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ADTB-T移动数字电视深圳高交会现场演示情况

2003-12-23 孙军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依马狮网


    移动电视被称为电视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类似于固定电话发展到移动电话一样,从研究固定不变的信道特性,到研究移动且时刻变化的信道特性,这既是需求的发展,也是技术的方向。移动接收意味着信道特性随着位置的变化而动态地发生变化,增加了对抗信道动态特性的要求,提出了在移动过程中接收的可靠性的问题。
    2003年10月13~15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期间,上海交大和深圳广播电视传输中心联合在深圳市进行了最新修改的ADTB-T设计方案现场演示试验,演示包括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
    信号从梧桐山发射,高度为660m,由于发射塔在山上,所以覆盖比较理想。采用深圳一套节目为信号源,经MPEG-2编码,再经调制、上变频后通过28频道发射,中心频率为634MHz,发射功率为800W。后因避免对香港地区造成干扰,发射功率降为50W。

一  测试条件
    1.发端参数见表1,发端设备见图1。
    2.测试设备和仪器见表2。

频道
28
频率
634MHz(UHF)
带宽
8MHz
发射机功率
800W/50W
发射天线高度
660m
表1
信道解调器
上海交大ADTB-T解调器
MPEG-2解码器
ANCHANT DEC422A(标清)
厦华DH-68(高清)
电视监视器
夏普AQUOS 15_液晶电视(标清)
厦华PRIMA LC32A1(高清)
频谱仪
安捷伦E4402B
表2
ADTB-T移动数字电视深圳高交会现场演示情况
二 测试过程
    1.行车路线
   
ADTB-T移动数字电视深圳高交会现场演示情况
试验车以平均50km/h左右的车速沿着高楼林立的街道行驶,因路况限制,最高车速100km/h,试验车从发射地点出发,途经深南大道、宝安路、笋岗路、新洲路、滨河大道、东门商业区等,全程约35km(见图2)。
    2.试验方法
    固定接收试验点设在高交会馆内信息产业部展区。高交会馆使用金属顶棚,对信号屏蔽效果明显。因此为了便于接收,由清华大学负责在会馆的屋顶上架设了定向鱼骨天线,并在会馆内铺设了室内共用天线系统。高清信源统一使用中国音乐风光片,在画面右上角设有“国家数字电视深圳试验区HDTV测试信号”字样,MPEG-2码流的速率为21Mb/s左右。
   
ADTB-T移动数字电视深圳高交会现场演示情况
移动接收试验均在白天进行,使用上海交大自行改装的测试车。车顶架设两副无源垂直极化单鞭天线(离地约2.8m)。其中一副将信号送入解调器解调,另一副连接频谱仪测量信号强度。解调器输出MPEG-2 TS流送至解码器解码输出视频信号。同时移动接收车上使用视频四画面合成器将四路视频信息合成一路视频输出。这四路视频信息分别是:ADTB-T系统接收的实时视频信号、频谱仪记录的频谱形状和场强信息、通过摄像头拍摄的车速表(以便记录行车速度)和摄像头拍摄的周围环境(见图3)。该合成的视频信号在每次试验中均全程录像,方便日后对系统性能进行仔细分析,同时这些录像也成为极为珍贵的无线通信试验记录。

三 测试结果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