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FONT size=2> 金秋,国庆节前夕。</FONT></TD></TR><TR><TD><FONT size=2> Sony公司广播电视专业设备亚洲总部中国业务运营中心,在北京华龙电影数字制作有限公司的数字电影放映室举办了“数字电影制作及拍摄技巧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影集团、电影局领导、电影学院、电影频道、电影厂以及制作公司等电影行业的专业人士近30余人。</FONT></TD></TR><TR><TD><FONT size=2> 会上,受Sony公司和本刊主编邀请专程前来讲课的美国先河影视公司总裁温文杰先生做了“数字电影制作及拍摄技巧”的主题报告。随后,Sony中国业务运营中心技术总监王亚明先生就“HDCAM摄像机伽玛特性的调整”等问题做了发言,并由他们共同主持,对与会的专业人士所提问题一做了解答。最后,利用华龙公司的数字电影放映机和胶片电影放映机比较着放映了温文杰先生带来的《午夜曼哈顿》两种(高清磁带和胶片)片花,<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5 cellpadding=0 align=left><tr><td><img src="data:image/gif;base64,R0lGODlhAQABAAAAACH5BAEKAAEALAAAAAABAAEAAAICTAEAOw==" data-src="/Files/BeyondPic/2009-5/26/0952622173344587.gif" alt="Sony敲响中国数字电影大门" title="Sony敲响中国数字电影大门" border=0></td></tr></table>让与会者大饱了眼福。<BR> 会前,王亚明先生介绍了本次研讨会宗旨。今年1月份和BIRTV期间,Sony分别举办了两次高清晰度电视制作的研讨会。经过这两次活动Sony发现:电影行业的电影人对高清晰度电视的要求和电视台等视频界人士对高清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Sony决定将公司的高清推广活动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专门针对电影行业的专家和领导,较为深入地研究一些和电影有关的技术问题;另外一部分专门针对电视台系统的同仁,再举办一次活动,时间大概是11月。最后,王亚明先生还特别感谢了华龙公司为这次会议提供的场地—国内顶级的数字电影制作与放映环境,这是中国电影人的基地。</FONT></TD></TR><TR><TD><FONT size=2> 中国电影集团总工程师、华龙公司总经理黄耀祖特别肯定了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华龙公司是“中国电影集团”的下属公司,由国家财政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及中国电影集团共同投资创立,是国家计委批准设立的“电影数字制作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的承担单位。华龙公司专门从事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影视节目制作业务,并且是24小时服务。现在该公司已有不少的高清设备,Sony是其很好的合作伙伴。在数字电影的放映端,华龙公司也具有世界一流的DLP数字电影放映机。当前,数字影院发展势头迅猛,国内现有15家试映影院,明年将发展至100家。现在多家电影制片厂、名导演经常来华龙公司咨询如何用数字设备拍摄、制作电影和广告等问题。这次研讨会的举办恰逢其时。</FONT></TD></TR><TR><TD><FONT size=2> 温先生是首位投资24P高清前后期制作器材并出品高清影视节目的华人。他的首部24P高清动作片《午夜曼哈顿》转成胶片参加第24届费城国际电影节,赢得“最佳故事片”及“最佳摄影”两项大奖。他曾任摄影指导拍摄了40余部影视作品。其中,港产、美国产电影、电视系列片等分别在HBO、FOX等全国电视网上播放。他具有俄亥俄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曾在香港、美国的电影学院任教,近年又致力于边际科学研究,力推影视艺术创作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在胶片与数字科技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发挥着桥梁作用。</FONT></TD></TR><TR><TD><FONT size=2>温先生的演讲内容包括方方面面,现将其主要观点摘录如下:</FONT></TD></TR><TR><TD><FONT color=#ff00ff size=2><FONT color=#000000> </FONT>(1)高清晰度电视及其应用</FONT></TD></TR><TR><TD><FONT size=2> 高清电视在美国已经发展好几年了,但一直进展缓慢,温文杰曾担心过,高清广播会不会遭不幸?然而,高清电视现在突然地火爆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自好来坞的《星球大战》推出后,其它好几部用高清拍的电视片都出来了,效果非常好,成本大大降低。所以,今年才会急剧上升,据说将有44部黄金时段的电视剧采用高清设备拍摄。用高清设备拍电影,对独立电影制片人来说,开始只认为是一个省钱的代用品。后来发现,很多大片场也都采用这项新科技。包括欧洲不怎么注重高清的一些制片人也开始采用24P来拍摄电影,这就不能不归功于高清技术的优势了。</FONT></TD></TR><TR><TD><FONT color=#ff00ff size=2><FONT color=#000000> </FONT>(2)高清电影制作的工艺流程</FONT></TD></TR><TR><TD><FONT size=2> 对于电影人来说,灯光决不能含糊,灯的功率可能会小些,但布光还是很讲究的,否则出不来效果。人员配置也不能太少。由于导演、摄影指导都要在监视器前看效果,所以,往往要加一个掌机人。有人认为拍高清会快些,跟拍录像一样。其实不然,少了换胶片盒的时间,但排练、走位、布光、拉线等一点也不能省。当然,考虑到整体时间,特别是后期制作省却了洗印等很多等待时间,总的还是会快一些的。就导演而言,最大的好处是不用老换胶片盒打断演员情绪(一盘磁带50分钟比胶片盒长多了);能从监视器上及时看到效果,便于与美工、道具、灯光和摄影师们沟通;后期还能有较大的处理余地(如,校色、加特技等);24P格式世界通用,避免了欧洲50i、美洲60i互不相通,减少了制转所造成的质量下降,影响节目不好卖等。用了Sony的24P制成高清电影质量就更有保证了。</FONT></TD></TR><TR><TD><FONT color=#ff00ff size=2><FONT color=#000000> </FONT>(3)电影人在数字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FONT></TD></TR><TR><TD><FONT size=2> 新时代摄影师的任务和角色是:一方面要研究镜头怎么运用,一方面还要考虑如何调整镜头参数,以便达到胶片效果。由于整个过程可变因素太多,磁转胶时还要调整很多参数,加上用正片还是用负片效果也不一样。所以,作为一个新型摄影师、导演,是要试验很多不同东西的,要大胆尝试新技术,要做更多的实验,要找出自己的出路(摸清客观规律)。</FONT></TD></TR><TR><TD><FONT color=#ff00ff size=2><FONT color=#000000> </FONT>(4)以转成胶片为目的的高清摄像机“最佳”设置</FONT></TD></TR><TR><TD><FONT size=2> 如何运用好高清摄像机,做到像胶片一样的效果,首先要看所拍东西用于哪个方面,是广播、是胶转磁、还是数字影院?三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技术方面如何调?特别是伽玛(主要由Sony的王亚明先生讲解)。温文杰则从用户角度看如何操控。主要是在PAINT菜单里面,第一页STATUS里的黑伽玛(BLACK GAMMA)、拐点(KNEE)、白切割(WHITE CLIP)、矩阵(MATRIX)、杂散光(FLARE)和主伽玛(MASTER GAMMA)都要ON,惟独轮廓(DETAIL)要OFF。调整时,因黑伽玛反映的是暗部曲线,要上调(数值上调,其实是压下去的意思)因为胶片在暗部反映不敏感;拐点要压低(多留出一些高光部分),这是最重要的一环。Sony的“拐点”可变功能,正能适应这一需要。整个调整过程的原理就是:压缩黑伽玛使“MASTER GAMMA”达25左右,使高亮度的层次再增加一点(利用提高“WHITE CLIP(白切割)”,即超过10%的高亮度部分)。因为胶片的密度有余量可以承受,这里也不用考虑信号转换中的“合法”与“有效”问题。因为那是录像机的事。SKIN DETAIL是Sony公司一个很有趣的科技,它可以让你用这架摄像机拍摄某种颜色,而后只柔化一个颜色,居然能够不影响画面上的其他颜色。如,面对两个主角,一个黑人,一个白人,把镜头推上去以后发现,两个人的皮肤太粗糙了,这时就只柔化皮肤颜色,背景、布景可以不动,仍旧清晰可见。原理是:MULIT MATRIX打开以后,可以允许你改变16个颜色,每一个局部颜色可以调整22.5°范围。</FONT></TD></TR></TBOD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