在目前的标清播出通道里播出效果也最好。第二步,高清节目的增加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即前期采访摄像机和编辑设备逐步实现高清化时,可考虑根据高标清节目的比例来确定设置切换台通道的高标清格式。这一阶段在播出实现高清化前,其播出效果由于高标清的变换而出现一些画面变形是不可避免的。第三步,就是播出实现高清化,此时前期采访和后期编辑设备大都已实现高清化,除少数外来信号外,已完全实现采、编、播高清化制播模式。
以上是我台高清演播室系统建设的设计思路,在向高清电视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资金紧缺的城市电视台,必须把握好电视技术的发展方向,关注电视新技术,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努力协调解决好技术发展、播出效果和系统成本的关系,实现广播电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本文观点不一定全面、正确,敬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B&P
安徽省芜湖市广播电视台
演播室 系统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