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卫星(5)
2002-11-05
上海东方电视台 谢丰奕 依马狮网
中国研制二代直播卫星 |
尽管由于种种原因2003年中国发射首颗直播卫星的计划已被取消,但中国发展直播卫星的技术准备不会停。8月29日,应邀来沪在2002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空间院)徐福祥院长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发展中国直播卫星电视的目标没有改变,空间院承担的研制直播卫星的技术准备工作不会停止。目前空间院正集中技术力量,进行科技攻关,争取按计划或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东方红四号”卫星研制任务。 |
徐福祥指出,卫星数字电视直播业务在美国、欧洲、日本发展迅速,并已在全球获得了广泛应用,形成了一种新的技术产业;我国最适合发展卫视直播业务,加速发展我国的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对于带动我国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乃至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势在必行。他说,我国直播卫星的研究起步较早,并在近年来“村村通”工程中成功实施了电视广播节目通过卫星直接到户(DTH)的传输试验,现有DTH用户约1.2万个。2000年3月至2001年初,在国家计委主持及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完成了《中国广播电视卫星直播系统可行性认证报告》。报告规定该系统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提供8个Ku波段转发器,系统为全数字化传输;系统对节目和数据进行加密授权管理,用户条件接收;拟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规划、国家扶持、企业运作”的基本模式,国内自主研制。该项目已上报,待正式批准实施。 |
鉴于规划中采用“东三”平台的我国第一代直播卫星,总功率仅2.4kW左右,转发器仅8个,设计寿命10年,发射重量约2.3吨。与总功率高达10~15kW以上、可携带32~52个以上的转发器、设计寿命一般为15年,发射重量大多超过4.5吨的世界上大型电视直播卫星相比,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为了满足未来国内对广播电视及通信业务更大的需求并进入国际通信卫星市场。徐福祥说,空间院在国家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支持下,去年底正式启动了大型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广播卫星“东方红四号”的研制工程。“东四”卫星发射重量可达5.2吨,设计寿命15年,可负载50个转发器,总功率提高到8~10kW,并留有余量,可扩大到10kW以上,卫星总体性能与当今世界上大型通信广播卫星将可比拟。“东四”卫星公用平台适用于大容量通信广播卫星、直播卫星及宽带通信等新型业务卫星,代表了中国空间技术的最新水平,预计该平台的研制任务可在四年内完成。 |
徐福祥说,中国第二代直播卫星是大容量高功率卫星,采用“东四”平台;空间技术研究院将依据国家主管部门的用户需求及其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二代直播卫星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为二代卫星直播数字电视系统的研制和建造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在谈到正由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鑫诺二号(Sinosat 2)卫星时,徐福祥告诉记者,鑫诺二号卫星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可以按期完成卫星初样和正样的研制,卫星预计2005年初可出厂,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 “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升空。 |
根据鑫诺卫星通信有限公司的需求,鑫诺二号卫星是我国采用“东四”卫星平台的首发星,也是一颗具有当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商用广播通信卫星,其技术水平与美国洛·马公司A2100AX型卫星及劳拉公司FS1300型卫星、法国阿尔卡特公司SB3000 B3型卫星的水平相当,卫星性能优于目前亚洲地区上空的在轨卫星。该卫星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广播电视、个人通信(Direc·PC)和数字宽频多媒体系统用户,用户终端天线口径一般为0.45米。当然,鑫诺二号卫星届时可用作我国首颗电视直播卫星。 |
|
|
外星进军中国宽带市场 |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日趋增多的市场需求,中国VSAT卫星通信宽带应用正从因特网高速接入、企业内部专网发展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农村电话以及邮政、无线数据传输等多方面,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中国卫星通信宽带应用市场的巨大商机,更加引起国际卫星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的关注。两颗将分别在今年11月和明年11月发射、并在亚太地区上空运行的新型宽带通信卫星NSS 6及iPSTAR的运营商,最近加快了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
预计今年11月22日由欧洲Ariane 4型火箭发射升空的NSS 6宽带卫星由新天卫星公司(New Skies Satellites)经营。NSS 6是一颗采用美国洛·马公司A2100AX 卫星平台的高功率高性能通信卫星,覆盖区域西至地中海、东至日本、北至俄罗斯、南至澳大利亚,包括整个亚洲、澳大利亚、中东和南非。该卫星发射重量4.7吨,总功率11kW,设计在轨寿命14年,携带50个Ku波段转发器和12个Ka波段转发器,其定点轨位是印度洋地区95°E的轨道上空。NSS 6是NSS公司专门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双向交互式宽带多媒体、通信和家庭直播服务的宽带通信卫星,可用于话音、数据、因特网、内容发送、DTH服务、远程教育和VSAT应用等业务。NSS 6卫星设计了东北亚、东南亚、中国、印度、中东、澳大利亚6个高率Ku波束,其中中国波束覆盖全中国,东北亚波束覆盖中国东北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这6个Ku波束能为任何市场的小型企业、服务提供商或家庭屋顶天线传输宽带媒体信息;NSS 6卫星特别设计的12个Ka波段高增益点波束将为包括上海、北京、武汉、香港、台北、东京、汉城、悉尼、德里等在内的亚太地区12个重点城市的主要媒体、信息及通信用户提供服务,这些地区的用户只需使用口径0.65米的上行天线就能进行信息双向交流或通信。 |
为了开拓中国宽带服务市场,NSS公司北京办事处最近宣布正式成立。负责NSS 6卫星在中国的销售、技术支持和商业联系等服务。此外,NSS公司正积极寻找中国国内卫星运营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进军中国宽带市场。 |
将于2003年11月由欧洲Ariane 5型火箭发射的宽带通信卫星iPSTAR是泰国Shin卫星大众有限公司经营的第4颗通信卫星。该卫星采用美国劳拉公司FS 1300SX卫星平台,发射重量达6.5吨,设计寿命12年,将在120°E的轨道上空定点,为亚太地区各国用户提供宽带因特网接入及大众宽带接入服务、视频会议及远程教学、远程医疗、VOIP/FOIP、多媒体内容组播/广播、VPN等宽带业务。令人关注的是,这颗新型宽带通信卫星在空间段采用了“蜂窝”多点波束等独特技术,设计了覆盖人口密集地区的Ku波段84个点波束、3个成形波束及7个地区广播波束,从而使前向和反向带宽增加到45Gb/s,可容纳亚太地区至2008年1300万目标用户;而在地面段则将在亚太地区各地建立18个关口站,其中有3个关口站将建在上海、北京和广州,台北也将建关口站。 |
据Shin卫星公司介绍,该公司今年8月初与上海维赛特网络系统公司签订了双方合作在上海建立iPSTAR关口站的协议,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建立北京、广州关口站的工作也正在进行。IPSTAR卫星至2008年在中国大陆的目标订户是510万,占其总目标订户的39%,为了方便中国用户,未来该公司将组织安排iPSTAR终端等相关设备在中国生产。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