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2002-12-18 张心悦 西藏广播电视局 依马狮商务网


媒体资产管理的概况
近年来,广播电视事业蓬勃发展,随之带来的问题也增多。如何管理和保存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单位所保存的一大批有价值的视音频节目素材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存储介质和存储格式的局限性,如何完好地保存和再利用这些珍贵的历史素材和现有素材,以及满足日益增长的存储空间需要,已成为这些单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些单位中,广电行业所处理的视音频素材,由于信息量巨大,因此在存储质量、存储效率、传输质量和检索查询效率等方面有更高的性能要求。
媒体资产管理(MAM)系统的出现解决了当前存储和管理的一些迫切问题,也为将来的系统升级和全台数字化系统的融合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媒体资产管理不仅可以用来管理和处理视音频的存储,而且可以对存储媒体及其相关的诸多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检索处理,从而实现一种高效、安全的管理和存储方法。

媒体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

图1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基本组成框图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电视制作公司和广播电视机构中极有价值的视音频素材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而且将成为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的核心。目前,国外和国内有很多厂商为媒体资产管理提出了许多具体解决方案。从2002年的CCBN上可以看到,国内如大洋、索贝、奥维迅、新奥特、安达斯、创智等多家公司推出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在CCBN上,媒体资产成为了最大的亮点。从几天的展会了解,电视台和媒体机构对媒体资产的认识不是很深,对媒体资产带来的无形价值还没有足够的认识。目前,已经应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有:IBM提出方案应用于CNN和上海广播科学研究所,奥维迅提出方案应用于新华社,索贝提出方案应用于重庆电视台等等。正在推出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新奥特、创智等公司也提出了一些关于媒体资产的构想。
从技术发展来看,媒体资产管理的基础技术基本成熟。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必须抓住“存储是核心、检索是关键”去完成。已经推出的媒体资产系统一般都包括:采集、存储、管理、编目和检索、信息发布等几部分。见图1。

媒体资产管理现在所涉及的技术:
1.采集技术
采集就是要把外来的视音频素材通过数据化方式转入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由于媒体资产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当前的模拟录像带中的音像素材以数字格式转入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来,所以在采集中,不仅是对卫星信号的直接采集,也包括从其他录像带的采集,还包括从录像带的整盘直接高速的导入。采集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目前,采集技术利用有卡工作站(采集卡)双路采集技术完成素材的采集过程;一路为高质量的素材如:MPEG-2格式和DV格式,一路为低码流的素材:如MPEG-4格式。
2.存储技术
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的核心,能否高效和海量地存储是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重点。如何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实现不同数据的集中管理,如何实现网络上的数据集中访问,如何实现不同主机类型的数据访问和保护等,都是媒体资产管理中存储所要解决的。SAN与NAS两者各有优缺点,但是通过两者的结合能够提供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由SAN和NAS发展来的SDD网络模式也在媒体资产中得到了应用。存储结构都采用了三级存储模式:在线、近线和离线。存储介质上,利用大容量的磁盘阵列(SCSI)、PB数据流磁带和光盘库,通过这三者提供一个无限空间和可扩展的存储体系。磁盘阵列是一种基于RAID技术,通过SCSI或光纤与主机相连的存储介质。内部使用Ultra/Wide-Ultra2 SCSI 接口连接硬盘,并通过不同的RAID等级将数块硬盘结合在一起构成阵列,使主机将其作为一块大硬盘来使用,数据有选择地分布在多块硬盘上,多硬盘并行存取数据,极大地提高I/O性能,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格式都以MPEG-2或DV格式存储高质量的视音频素材。检索和查询、浏览素材都采用了MPEG-4格式。
3.管理技术
管理主要完成对数字化素材存储的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在存储中,如何去安排素材的在线、近线、离线存储;什么人可以去访问和管理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素材,都需要媒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在管理技术方面,都采用了素材管理和系统管理两个部分,两者结合来完成整个媒体资产的管理工作。管理技术必须涉及网络安全,媒体资源资产化和价值最大化,它们都要在管理系统中体现。
4.传输技术
随着电视台的数字化进程,能不能高效地找到所需要的素材和网上高速地传输高质量的视音频素材成为媒体资产管理的关键。完美的存储没有完美的网络传输不能体现存储的价值。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利用FC网络和以太网相结合的方法去解决网络传输问题。通过FC网络实现素材的采集和高质量素材的编辑、存储、下载和节目的输出。以太网已经发展到千兆高速网络,通过以太网实现媒体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素材的编目、检索和查询、以及虚编和浏览。由FC网络和以太网组成了以存储的媒体资源为中心的传输网络。
5.编码技术
编码技术直接关系到存储技术,选用什么样的编码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压缩最大,从而减少存储空间,是编码考虑最多的。目前的编码有DV、M-JPEG、MPEG-X等格式。媒体资产管理,首先就是要把视音频素材数据化,也就是要把模拟信号进行抽样、量化和编码。编码技术有复合编码和分量编码。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编码标准都用DV和MPEG-X两种格式。主流格式:高质量的采用MPGE-2或DV,低码率采用MPEG-4格式。高质量的素材编码目前最理想的是采样率为4:2:2的MPEG-2格式。采样率为4:2:2的MPEG-2格式的素材完全达到存储的目的。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网络传输,用于编目、检索和浏览的素材采用了基于具体内容编码的MPEG-4格式,MPEG-4的高压缩传输速率已经到达800kb/s,能满足广播电视和节目制作的需要。

目前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不足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存储、检索难等问题,通过上面的关键技术能否完全达到简便、高效、安全、稳定可靠的存储和检索,还有待实践。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能安全、稳定可靠地存储和检索,则媒体资产就没有任何意义,也体现不了媒体资产管理的价值。
CCBN2002媒体资产引起了许多电视台和媒体机构的广泛关注。专业技术人员都关心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标准和媒体资产能不能真正地达到制播存一体化;编目标准是什么;网络传输速度能不能满足高速地传输;媒体资产能否跨平台操作。在CCBN2002的主题报告会上,中央电视台何宗就副台长也提到了这个问题,他说媒体资产中素材的编目是资料运行管理工作和工艺建设工作的核心环节;编目工作方面,应遵循面向用户、服务检索和查询的基本原则。其实,没有合理的编目,怎能有高效地检索和查询!由于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编目标准,已经应用和正准备应用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编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大洋、索贝、奥维迅、新奥特、安达斯等公司推出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编目标准各不相同。为了实现将来编目标准统一,媒体资产管理的编目都是开放性的,为将来统一标准进行升级提供方便。
能不能和制作播出系统无缝连接,也成为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从今年CCBN展会看到,各个厂家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只能和自己的非编和播出系统相连。大洋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基本能和大洋的非编和播出连接,索贝的媒体资产也基本能和索贝的非编和播出连接,但是所有家公司都没有应用于不同厂家间的互联!
网络的高速传输直接影响编目和检索的速度。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不能快速完成所有功能,网络速度至关重要。媒体资产管理采用的FC网络和高速以太网的双网结构能不能完全满足视音频的传输,速度究竟能达到多少,需要给出一个量化标准。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1.编目标准统一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节目制作和播出的中心,统一编目标准才能更好发挥视音频素材的价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利于媒体资料的交换。媒体资产的目的之一也就要用于节目的出售和交换,要真正做到一次编码和编目、多次复用,编目标准也必须统一。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素材,北京电视台要买,买好后,如果没有统一的编目标准,北京电视台只有对买来的素材重新进行编目标引,才能入库保存;编目标引标准不一致,素材就不能直接存入到北京电视台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去。为了体现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价值,将来编目的标准一定要统一。各个厂商开发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系统都是为一些单位定性制作的。随着广域网络技术的成熟,电视台间通过网络传送素材可能性越来越大,通过网络直接检索和查询其他电视台资料库素材也随之增加,要想使用通用的检索接口和界面检索其他电视台的资料库,必须使用统一规范的编目标准和检索机制。对于各个厂商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必须按照标准定制系统,才能保证将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互连性。
2.管理方便安全
对素材的管理要更方便和安全,系统应该更能自动完成许多素材的管理工作,不需要人工去干预。比如,素材的迁移、存储,系统能够智能化地识别在线、近线、离线存储。系统的安全防护要更加强大,如果系统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中存储的视音频素材是危险的,所以,媒体资产管理系统必须提供最强有力的安全防护措施。
3.检索更加高效
检索的高效率,体现在多方面,用户都希望能很方便和快速地检索和查询到所需要的素材。能否通过智能化的手段进行查询是未来媒体资产管理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