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是以实时的语音、视频、文字、图像和动画等媒体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通过视频会议,身处不同地点的人们可以进行即时的交流,不仅仅是声音,还包括图像、数据和文件共享等。这使得用户能够像面对面那样交流,大大提高了效率。
传统上的视频会议由于价格昂贵仅被军队、政府机构和少数大型企业所使用。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宽带网络通信线路高速发展,语音和视频效果的提高,以及系统设备价格的大幅下降,视频会议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实用的商业沟通工具,被各行业所使用。
在我国,视频会议真正被重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是在2003年非典之后,在全国抗击非典的重要时刻,上至政府部门,下至企业、个人,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在减少公众接触的同时,保证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自此之后,视频会议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09年虽然爆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但中国视频会议市场并未受到太大影响,表现依然抢眼,宝利通、腾博、中兴和华为等主流厂商在2009年业绩依然获得较大的突破。
2010年,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逐渐消退,视频会议市场重新回暖。特别是随着高清视频会议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市场将迎来标清转高清的高潮。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在2010年,中国视频会议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4.1亿元,增长率为15.1%。在2011年,视频会议市场规模将达到52.9 亿元,增长率为20%。

IT与AV的融合
视频会议系统在保持市场增长的同时,也在呈现出一种IT与AV融合的态势。按照传统观念,会议系统属于AV领域,强调的是本地会议视听的体验,视频会议隶属IT领域,着重的是异地的交流。而随着社会发展,为数众多的企业,面对日渐扩展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复杂组织机构,以及不断变化的广域网络和复杂的专业数字会议设备,亟需组建一种灵活高效、互联互通、便捷且易于管理的会议系统,这使得AV会议系统产品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新一代视频会议系统则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基础运营成本的降低,日益朝向低成本和高质量运行的方向发展。用户除了要求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原有网络使用效率的同时,对本地和异地的视听品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促使视频会议不断加强与其他信息系统的融合,尤其是大屏幕系统和AV系统的融合。

北京飞立信电子产品总监曹忻军认为,网络就像一个桥梁,将IT和AV联系到一起,未来统一通讯技术发展方向是IP将融合所有协议,AV将融合所有格式,互联互通,开放代替封闭。
“视频会议IT/AV的融合,实际就是‘融合通信’的概念,它是通信网络业务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目前所有通信领域的巨头都在致力于此方面的工作。”宝利通中国区总经理李钢表示。
据悉,宝利通的融合通信解决方案全面整合了以往的数据网络、音频网络、视频网络、新兴的即时通信类网络,形成统一的融合通信平台;实现视频、音频、数据多种应用合一;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进行管理,从而达到业务融合的目标。同时通过建立广泛联盟,以实现面向不同业务领域的融合通信,实现基于用户业务的,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进行视音频通信。
不仅技术融合在进行,行业之间也在进行着融合渗透,前不久思科完成了对知名视频会议厂商腾博的收购,罗技则把LifeSize整编于帐下,引起业内不小震动,这似乎预示着IT/AV整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汉唐自远公司技术支持管理部部长宋建东认为,IT和AV融合是必然的结果,根据多年行业经验,可以看到其中的变化。当前包括IBM在内的很多IT行业客户都开始做AV集成方面的方案。华为通讯发展到一定程度,下一步就需要来推动可视化,比如华为现在推的智真,最终也希望实现可视化的沟通。它需要向这个行业渗透,收购是最快的渗透方式,会使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份额更强大。IT行业在向AV行业渗透,而AV行业自身也在这样做,如松下产品向IT的渗透,具有网络功能等离子显示器、基于网络控制和管理的投影机都已在销售,今后还将推出互联网投影机。[Page]
如何正确选择系统
IT/AV融合下的视频会议是一个以网络为媒介的多媒体会议平台,使用者突破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实现了面对面般的交流效果。系统采用先进的音视频编解码技术,保证了产品清晰的语音和视频效果;它强大的数据共享功能更为用户提供了电子白板、网页同步、程序共享、演讲稿同步、虚拟打印、文件传输等丰富的会议辅助功能,能够全面满足远程视频会议、资料共享、协同工作、异地商务、远程培训以及远程炒股等各种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高效快捷的沟通新途径,有效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但如此功能丰富强大的视频会议系统,也对用户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如何才能避免误区,在眼花缭乱、功能众多的产品中选择到适合自身需要的视频会议系统呢?
“当前,不少客户在选择系统时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技术越先进、产品越新越好,盲目追究高清,对视频关注效果要远远超过音频效果,这是不正确的。”
在视频会议领域从业多年的汉唐自远宋建东表示:先进技术的成熟肯定会经历一段时期,而成熟之前要有许多的试验和测试。如果迫不及待的采用了最新的技术,很可能成为厂家的免费测试员。由于技术发展比较迅速,销售人员一般都会推荐最新产品,但新旧产品之间往往存在一些兼容问题;高清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对会议室装修、视频输入设备、终端设备、MCU、切换设备、显示设备、网络带宽都有很高要求,投入也会高出很多。事实上,如果显示屏幕尺寸在55英寸以下,高、标清显示效果区别不是很明显;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注重显示效果,在摄像头和显示设备的投资越来越大,却忽略了声音效果,好多会场甚至连一个调音台都没有,结果导致整个系统效果很不好,经常会有杂音、回音。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部分客户是盲目追求低端,”北京飞立信电子产品总监曹忻军补充道,“只要实现基本声音影像就行了,不考虑未来发展。这主要源于对系统的不了解,当建成使用一段时间有了初步了解,想要升级扩展时,已经不可能了。”
为了帮助客户避免进入误区,飞立信人员在初次接触客户时,至少要了解四个方面情况:一是系统会议室数量,由此来确定终端数量;二是客户公司的带宽状况,来确定配备终端的性能,相对来说高性能对于带宽需求也高;三是视频会议主要的功用,是作为会议、培训、演示、教学,还是讨论应用;四是投资预算。据此来给客户选择适合的方案。
通过在中国10年的发展,宝利通接触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其认为中国客户在选择系统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 过于注重技术指标,忽视了系统的成熟和稳定性;
• 对会议电视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应用上:MCU+EP;
• 盲目追求功能的多样性,忽视自身的实际应用需求;
• 过于注重价格因素,忽视了系统整体功能和软、硬件的实际能力。
视频会议是一种融合的技术,是伴随着IT技术、网络通信、视听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融合下的视频会议系统功能更为强大,但同时结构也更为复杂。不仅新用户会出现选择的误区和问题,老用户也往往迷茫于各种新技术新功能中不知所以。不过即使如此,客户在考虑购买视频会议系统时,还是要尽量多了解视频会议系统相关知识,多方比较,每家企业实际情况不一样,所需的视频会议系统也不尽相同,应综合分析考虑技术、建设成本、实际使用需求、系统运维费用、系统生命周期等诸多因素并与厂商多交流,选择最适合的视频会议系统。
具体来说,在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稳定可靠性[Page]
视频会议具有实时传输画面和语音,使与会者之间沟通顺畅,就像在会议室开会一样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画面、语音断断续续、延迟严重,将会使人产生不适应感,从而影响到会议的质量。所以视频系统应有较高的稳定可靠性,才能保障会议顺利进行。
稳定可靠的系统应具备:
• 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用户所要求功能的能力,能长 期稳定的工作;
• 结构简单,支持冗余备份,可靠性高;
• 对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较低;
• 系统启动快,系统掉电后再来电或网络传输中断后再恢复 正常时间快;
• 具备应急系统,在主系统不能正常工作时,很快切换到应 急系统保证会议继续进行。
2、简单易用性
系统操作应灵活方便,易于掌握,而不应是只供专业技术人员使用的系统。简单易用的视频会议系统将会大大提高沟通的效率,可随时展开会议或者进行沟通展示。特别对于中小企业来讲,网络环境一般比较简单,因此选择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视频会议就能基本满足用户需求。而且这样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对视频会议设备使用的培训成本。
考虑要素:
• 系统操作应用灵活方便,易于掌握;
• 针对实际应用的特点,具有多种管理方式;
• 系统的各种功能贴近应用,便于实际常规应用;
• 系统具备各种级别的诊断及故障提示功能,便于诊断、维护。
3、扩展兼容性
视频会议系统发展很快,因此在选择方案时要考虑今后升级扩展性、与其他系统产品的互联互通的兼容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客户不浪费投资,最大合理化使用整合手中的资源,而不必有了新需求时才发现必须重新构建新的系统。
考虑要素:
• 系统编解码协议等均符合国际标准,并可以和其他主流厂家进行兼容;
• 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软件、硬件、通讯、网络、操作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接口和工具,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
• 能够适应多功能、外向型的要求,留有充分的扩充余地,便于融入随新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新功能。
4、性价经济性
建设视频会议系统,必须考虑经济性价比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成本,运营维护成本,周边设备成本、扩展成本等,根据自己的业务需要选择硬件或软件的实现方式。
考虑要素:
• 系统本身的价格(包括系统、技术服务和培训);
• 系统运行后经济效应预算的可能收益;
• 对系统实施现场的特殊要求所需的费用;
• 对系统集成所需的有关软件和硬件等的开发费用,以及今后系统的易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