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以人为本并重
3月25~26日,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在青岛举行。这次会议是根据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指示,由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徐光春作了重要报告,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主持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财政部部长助理张少春、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郝昭成作了重要发言,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作了会议总结。青岛市汇报了有线电视的进展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会市、计划单列市党委宣传部分管部长、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广电局长、广电集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实地考察了青岛有线数字电视的实际情况。这次会议在广电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规格高、规模大,足见中央对广电数字化的重视,标志着广电数字化由“独唱”进入了“大合唱”的新阶段,标志着有线电视数字化由卖数字机顶盒的市场行为进入了由政府推动整体转换的新阶段。经过这次现场会议,广电数字化的指导思想更加明确,那就是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以人为本并重。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说到底就是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生产力才是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推动因素。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推进广播电台、电视台内部数字化、网络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劳动效率,发挥最大效益;就是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推进广播电视用户端数字化,使电视机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跨越数字鸿沟,使家家户户享受到数字化生活。到去年底,我国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68座、广播电视节目4064套(广播1793套、电视2271套)、发射台和转播台8万座、卫星收转站82万座、有线电视网络300多万公里、有线电视用户1亿多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3.56%和94.82%,收音机、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约5亿台和4亿台。随着广播电视节目套数的不断增加,转播争议纠纷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突出,落地入户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目前,广播电视入户主要有三种手段:一是无线覆盖。由于无线电频谱资源有限,每个城市和地区一般只有5套左右的电视频道、5套左右的中波广播频率、8套左右的调频广播频率,这远远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入户的要求。由于我国尚未确定地面数字电视标准,通过无线覆盖方式解决几十套节目入户问题还有待时日。二是卫星直接入户(DTH)。通过卫星技术可以实现几十套几百套节目入户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发射直播卫星,我国禁止个体接收卫星电视,尽管已建有卫星直播试验平台,但仅限于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覆盖范围。三是有线入户。有线电视已经由最初的共用天线系统发展到现在光纤电缆混合系统(HFC),但是由于用户端仍是模拟电视机,有线电视用户网传输电视节目的容量只有50套左右,而目前要求通过有线电视入户的电视节目约60套(中央电视台15套节目、中国教育电视台3套、本省台7套左右、本市地台2套左右、各省台卫视节目),此外,还有广播节目和30多套付费频道需要通过有线电视入户。数字化成为必然选择。数字化可以使有线电视传输500套左右的电视节目,传输容量大大增加,不仅解决了入户瓶颈问题,为广播电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方面、多层面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还要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公报,去年全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市为37.1%,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农村为45.6%,降低0.6个百分点。这表明人们精神文化消费的能力大大增强,国定电话、手机电话都超过2.6亿户就是明证,人们的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广播电视数字化就是要汇天下之精华,扬独家之优势,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提供多媒体的信息平台,人们通过电视机不仅可以看电视,还可以听广播和点播节目,不仅可以享受广播电视节目服务,还可以享受资讯信息、娱乐游戏、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和资讯信息需求,方便便捷、价廉物美,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