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

QQ

Panasonic:现代奥运史上不可忽略的名字

2008-11-18 夕阳红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访北京奥林匹克转播有限公司(BOB)首席运营官马国力

    伴随着第二十九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谢幕,北京奥运电视转播报道也取得空前的成功。总之,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在百年奥运史上书写下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北京奥运会TOP赞助商Panasonic又完成了一次历史使命,成为这一历史事件中不可忽略的名字。在奥运会&残奥会近30天的报道里,从IBC到场馆,随处可见Panasonic的影子。
9月10日,残奥会还未结束,我们很荣幸地参观了奥运会国际广播中心(IBC),并采访到BOB首席运营官马国力先生⋯⋯
    记者:作为本届奥运会的TOP赞助商,请您大致总结一下北京奥运会期间松下设备在BOB的应用情况。
    马国力:松下赞助的设备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IBC技术区、场馆和外围赛区,你都能看到印有Panasonic的字样的广播电视设备。
    整个IBC技术区呈圆环型,外圆左侧是主控机房,承担着所有视频信号采集、分配、传输的任务,安装有松下等离子高清电视机组成的大屏幕监视墙;右侧是视频收录存档机房,也安装有松下的几十台录像机;还有评论员、音频设备机房;内圆是一个5.1环绕声监听室。
    在41个比赛场馆,BOB也配备有不少松下高清摄像机、高清监视器等系统,归纳一下,Panasonic向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提供了从ENG、OB VAN、总控CDT、收录存档全系列的高清设备。
    松下公司为BOB提供的器材
    卫星视频:25个画面
    转播:41个赛场共284套系统
    摄像机:100台
    监视器:1500台
    VTR:150台
    其它:DLP投影机、保安摄像机、复印机等

    在整个电视制作过程中,信号没有出现任何毛病,这与松下提供的设备,当然还有其他厂商提供的设备的优越性能分不开。BOB首席执行官罗梅罗很满意,奥组委也很满意。

    记者:松下协助的北京奥运会转播是一次高清应用的成功案例,此次高清转播是否也体现了科技奥运的内涵?对于今后的奥运转播,以及中国的高清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马国力:我每天走进IBC大厅,都要经过大厅中央的松下103英寸等离子高清电视大屏,每次看画面播放的高清效果都震撼着我。松下协助北京奥运会电视转播首次实现了从SD到HD,奉献了一届最清晰、最出色的奥运会,高清奥运自然与科技奥运密不可分。
    我最早接触松下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松下也是官方赞助商,那时的设备还是模拟的,十几年松下的设备面貌一新,特别是为BOB提供的设备已经非常先进了,数量也是历届最多的。2008年奥运转播是高清设备的成熟期,我相信在伦敦奥运会上,高清设备将更加多样化,更是驾轻就熟。
    高清奥运应该说对中国的高清发展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个人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终端用户为了看奥运争相购买高清电视机,有数据统计中国的家庭购买16∶9高清电视机的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另一方面是厂商推出了成本很低的高清设备,国内高清转播车已经达到几十辆,为什么电视台有这么大的热情上高清车项目?就是因为高清和标清的价格相差无几,这两方面结合会有力推动我国高清事业的发展。

    记者:松下将P2这种固态半导体存储概念引入广播电视领域,引入奥运转播,实现了从磁带到无带化的革命,减少了耗材、降低了功耗。您认为这是否就是绿色奥运所倡导的理念?
马国力:在实现高清“科技奥运”理念的同时,Panasonic也不断推进“绿色奥运”的理念,Panasonic倡导的半导体技术彻底消除了以往传统磁带设备造成磁粉脱落、多带复制的弊端,并且全部是实现了无铅化生产,成为广播电视行业HD化和IT化的里程碑。
    Panasonic对北京奥运的支持不仅赢得观众对高清、对P2的亲身感受,还收获了客户对高清、对P2的持续关注。这对于以后高清产业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2008奥运作为一个事件已经完满结束,但是借力奥运,P2 HD所赢得的持续关注和后续效应,将在后奥运时代为其带来更强大的发展后劲。从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一年时间,甚至后续的两三年时间里,我相信P2 HD将迎来它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中国广电事业也将全面进入高清阶段。

    记者:请您谈谈松下与BOB合作的感受。
    马国力:松下自1988年第一次赞助奥运会,至今已经有20年的历史。作为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Panasonic为奥林匹克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获得了广泛赞誉。
    BOB与松下的合作已经不单单是赞助与被赞助的关系,而是一个大家共同向全世界广播电视提供服务的非常紧密的伙伴关系,我们就像一家人,IBC有松下的办公室,松下的技术人员每天就在IBC工作。我们现在已经开始讨论下一届奥运会需要有哪些改进,下届伦敦奥运会,包括温哥华冬奥运会,松下同样是转播设备赞助商。从这方面讲,不论是松下还是国际奥委会两方面都是互利的。

    记者:您认为北京奥运转播报道国内制作团队和国外制作团队相比还有差距吗?下一届伦敦奥运会,国际奥组委是否会更多地考虑选用国内制作团队参与国际公共信号制作?
    马国力:应该说,几乎没有什么差距。可能刚开始2-3天转播从画面上还感觉有点涩,但3天后就没有差异了。就兵乓球、排球、羽毛球、篮球、网球、足球、公路自行车赛、帆船、现代五项、武术等多个项目国际公用电视信号制作,参与的电视台有中央、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广东、福建、内蒙、黑龙江、浙江、江西、山东、江苏、青岛等电视台的制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国内制作团队在这次转播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历届奥运转播史上动用国内制作团队最多的一次。不同的电视台人员在使用同一辆转播车时,大家配合的相当不错,尤其是国内技术团队与国际顶级的制作团队的配合十分默契。
    本次转播,让中国制作团队更多地了解到奥运比赛项目,以及国际公共电视信号制作标准,专业化程度水平更高。BOB所有外方人员,包括国际奥委会的官员一致认为这次中国制作团队表现的非常不错。对于今后的大型体育赛事报道,比如2009年的十运会和2010年的亚运会,我相信这些优秀的制作团队会担当更重要的转播任务。而2010年的温哥华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奥组委已经在考虑聘请更多的中国制作团队参与公共信号制作。

记者:您如何评价新媒体(如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上电视等)在观看奥运比赛的作用?
马国力:我的确在奥运村、媒体村、场馆看到手机电视为运动员、观众带来另类收看奥运的方式。但我不隐瞒个人观点,也许新媒体对我来说太新了,或者我对新媒体来说太老了。我认为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尤其是高清电视普及后,大型体育赛事报道还是以电视观看为主。因为体育和新闻不一样,如果是新闻资讯类节目,的确能体现新媒体的优势,随时随地收看;但是看比赛是要看过程的,新媒体的表现力还是逊色。或许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看电视,可能在网上看新媒体的体育报道。有一点我相信,现在各方大力宣传新媒体业务一定有它的道理,由于社会人群的多元化,造成了接收终端的多元化。但我还是坚持奥运主要的转播方式还是电视,特别是高清电视的出现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竞争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记者:最后问一个题外话,开幕式直播后,网上盛传全美广播公司NBC制作的开幕式版本比CCTV的效果好,对网民的评价您是如何看待的?
马国力:三版开幕式我都看了,包括BOB、CCTV和NBC的。应该这么说,CCTV与NBC的不具备可比性,但是网民硬给它凑一块儿,相对的观点也比较极端。第一,NBC是推迟12小时在美国播出,他们有12个小时的后期编辑过程,足以将内容和画面精加工。如果NBC是直播,效果一定不会反映得这么好;第二,NBC对开幕式的内容做了取舍,当然,不否认有它的长处,有些镜头处理的笔我们到位,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Panasonic 松下

视听科技视频号 广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