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HDTV和IPTV的发展:对香港及其它城市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2009-09-02 叶振声 依马狮广电网


一. 导言
     数字电视和三网合一带给受众的好处众多,例如图像质量的提高以及更多的电视频道选择。而北京奥运会于之则是强有力的催化剂。香港高清电视(HDTV)和IPTV发展则一直保持着健康的增长势头 。本文中的高清电视是指FTA(Free To Air)HDTV。无论从金钱价值或从商业价值考虑,投资回报率(ROI)都是服务提供商的主要关注点;而这又取决于最重要的增长率和每个用户的平均收入值(ARPU)。本文以香港,上海,新加坡和悉尼为例证,分析了技术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侧重于软因素的影响分析。

二. 香港高清电视发展
     在香港,数字地面电视/高清电视是2007年底推出的,采用GB20600-2006(DTMB和C=3780)技术。数字地面电视频道在多频网上使用MPEG-2技术同步联播,但HDTV及与其同频道的标清电视(SDTV)在单频网上使用MPEG-4技术(H.264标准)。MHEG-5(中间设备)和杜比5.1音频技术也均有应用。无线电视及亚洲电视公司提供传输网。而从2008年8月统计,显示数字地面电影的人口覆盖率已达到75%。截至2009年1月底,数字地面电视电影户(TVH)渗透率已达到32%。几乎所有已出售的机顶盒都具高清电视功能。更详细的技术细节的可以在官方电讯局的网站上找到(www.ofta.gov.hk)。

三. IPTV在香港
     IPTV在香港有两个电信服务商提供:电讯盈科和城市电讯。家庭宽带普及率至2008年底已达到78%。使用的技术包括的ADSL,ADSL2 +和光纤到户(FTTH)技术。IPTV TVH渗透率从5年前发展至今,已达到50%左右,平均年增长率维持在10%左右,发展十分稳健。

四. 分析模型(RPMO)
     利用曾经介绍过通用发展方程分析:软因素,即R(监管因素),P(价格因素),M(市场因素),O(其它因素,涵盖节目内容,消费者的使用习惯,设备属性,质量等),比硬性因素有更大的可控性。硬性因素在技术发展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关乎技术发展固有的利弊因素,对于大量的初期资金投资可能会更多考虑硬性因素。请参阅<传媒透视>(06年3月期,06年12月期,07年6月期,08年3月期)。下面介绍一个基于Excel的RPMO计算式,这分析方法的目的是帮助广播公司和运营商研究数字电视的发展。
     1.RPMO计算式
        Excel的计算式的数据输入框包括R,P,M和O对于每个输入框,用户输入主要的有关因素。对于每个主要因素,再赋予相应权重(0/1/2/3)以及分值(0.0-5.0)。0.0为最低,5.0(优良)为最高。这样计算式就会算出相应的总软性因素的值。时间跨度的考虑也是相当重要的。可以选择整个发展时期,或只是最近的一年,这篇文章适应于前者。如果各软因素下的主要有关因素具有相关性,则结果是求一个算术平均数。对于相对独立的R,P,M和O因素,计算方法是用几何平均数的计算。
     2.高清电视主要有关因素分析
        以高清电视为例,主要因素包括:
        以分值为“4”时为例,即是条件“良好”的情况,如:很大自由度的跨平台的内容流,非常明确界定时间期限及不考虑特殊情况的取缔模拟电视的时间表,每周高清节目不低于21小时的要求,高清电视及安装费用(一套设备+安装+认购)不高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的2%,人均收视不低于21小时/周,良好及不低于75%的信号覆盖范围,高清节目数据率在15Mb/s或以上,最好使用H.264 技术。
     3.IPTV主要有关因素分析
        同样,对IPTV主要因素分析示例如下:
        同样,“良好”的条件,以分值为“4”时为例:很大自由度的跨平台的内容流,IPTV的定价不高于国内人均生产总值的1%,提供不低于100个可选频道,人均收视不低于21小时/周,拥有10Mb/s或以上宽频数据率。
     4.外部因素及其它
        外部因素是RPMO分析模型以外的因素。有时也需要考虑硬性因素。比如2008年奥运会作为全世界的关注点,其影响当然不可忽视。在香港,高清电视的一个重要外部因素。在2007年底前,已经存在有大约40万大屏幕电视机。由于其高成本,可以推定假若机顶盒在HDTV推出前已发售,大屏幕电视机购买者亦会同时购买机顶盒。因此,这点外部因素在模型中扣除。

五. 香港以及3个经济体的RPMO分析
     在一些硕士学生的帮助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分析应用。对香港和悉尼的HDTV进行了分析,因为FTA HDTV在上海和新加坡仍处初期发展阶段,所以没有这两地的HDTV的分析。 悉尼目前的宽带电视服务只有互联网电视(Internet TV),所以没有相应的IPTV分析。
     基于电视户渗透率(多年来平均值,以及来自于现有资料的估计)和评价结果,得出了关于HDTV,IPTV以及总趋势的基准曲线。结果有可能因评估小组的成员而异。以下的结果是这个分析模型的初步尝试。对该模型的应用首先是:评估小组可以灵活应用该模型,并依据曲线,对相应产业发展做出评估。(对于上海IPTV发展,另一项评估的结果显示2008年实际增长率为10.6%,而RPMO值=4.5。)
     HDTV:能普遍接受的高清电视设定价格(价格正在下降),有强大吸引力的节目,自由的跨平台内容流动的政策,强力的市场推广。IPTV:自由的跨平台内容流动的政策,独家的,有强大吸引力的,首播的节目,数量及种类众多的频道,高速及可靠宽带。(IPTV面对的激烈竞争特别来自于有线电视的内容竞争。)

[Page]

六. 数字地面电视和数字音频广播,ITU-ABU老挝技术研讨会
     2008年12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广播机构参加了ITU及ABU主办的数字服务在实施的研讨会。介绍该RPMO模型后,初期结果分析了在老挝,孟加拉国,不丹,蒙古,尼泊尔和斯里兰卡,数字广播,数字地面电视及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情况。分值范围从3.2至3.9。由于这些技术使用的是射频传输,而不需昂贵的消费者设备(如:高清电视)或高速宽带网络(如:IPTV),所以图1是否适用于这种情况下的数字地面电视和数字广播需要进一步研究。
     对于数字地面电视(如:标清电视)和数字广播,可以设定一个简化版本的通用发展方程,价格因素中考虑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驱动力(数字地面电视/数字广播):DF= R*P(GDP/capita)*M*O,该方程式是求几何平均数。评估哪些消费者可能会支付的DTT(数字地面电视)或DAB(数字音频广播)接收机,可以使用已知在该技术发达的良好的经济体下的基准价格进行分析。以下是关于A=当下经济和B=基准经济的公式。 
     价格A=价格B*(国内人均生产总值比率)*(每周媒体消费小时数比率)
     在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的国家,不论是看电视还是收听音频广播的消费,接收器的价格都是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另外,上述方程式会受到消费者考虑机会成本和微观经济学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影响。

七. 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电脑辅助评估,适用于各运营商用来分析技术发展中软性因素的方法。并举例分析了HDTV和IPTV在香港,上海,新加坡和悉尼的发展。提出了基准曲线,并以数码地面电视及数字音频广播为例,应用简化的RPMO模型分析,还作定价方程的相关讨论。

注:英文原版本刊登于《传媒透视》4月版。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