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实现对电视台数字媒体节目的存储、管理、转换、共享和发布的一个信息交流平台,为各种网络系统提供包括素材、节目等资源的支持,大大提高其数字化运营水平,也为以往的珍贵资料的保存提供了可能。在各个电视台非线编辑系统建设和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以非编素材的保存和节目资料的保存为主的媒资管理系统的建设被提上了日程。建立这样的一个小型媒资系统,电视台遇到的难题是:非编网络往往不是一次投入完成,整个媒资系统可能需要和几个不同厂家不同网络结构的非编网络异构。
【关键词】媒资系统 异构 存储 编目 检索
一.吴江台媒资建设的背景
1.从1993年吴江台正式开播到如今数字化改造的基本完成,期间留下了无数珍贵历史资料和素材,如何完好地保存和再利用这些以各种存储介质记录的珍贵历史素材和素材,已成为我台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引进媒体资产管理系统能解决当前存储和管理的面临的这些问题,它不仅可以用来管理和处理视音频的存储,而且可以对存储媒体及其相关的诸多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检索处理,从而实现高效、安全的管理和存储。
2.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和观众对电视节目的需求,制作节目的数量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媒体资产的再利用也越来越频繁。非编制作网的空间毕竟有限,每个人拍摄的重要资料无法及时有效的保存,甚至会因为空间问题而被删除掉;采用传统的数字带保存方式,重要资料的采集保存又耗时耗力。建立的媒资管理系统就是集数字化采集、保存、管理、共享利用的综合系统,是要以数字化为前提,解决音视频内容的存储和再利用问题,为媒资使用者提供简便的查询方法和手段,实现安全、完整地保存媒体资产和高效、低成本地利用媒体资产的目的。
二.媒资网络结构的选择和设计
吴江电视台目前有两套非编网络,一套是2007年建设的FC(2GB)新闻网,采用了SAN的网络结构;另一套是2008年建设的栏目网,采用ISCIS协议的IPSAN网络。两个网络的新闻和重要资料都需要保存到媒资,同时为了保证两个非编网络的安全性,两个非编网络不能直接互联互通. 吴江电视台数据编码格式采取统一的格式DV25和DV50。我们经过前期的考察和论证,提出以下两套媒资方案,需要指出的是,第一套方案中媒资需要和原有非编网络采用同一厂家,第二套方案可以采用不同的厂家。
1.第一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是采用SAN的结构网络,两个网络都采用提交+流程的全自动方式上传媒资,客户端(非编)可直接对需上载的资料右键提交即可完成。FCSAN网络的数据通过光纤上载媒资,IPSAN网络数据通过千兆以太网上载到媒资。上载工作原理是:素材提交时,通过大洋公司安装在非编客户端的媒资插件提交到媒资流程服务器,服务器将自动从非编数据库找到相应的素材,通过非编网络上载至媒资盘箱。下载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非编客户端BS方式查询到素材,直接提交下载到自己所在非编,所有步骤也是通过流程服务器完成。具体结构图如图1。

图1
由于媒资系统采用了和非编网络统一的视频文件格式,在这个结构图中并未设置转码服务器,如果网络中存在不同的文件格式需上载,则必须给两套非编网络设置两台转码服务器。另外,根据我们的要求,对外来素材交流频繁的IPSAN网络使用了一台硬件防火墙或网闸作为隔离,达到病毒防护的目的。这套方案的优点是:提交素材到媒资操作简单,速度快,全后台运行。缺点是:一次性投入成本高,后期维护相对复杂,维护人员相对多。
2.第二套方案
第二套方案是采用NAS的网络结构。由于在NAS存储结构中,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特定的服务器或客户机,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直接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来访问。我们将NAS盘箱划分出三个1T容量的分区,分别作为原来两套非编网络的共享区,一个分区为备用盘。当非编上有需要上载的素材时,先对素材按DV25或DV50进行打包,打包完毕会自动弹出大洋非编软件自带的FTP上载软件,连接后将打包素材导出至共享区(如图2图3),媒资工作人员对共享区素材进行导入,生成低码提取关键帧进行编目。

图2

图3
下载素材时,先通过媒资系统的查询工作站查询,将选中的素材导出至对应网络的共享区;非编上通过FTP软件下载至非编的本地盘;在大洋软件的素材管理区导入素材。
这个方案的病毒防护的最佳方案是采用网闸对文件进行过滤,如果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采用划分VLAN+FTP文件过滤的方式,我们采用的是后者。FTP软件我们选择的是Gene6,它的文件过滤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设置文件后缀,选择已允许的选项。具体如图4。

图4
这套方案的优点是:网络结构简单易懂,便于维护,一次性投入小。缺点是:上下载素材操作相对麻烦,普通编辑不易上手;NAS共享盘符,防毒相对难度高。
由于我们的媒资系统是定位于非编节目资料的保存,我们将媒资的带宽设计如下:按照标清节目50Mb的码率计算,每台上载站的带宽需求是7Mb,两台所需的带宽是14Mb(目前我们上载站设计为两台),磁带机在并发迁移时带宽为20-30Mb,那么总带宽为34-44Mb,我们要求系统提供不低于60Mb的实际应用带宽。经过计算,采用NAS头的带宽完全满足我们的要求。
结合两套方案的优缺点和我们的实际需求,最总我们选择了NAS网络结构的大洋IMAN2媒资系统。
三.媒资的流程设计
iMAM2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综合运用流媒体技术、大洋核心视音频编解码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图形图象技术、Web技术、多级存储技术、内容检索和数据库技术,完全采用B/S(Browser/Server)系统架构设计(Web2.0)。iMAM2媒资系统在结构上主要分为iMAM2应用管理服务器、iMAM2媒体管理服务器、上载工作站,归档迁移系统,检索工作站。各个模块功能示意图如图5。

图5
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媒资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了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制作网络首先对需要入库的节目进行整理,然后对素材进行打包合成。通过大洋非编软件的FTP上传功能,素材上传到缓存区。
(2)媒资人员进行导入,生成低码,提取关键帧,对素材进行编目。
(3)超过设计时限(1年)的素材节目进行归档;对需要公开的节目进行发布,便于检索调用;
(4)用户检索节目,查看其编目信息;对所需的节目提交下载任务,节目自动下载到预先指定的路径;非编对其进行导入编辑。 [Page]
(5)上载站对43带、BETA带、数字带进行整理归档
吴江电视台的小型媒资不仅很好的异构了两套不同网络结构的非编网络,也统一了存储及上传的文件格式,更将带库的老资料进行了归档保存。在媒资的设计中,我们是将这套异构媒资作为全台网的部分进行建设的,在全台网的建立整合时,我们这套异构媒资可通过开放的接口协议无缝接入中心媒资,避免了重复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