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笔记本电脑给人们带来的印象也在逐渐改变。笔记本电脑的功能不再只是“笔记本”——打打字、上上网,它已经可以担负起视频编辑的重任,这在两三年以前是不可思议的事。由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数码摄像机组合而成的移动采编系统,把记者真正变成了“快速反应部队”,而移动采编系统的初露端倪和快速发展,也正在促成IT和AV行业的进一步融合。
品牌移动编辑系统
国内外的知名厂商已经看好了移动编辑这块市场,推出了它们的产品,其中包括大洋、贝尔等国内知名厂商,也包括爱维德、CANOPUS、苹果等国外厂商。大洋推出的X-DV和贝尔推出的FREE EDIT DV都支持WINDOWS XP平台,软件和硬件的完美匹配能够使它们独立应付DV素材的采集、编辑、媒体流传输、甚至DVD刻录的任务。这些移动编辑系统不仅完美地保证了专业的视频质量,而且界面和其他高端产品一样易于掌握。这些移动编辑系统属于纯软件编辑,在没有硬件编辑板卡的支持下,通过软件引擎驱动笔记本电脑的CPU,来完成素材采集、输出、编码、编辑、特技等功能。这些国产移动编辑系统随着记者到过三峡、进过伊拉克,质量经受住了考验。
而著名的苹果公司在成功推出POWER G5电脑的同时,也把经典编辑软件FINAL CUT PRO 3升级到FINAL CUT PRO 4。许多专业视频编辑人士,尤其是国外资深编辑人,对FINAL CUT PRO的赞扬从未降低过,美国著名导演索德博格指定用FINAL CUT PRO剪辑他的电影《正面全裸》。运行在苹果OS平台上的FIANL CUT PRO 4,具有“模式转换”的功能,可以在剪辑、特效、修改等模式下自由切换,不需要硬件板卡支持,也可以实时重放特技效果。同时,FINAL CUT PRO 4还提供“脱机编辑”的功能。在外出采集素材时,我们可以以低质量的画面进行编辑,记录下时间码,回到机房时,再用时间码把图像转换成高质量。这个功能对于用移动采编系统制作讲求时效的专题报道的人士是很有用的。
对于CANOPUS公司,中国用户最熟悉的莫过于它的DV STROM非编板卡,而CANOPUS的新动作,就是在众人惊讶的眼光中推出了它的CWS30——一个为移动编辑需要而设计的便携式编辑工作站。CWS30与其它CWS系列产品联合使用,如CWS100,或作为为移动编辑需要设计的独立的解决方案。CWS30的核心是 Rextor——CANOPUS强大的非线性编辑软件解决方案。除了自由渲染、3个视频流实时DV 输出之外,Rextor为广播应用软件提供了最适合的专业特征,包括有高级搜索和存储能力的复杂素材管理功能,实时2维/3维特技,运动速度控制的字幕和整套的视频滤镜及调制器。滤镜包括实时矢量/波形显示器的YUV和 RGB色彩修正。CWS30 可以使编辑者创造DVD的MPEG文件、流媒体视频文件,用于其它广播系统的工业标准EDL文件和其它可与CANOPUS CWS编辑系统兼容的文件。
这些针对专业媒体和机构的移动编辑产品,能够提供强大的性能和有效的稳定性。但是,对于预算有限的人士而言,就显得昂贵了,因为这些强大的品牌移动编辑系统往往在软件开发上花费了很大精力,因此它们和笔记本电脑捆绑销售时,软件的价格都通常不菲。而预算有限的独立制作人,他们关心的是,设备要尽可能的轻巧,但是预算也要控制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因此,他们可能更倾向于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进行视频编辑。
兼容式的移动编辑系统
我们姑且把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进行视频编辑称为“兼容式的移动编辑”。这样,在笔记本电脑上可以安装的编辑软件就十分广泛了,像ADOBE PREMIERE,ULEAD MEDIA STUDIO PRO等等,这些软件都很普遍,非常容易得到。
笔记本电脑的各项性能已经有显著的提高,就像SONY公司推出的PCG-GRT30CP。它是SONY推出用以取代GRT25CP的新一代旗舰机型。它的处理器采用533MHz外频的台式P4 2.8G处理器(P4-M还没能达到如此高频率),主板为SIS648芯片组,配置了512MB DDR内存,60GB硬盘,显卡方面则是令人惊讶的nVIDIA GeForce FX Go5600(64MB显存)的独立显卡,16.1液晶屏支持1600_1200高分辨率;I/O方面具备拥有3个USB2.0接口,1个1394接口,PC卡插槽,AV输出接口、LAN/Modem接口,光驱部分和GRT25CP一样为DVD刻录机,另外它还具备了无线网络连接和蓝牙套件,绝对可以作为台式机的替代品。
而很多国产笔记本电脑也集成了IEEE-1394接口,配置了30G——40G的硬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