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一直致力于现代化会议系统的设计者,经常问自已,我们真正了解客户吗?会议其实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词汇,而其不变的内涵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传统的会议室非常简单,信息交流主要是现场与会者之间的沟通,依赖与人的语言和体态。传统多媒体系统的搭建由于“繁琐的设备”、“复杂的操作”等不稳定因素,而使得整个多媒体系统容易瘫痪,使得重要的会议、活动嘎然而止,遭遇尴尬。所以我们一直渴望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来加强我们的竞争力,并不断的把它转换成生产力运用在我们的方案中,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越发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在这里我把音频工程师经常遇到的一些烦恼拿出来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永远是美观第一,建设时更重要的是装修,使用时才开始挑设备的毛病。
装修和装饰应该考虑美观的同时,声学方面同样应该重视,尽量不要采用大混响的装修设计,多次的反射就会使声音混浊,在这样的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人的心理,长时间就会引起心烦意乱的感觉,按照国标YD5032-97,通常建议设计为半吸声结构。重视美观没错,但目前很多会议室重视美观的结果就是建声设计过差,如何在建声环境不是很好的场所提供良好的音质保证呢?


二、没有专用的音控室,或者只能几个房间使用一个控制室
会议室多,音控室少,造成控制室里面设备和布线繁杂。在大型的会议中心,多个会议室只能分配一个控制室,如何在一个控制室方便地控制所有会议室,而且有的会议室因为距离问题,很难由控制室控制,只好把设备放在会场内,对会议室造成影响。
三、采用传统调音台等设备,既不安全,也不美观。 调音台是扩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调音台是传统的解决方式,但使用调音台的操作旋钮超多,使用起来繁琐,占用的面积大。尤其麻烦的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工作量大,调音台调试好后被甲方误操作之后,就又要重新调试,这也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话筒数量多,房间建声差,传声增益很难提高 会议室是开会的场所,话筒数量多理所当然,这样声反馈就容易产生,再加上建声环境不好,就更容易产生啸叫,目前的解决方式主要是使用移频器或反馈抑制器,但这两种设备都会造成音质的损失。有没有既保证高品质音质又防止啸叫的方法呢?
五、中控系统的广泛使用 随着信息自动化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加快,会议报告和会议讨论及远程视频会议的增多;在会议中使用传递会议信息的媒体手段也在随着增长,如:投影机、语音会议系统、影碟机、录像机、视频展示台、多媒体电脑、电动屏幕,大型会议室同声传译系统、电子表决系统、大屏幕投影、多画面切换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等。这样多种设备给会议的交互性带来极大提升,但同时也带来了烦杂,为了对设备操作有效管理,提高会议质量,于是产生会议中控,对会议中使用媒体设备起到了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会议效率,充分发挥设备功能。虽然很多设备都可以控制了,但音频部分的控制只能通过中控系统的音量控制器来实现,在控制音量的同时也对音质造成了损失,而且很难对每一支话筒、每一只音箱进行控制。这个问题也急需解决,以简化使用者的操作。
六、培训工作量很大 在会议室里传统的解决方案需要使用调音台等专业设备,需要具有一定基础的调音师来使用,甲方这里却只有电工,造成了培训工作很难进行。虽然编写了大量的培训材料,但由于专业性过强的原因,往往培训之后还是不明白。有没有傻瓜式的,使用者很容易上手的产品呢?
怎样才能做好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让使用者用得开心、管理者管得放心呢?——退尽浮华,因想而为!现在我们的客户价值观变了,不再追求华而不实的花哨功能而又回归到“声音为本”的原则上了,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中选择产品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话筒(甲方的喜好),而不是以前不管是什么样的会议室都是一样的话筒,选择稳定且功能合适的中间处理设备,做到声场均匀的后级放大设备,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中间处理设备了,时下较为流行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化、网络化的音频产品,“音频媒体矩阵”的出现或许能给你完美答案。接下来将为大家阐述下音频媒体矩阵在现代化智能会议室的应用和相应的功能。
常规的音频系统搭建为:

常规系统的搭建,大家可以从图中可以看出,中间的处理设备过多,给操作人员在日常的系统的操作和调试中带来了诸多不便,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大打折扣,影响了日常会议、报告以及会议沟通的正常进行。非常熟练的专业调音师都不一定保证不出问题,更何况是普通的操作人员。 [Page]
同时过多的处理设备会影响整个音频系统的音质、音色。如倒牛奶,从一个杯子中倒入另一个杯子中,原杯子总会有残留的牛奶。这种现象称之为“牛奶效应”。音频系统也是一样,经过了一台设备,就会损耗一些音质、音色,最终音箱里放出来的声音已经失真。因此在会议室的操控上需要实现“傻瓜式”操作,这样才会减少误操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
09年“东微科技”推出了其音频解决方案 “TENDZONE”系统。该系统由业内跨国研发团队耗时两年打造完成,是时下功能强大且使用简单的音频处理系统。“TENDZONE”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平台,它完成从音源输入一直到音箱输出的整个音频链路的所有功能。“TENDZONE” 系统可以对所有音频信号进行路由分配,信号处理,对必要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并保持了高质量的音频信号品质和可靠性。下面我们结合系统图一起来了解一下“TENDZONE”系统。

由下图可以看出整个音频系统非常简洁,中间的处理环节非常简单,一台音频媒体矩阵取代了常规的中间环节的处理设备。所有的音频信号通过了媒体矩阵内的数字处理功能进行处理,而“TENDZONE”媒体矩阵采用了24bit的AD、DA的采样频率为48、96KHz,支持多采样率处理功能。通过主机内部强大的DSP处理芯片进行数据的处理,减少了设备与设备传输中的信号损失。使得系统可以完美的重现原音。同时设计了单机支持最大16×16的输入输出通道(可级联成32×32通道)这对于会议系统的设计非常实用,填补了目前单机版最大的8×8的路数限制,满足了多音源输入对通道的需求。同时音频媒体矩阵的调试可以通过第三方接口连接电脑进行调试,也可以通过主机上的3.5英寸的触摸屏进行相关操作(业界唯一),非常人性化,操作方便。在一些大型的会议中心、行政中心等场所,需要体现出多会议室的整体控制、多元化管理,以及各会议室之间的音频系统的级联,同时可以通过总控室进行整体控制。因此出现了网络化的音频媒体矩阵。网络化媒体矩阵采用了美国PeakAudio公司的CobraNet信号传输技术,它是综合硬件、软件和通信协议为一体的网络音频实时传技术。PeakAudio公司开发CobraNet的目的之一就是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上找到一种实时的、稳定的专业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这也是将来专业音频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TENDZONE”在完成了单会议室媒体矩阵的基础上推出了网络版的媒体矩阵,这在国内市场上是空前的。使得会议室的管理、会议室之间的信号传输等问题都迎刃而解。做到了真正的智能化控制,再也无需操作人员在各会议室之间来回奔忙,只需要在总控室,通过电脑操作控制。

媒体矩阵音频系统信号传输系统图搭建为:
由图中可以看出“TENDZONE”系统可以把各个会议室、报告厅的音频系统通过CobraNet技术进行传输和集控。由总控室进行相关操作。相关的调试工作也可以在总控室进行调试。同时网络型媒体矩阵可以外接配套的“外部控制面板”来进行功能预设的调用和简单的功能调试。
整套音频系统采用了分布式设计,避免了集中式设计时中央处理主机出现问题而影响整套音频系统的正常使用。
同时该系统还有个优点就是单机版媒体矩阵通过CobraNet接口机就可以实现音频信号网络化传输。取代了传统的单机版系统不能级联的问题。

在现如今的智能型会议室中,把扩声系统的还原性放在首位,因此在满足会议需要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入设备的数量,避免信号失真,同时方便用户的使用。而在对于音色的修饰方面,应尽可能的不改变发言者原本的声音为宜。 [Page]
TENDZONE的音频产品包括多种规格的数字音频矩阵、数字反馈消除器、多方回声处理器、多通道数字功放、智能混音器,随着研发不断的深入TENDZONE还会推出带CobraNet的网络功放,更强大的音频产品,其优势在于,以高端研发团队以及多年从事音频DSP应用的国际专家作顾问,提供个性化的需求产品定制。
总之,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供选择配置的设备名目繁多,功能各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应该使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工作更简单可靠。因此,坚持“全自动操作,管理稳定”设计才是TENDZONE针对现代化会议室多媒体系统的基本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