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Cam——奏响“华”彩乐章,“傲”视群雄展风采
2008-10-07
阳光 依马狮广电资讯网
如果要问BIRTV 2005最吸引参观者眼球的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华傲精创推出的HDAVS DataCam“易盘卡”系列产品。如今,3年过去了,这个首次由国人自主设计研发的摄录像机品牌,产品&技术进展如何?设备使用情况怎样?时时牵动着大家。奥运前夕,我们来到位于北京恒基中心华奥精创的经销公司,拜访了吴会森总裁⋯⋯。
说起来,吴总在业内可谓是传奇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堪称“混世魔王”。在广电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他先后供职于云南电视台、北京电视台、Sony公司、池上公司和松下电器。不仅对电视台的运作流程了如指掌,同时也具备了丰富的销售和管理经验。1999年他荟集众多广播电视优秀人才,创立国际精华公司,以崭新而充满活力的面貌出现在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在近10年中先后承担了国家网络中心、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济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全国多家大型电视台和机关单位的重大项目工程,成为业内领先的系统集成公司,并代理国外著名公司的品牌摄录像产品,为中国广电事业做了大量铺路与搭桥的技术工作,并得到了各家电视台和合作商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在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成绩之后,吴总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多年来摄录设备格式、标准以及产品一直是国外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以国外企业的格式为标杆的现象。国家一直很关心和重视国内广电事业的发展,党中央更是号召我们要从自主创新着手,不断强大我国的广电事业。因此吴总不禁思索,广播电视几十年一直跟在别人后面,“神舟”、“嫦娥”既然都可以上天,那么能不能在广播电视的前期设备这个源头拥有中国自己的标准和核心设备,而不再被国外标准和产品牵着走?正是基于这样的思索和勇于挑战的坚持使他放弃了舒适优越的生活,而选择去迎接新的挑战。他筹建北京华傲精创,积极联合国内外的优秀企业和友好人士及专家全面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不断吸收优秀人才,以崭新的概念创造性的开发了摄、录、编、播、存、交换、管理在内等一系列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他做出的这种在别人看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其胆魄实在让人可敬可佩。
可以说,采集设备的IT化也是成就吴总成功的关键,日本三洋公司的介质研究专家三十多年来的坚持专攻及不懈的努力,得出的结论是与IT紧密结合的高速率、高容量新介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借用IT的存储介质,走专业的研发思路,选择了一种经济实用、应用广泛、兼容性好、容量大的介质—iVDR易盘卡,作为摄像机和录像机的记录介质。众所周知,记录介质是一种消耗品,以一个中型电视台为例,每年需要购置上万小时的介质用于录制节目。相比磁带,易盘卡无论在存储容量还是在价格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使产品具备了核心的竞争力。但硬盘也有令人担忧的缺点,比如震动问题,华傲精创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采取多项技术措施,确保在任何情况下易盘卡都可以稳定、安全的读写。目前DataCam已在中央电视台、青海电视台、西宁电视台得到成功应用,并得到国内外许多电视台的关注,如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巴塞罗那电视台、英国BBC电视台、日本NHK广播电视协会等,国内的深圳、广东、亚视、上海文广等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与华傲精创合作。
采访完吴总,我们随即赶到DataCam第一用户—CCTV技术制作中心录制三部,这里购置了数十套DataCam DDC-280M摄录一体机和数十套DataCam DDE-380多功能编辑机,走进DataCam后期制作机房,只见编导们正在忙碌地编辑刚刚拍摄回来的素材⋯⋯。
CCTV录制三部主要负责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四个频道的节目制作,包括CCTV-4、CCTV-9、西语频道和法语频道。DataCam后期制作机房承担着其中6-7个栏目的节目制作任务,这其中有观众熟悉的《天涯》、《走遍中国》、《旅游指南》、《外国人看中国》、《中国文艺》、《学做中国菜》、《学汉语》等精品栏目。
我们看到一个编导正在为《外国人看中国》编辑刚刚从青海湖拍摄回来的素材,青海湖畔迷人的风光,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和湛蓝的湖水连为一体,形成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金灿灿的油菜花,朴实的青海人民,这些镜头都被DataCam真实的记录下来,并完美的再现出来。编导告诉我们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都由他一人完成,DDC-280摄录一体机的“易盘卡”携带非常方便,记者只需携带两块盘就可录回一周的节目素材。作为一个老编导,他更喜欢传统的线编方式,而DDE-380编辑机恰好具有传统的录像机操作面板,以及编导最为熟悉的A/B卷磁带编辑、控制和操作功能,充分考虑了用户的使用习惯。
另一个年轻编导则在为西语频道《学做中国菜》制作一档节目,只见他熟练地操作鼠标,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特技操作,他介绍到,DDE-380的非编功能很强大,全中文界面非常人性化,可以实现二层实时的特技叠化及各种划像特技,如动态遮罩、复杂的光效等。丰富的字幕功能专门提供了字幕库,两层字幕叠加。与其它非编相比DDE-380免除了上载过程,易盘卡就像电脑上外接U盘一样,直接可以进行盘卡内的非线性编辑。
负责DataCam后期设备的李宏海科长告诉我们,经过半年多的使用,记者和编辑反应都很好,认为DataCam设备的确不错,这种集传统编辑和非线性编辑于一身设计理念很受编导欢迎,录像机与非编系统合为一体,不仅节省空间同时节约资金。他也谈到DataCam作为一项新开发的技术产品,还需要有一个检验过程,包括对软件进一步优化。“它的最大好处体现在国内设计,用户只要提出需求,华傲精创公司会在第一时间反馈用户,相比国外产品在服务和维修上更加便利。”他还带我们参观了正在搭建的DataCam专题网络系统,该系统不久将和台里的播出系统、SATA存储池,以及音像资料馆实现网络化管理,这样,就可与其它部门共享节目资源、直接从资料馆下载素材。
青海电视台是继CCTV后第二个吃螃蟹者,他们为何相中DataCam?我们拨通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青海电视台电话,分管技术的白鲜勇副台长和新闻中心资深记者栾竞涛在百忙中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作为一个边远省级电视台能有魄力选用国产摄录编产品,当然与主管技术的台领导分不开。白台长认为DataCam最大特点是兼容了目前市场现有摄像机和录像机以及非编设备的特点,集众家产品之长,其IT平台架构非常符合现在的制作潮流。他认为DataCam设计很具有针对性,比如1+1的节目录制方式,即两个易盘卡同时记录,这对于强调新闻制作的今天很有益处,尤其是针对重大新闻的采集,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目前台里还在试用阶段,如果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我们会在不久规划考虑采用DataCam系列设备。”
栾竞涛是青海电视台新闻中心资深记者,他率先尝试DataCam易盘卡摄像机。他介绍说,新闻中心目前有两套DataCam摄录编系统,已经用于拍摄青海卫视黄金时间播出的品牌新闻栏目《新闻聚焦》,《新闻聚焦》是青海电视台一档以反映社会热点为主,以舆论监督为特色的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每期节目时长10分钟。他刚刚从可可西里采集完素材,准备制作一档反映青海省水库移民搬迁、安置、生活的片子,是一部当地群众支持国家的水电工程,积极配合政府“牺牲小家,保卫大家”的事迹为题材的节目。他感觉DataCam拍摄效果相当不错,画质等同于DVCPRO 50M,色彩还原也很好。“由于易盘存储容量大,记者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带很多盘磁带,针对像青海这样的地理环境比较恶劣的省份,记者经常下乡携带小巧的易盘卡非常灵活方便。”
继青海电视台成为省台第一用户后,西宁电视台也随继成为市台第一用户。主管技术的黄宁副台长是我们多次在城市台技术年会上见到的老朋友,他为我们讲述了DataCam系统连通大洋搭建的全台制播一体网的诸多优点⋯⋯。…
西宁电视台采、编、播一体化网络系统包括大洋公司自主研发的DMS、D3-Edit、D3-Pos t、D3-News、D3-MAM、D3-Air和汤姆逊K2视频服务器等设备,是一套完善的涵盖节目收录、制作、存储、管理和播出系统,随着华傲精创HDAVS DataCam系统的加盟,成为国内第一个采编播一体网中包含国产摄录编设备的“全程文件化”解决方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西宁电视台黄宁副台长对DataCam与大洋网络的互联尤为感到欣慰,它解决台里的后顾之忧,他认为,“易盘卡”采用个人电脑中普遍使用的“串行ATA”接口,即SATA数据接口,与IT技术及设备具有广泛的交换与兼容性。此外,DataCam设计能够接受的多种格式,包括:MXF文件、DV1394接口的视频数据流、AVI文件、TS文件、MPEG-4、WMV9、H.264等,这些接口功能都很好地保证了与制播一体网的连通。黄台认为,“易盘卡”采用硬盘存储介质作为记录、编辑和存储的载体,其记录或重放设备本身没有机械传导装置,保证了
广告